1.【描写含有地点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牡马,不敢过临洮君为张液近酒泉,我蹿三巴九千里带有地名的古诗句.(100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____.(黄鹤楼、扬州)2、____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3、不识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4、朝辞____彩云间,千里____一日还.(白帝、江陵)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 .(杏花村)6、朝辞 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白帝、江陵)7、卷地风来忽吹散,下水如天.(望湖楼)8、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渭城)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阳关)10、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万里船.(东吴)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古原)13、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寒山寺)14、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 .(杏花村)15、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青海、玉门关)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终不还.(楼兰)古诗文 文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玉门关)18、因思 梦,凫雁满回塘.(杜陵)19、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洛阳)20、边野草花,口夕阳斜.(朱雀桥、乌衣巷)1、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锦城)2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作 .(杭州、汴州)23、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可怜无数山.(郁孤台、长安)24、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京口、瓜州)25、外忽传收 ,初闻涕泪满衣裳.(蓟北)26、从 穿 ,便从 向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2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赤壁)28、楼船夜雪 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瓜洲)29、塞下秋来风景异,雁去无留意.(衡阳)30、晓看红湿处,花重 .(锦官城)31、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32、烽火照 ,心中自不平.(西京)。
2.描写含有地点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牡马,不敢过临洮
君为张液近酒泉,我蹿三巴九千里
带有地名的古诗句。 (100句)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____。(黄鹤楼、扬州)
2、____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
3、不识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
4、朝辞____彩云间,千里____一日还。 (白帝、江陵)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 。 (杏花村)
6、朝辞 彩云间,千里 一日还。 (白帝、江陵)
7、卷地风来忽吹散, 下水如天。 (望湖楼)
8、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
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无故人。 (阳关)
10、但使 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龙城)
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万里船。 (东吴)
1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 (古原)
13、城外 ,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寒山寺)
14、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 。 (杏花村)
15、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 。 (青海、玉门关)
1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终不还。 (楼兰)
古诗文 文
17、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 。 (玉门关)
18、因思 梦,凫雁满回塘。 (杜陵)
19、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
20、边野草花, 口夕阳斜。 (朱雀桥、乌衣巷)
1、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锦城)
22、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 作 。(杭州、汴州)
23、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 ,
可怜无数山。 (郁孤台、长安)
24、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瓜州)
25、外忽传收 ,初闻涕泪满衣裳。 (蓟北)
26、从 穿 ,便从 向 。 (巴峡、巫峡、襄阳、洛阳)
27、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 。 (赤壁)
28、楼船夜雪 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瓜洲)
29、塞下秋来风景异, 雁去无留意。 (衡阳)
30、晓看红湿处,花重 。 (锦官城)
31、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东皋)
32、烽火照 ,心中自不平。 (西京)
3.诗句中有地名的诗句加油啊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代贾岛《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李白《娥眉山月歌》 娥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们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不少地名,仿佛二者不解之缘似的.地名是质实的专门名词,而诗歌是文艺作品,主要在于表达感情,着重创造意境.在诗歌中使用地名,对于创造意境,是否能起到烘托的作用,还是削弱破坏,我们的回答是前者,因为诗人对在什么地点、什么样的环境之下,才触发起他的感兴,总得指点明白,这就需要使用地名;否则,会使一切描写,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唐代张继所写的《枫桥夜泊》,是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其中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句叙述句,指出了地点,看来平淡,但有了这一句,才能使前面二句的”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村渔火对愁眠”所描写的情景,有所附丽,得到着落;也正因为有了这一句,才引出下一句的”夜半钟声到客船”,那就把此时此地,一种特定的环境,完全和盘托出了. 现在就七律、七绝和古体几种诗体,举数例,稍加分析,以资说明. 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是延续多年的安史之乱结束的一年,叛军因首领史朝义自杀,全部瓦解,归降唐王朝,收复了以蓟城(即今北京)为中心的南北一带地方.这一喜讯传到了当时流寓在梓州(今四川三台县)的杜甫,使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写下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七律名篇.起句是”剑外忽传收蓟北”,劈头就用两个地名,因梓州在剑门关之南,所以称为”剑外”,说明了诗人是在千里以外的地方听到这一消息的;另一个地名”蓟北”,泛指以蓟城为中心的收复地方,表示消息的内容.下文五句是”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淋漓尽致地刻划了诗人惊喜交加这种心情的进发情景,并准备回乡.下二句便立刻进入行动,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里情绪极为昂扬,连续用了四个地名来说明回乡的行程,由梓州出川,要经涪江、嘉陵江和长江等河流,所以用”巴峡穿巫峡”来代表这段航程;”襄阳下洛阳”,这里的两个常见地名代表了当时南北间往来的大道,它以长江北岸的江陵为起点,经荆门、襄阳,出南阳盆地,而至洛阳.这四个地名,前后两对,末一字都是同音,吟咏起来更觉顺口,且音节响亮动听.全诗用了六个地名,过去的诗评家对于这点,作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主宾虚实,累累如贯珠,真善于将(在这里是统率之意)多者.” 再看毛泽东所写的《长征》,这首七律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万人传诵.开头两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以雷霆万钧之势统摄全局.下文一连使用五个地名–五岭、乌蒙山,大渡河,金沙江和岷山,为我们展开了气壮山河的长征画卷.长征途中所经过的山山水水何止千百,为何独独选中了这五个地名?因为它们在长征进程中是有关键性意义的地点,包含有丰富的史实,是革命历史的见证;在中国地理上,又是具有鲜明地理特征的重要地名,气象雄伟,非一般山水所能及.所有包孕这五个地名的诗句,一方面是对当地地理特征的刻划,实质上是抒发了革命战士的开阔胸襟.当我们吟咏这首革命的诗篇时,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地名,使我们的情绪也跟着逐步昂扬、升华,到达顶点 七律中的三、四两句,称作颔联,讲究对仗工整,在对仗之中又往往使用一些地名,来寄托诗人的感兴.如杜甫在寓居成都时所写的《登楼》,其颔云:”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远眺,俯视澄流,仰观山色,点出这两个地名是即景之作,是写实.锦江在成都市南,为岷江分支走马河的下游,因古时用此水濯锦,鲜于他水”,故名,当地也称做府河.玉垒是山名,唐代于此设置关口,来控制通往藏族地区的要道.以河流与空间联系起来,以关隘与时间相联系,不但使对仗贴切工稳,而且气象雄浑,为下文引出诗人的感慨开了先路.再如宋代爱国诗人陆游所写的两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向为历代传诵的名句.瓜州渡和大散关,诗人所以选择两个地名,实含意很深.前者位于长江北岸,在江苏江都县之南,为南北往来的要津;后者是秦岭的一个隘口,在宝鸡西南,扼通往关中的要道.这两个战略要地,一水一陆,一东一西,当时都是宋金相峙的前线.诗人通过两个地名来抒发他的爱国热情;而且这两个地方,又都是诗人早年在镇江和南郑军中亲临过的,现在回首往事,无论于国于己,怎么不使他感到悲愤呢? 七绝仅有四句二十八字,篇幅短小,内容丰富深刻,有不少佳作,声辞俱美,情韵无穷,向被认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珍品.在这种字数有限的诗体之中,能否运用地名,挥洒自如呢?在一首七绝之中,有一句含着地名的,极为常见,固然不必多论I就是二句、三句甚至四句都使用地名,在唐代名家作品之中,也比比皆是,而且也有。
4.含有地点的诗句
括号里的是地名: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2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4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6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7(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9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3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1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含有地名的诗句大全 带有地名的古诗有哪些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2.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
3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4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5总为浮云能敝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6【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8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愿解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0【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4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5【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
16【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17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18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1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20【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2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2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4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5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26【青海】长云晴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7【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2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0【襄阳】好风曰,留醉与山翁
3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3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6.【古诗词中地点的典故或含义诗词中常常有一些地名、景物名,如望春
常见意象解析登楼、凭栏;多为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化碧;喻指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烂柯;比喻离家年久饮酒;多传达豪情;苦闷和郁郁不得志之情杜鹃啼血;喻指怜苦之事.杨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相思之情落花;多传达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悉松;梅;菊;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月;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衰愁斜阳;(残阳;落晖;;;)多传达衰败;凄苦.苍凉等情思具体的很多,你可去查,高考报上有很多.平时,你们的老师也可给你们多说一些,学校应该有这些资料的.。
7.古诗中含有名胜的诗句
龙城、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峨嵋山、三峡: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黄鹤楼、扬州: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西湖、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庐山: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姑苏、寒山寺: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 江东:如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绝句》。
8.带有地点的古诗,多来点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赤壁怀古》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之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题临安邸》宋. 林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唐. 杜牧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湖南送君去,湖北送君归。 –《湖南曲》唐. 崔国辅 很傍索传马,偬动出安徽。
–《咏傅岩监祠》唐. 梁载言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和除夜作》唐. 白居易 结根在贵州,蠲疾传古方。
–《唐开州文编远寄新赋》唐. 权德舆 自言家住云南北,知是遗尘几世孙? –《送紫霄女道士四明谢君》宋. 陆游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送范舍人还朝》宋. 陆游 洛阳女儿面似花,河南大尹头如雪。
–《劝我酒》唐. 白居易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兵车行》唐. 杜甫 山西豪杰归囊牍,渭北风光入酒杯。
–《送赵学士陕西提刑》宋. 王安石 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 –《漫兴》元. 王冕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七律.长征》现. 毛泽东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杨万里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图》唐. 欧阳修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宋.宋之问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长恨歌》唐白居易。
9.古诗中地名的地点
重庆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统称巴峡,杜甫乘舟东下,诗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之句;早已不用的历史地名。
名称单行: 玉门关
分类: 长城
年代: 汉武帝时设关,宋代以后废
位置: 甘肃
注释
玉门关是汉代在河西走廊设置的著名大关,处在古丝绸之路上。为汉武帝时设置,因西域输入和阗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的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小方盘城,现存的玉门关古城堡被沙阜环绕着,它的北面为北山,北山南侧为疏勒河下游。在古城堡北墙外边数十米处有一碱湖,汉代长城由此横向西北。玉门关的城堡呈方形,均为黄土夯筑而成。四垣完整,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米,坦高9.7米。堡西、北各有一门,总面积630余平方米。在汉代,为都尉的治所,是中国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孔道。对中国的对外交通,文化、经济交流都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千古绝唱,使玉门关声誉远播。今日登上玉门关,还可看见汉代防御匈奴的长城(又称汉塞)的一段,它从东沿着群山戈壁蜿蜒而来。建在小山坡、沟口旁或开阔地带上的烽燧,星星点点向西延伸。在玉门关东面约20公里的地方,汉时建有大方盘城,这是汉至魏晋时期我国西部防线储备粮秣的军需仓库,供应玉门关一带官兵的食用。古城坐落在高出河床2米许的自然土台上,呈长方形,坐北向南,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6.7米。在大方盘城的正南面长城内侧3米处,是汉代的烽燧,叫“玉门千秋燧”,系石夹红柳筑成,残垣高约9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