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 吊古伤今 的古诗,要有作者,题目~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2.大哥大姐们,帮我找你下关于爱国的古诗

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①关山月:汉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

②和戎句:孝宗隆兴二年(1164)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计至淳熙四年(1177)放翁写这首诗时,已相隔十四年。

这里说十五年,是举其概数。 ③朱门沉沉:富贵之家门户深深。

④厩(jiu):马房。 ⑤戍楼:边防上守望的建筑。

刁斗:军中白天作烧锅、夜间代更鼓用的器具。 ⑥遗民:沦陷区人民。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①楼船句:指隆兴二年(1164)陆游40岁在镇江府通判任上事。当时张浚以右丞相督视江淮兵马,路过镇江,陆游以世谊谒见,颇受顾遇。

张浚督练军马,增置战舰,加强江防。楼船,高筑望楼的大船,指南宋的战舰。

瓜洲渡,在镇江的对岸。 ②铁马句: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48岁在陕南汉中时的经历。

大散关,地名,当时为金宋议和划界的地方。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①僵卧:躺着不活动。

②轮台:在今新疆米泉境。唐时属北庭都护府。

此泛指边疆。 ③夜阑:夜深。

④铁马冰河:壮悍的马在冰封的河上驰骋,指梦中的北征情景。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吊古伤今的古诗词有哪些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西施咏王维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罗衣.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赤 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杜甫诗中含有“天下”的诗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度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床床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黄河

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壮游

杜甫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脱略小时辈,结交皆老苍。

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王谢风流远,阖庐丘墓荒。

剑池石壁仄,长洲荷芰香。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枕戈忆勾践,渡浙想秦皇。

蒸鱼闻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鉴湖五月凉。

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

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鶬。

苏侯据鞍喜,忽如携葛强。快意八九年,西归到咸阳。

许与必词伯,赏游实贤王。曳裾置醴地,奏赋入明光。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脱身无所爱,痛饮信行藏。

黑貂不免敝,斑鬓兀称觞。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

坐深乡党敬,日觉死生忙。朱门任倾夺,赤族迭罹殃。

国马竭粟豆,官鸡输稻粱。举隅见烦费,引古惜兴亡。

河朔风尘起,岷山行幸长。两宫各警跸,万里遥相望。

崆峒杀气黑,少海旌旗黄。禹功亦命子,涿鹿亲戎行。

翠华拥英岳,螭虎啖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陆梁。

大军载草草,凋瘵满膏肓。备员窃补衮,忧愤心飞扬。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斯时伏青蒲,廷争守御床。

君辱敢爱死,赫怒幸无伤。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

哭庙灰烬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议论绝,老病客殊方。

郁郁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风动哀壑,碧蕙捐微芳。

之推避赏从,渔父濯沧浪。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

吾观鸱夷子,才格出寻常。群凶逆未定,侧伫英俊翔。

5.蜀相中表现诸葛亮旷世雄略的诗句是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蜀相》是杜甫的名篇之一,对于壮志未酬者,它既是颂辞,又是挽歌。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 作品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原文注解 蜀相:三国时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的别名。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顾:拜访,探望。 频烦:频繁叨扰。

6.求≪蜀相≫这首古诗的赏析,大约300字

“寻”字,使得一问一答,忽变沉郁。自始至终,称颂或提到诸葛亮的,藏在密叶间的黄鹂徒劳地婉啭鸣唱,与魏军隔渭水相持百余日,是一种鸣声动听的小鸟。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有几十首之多,以这一首名气最大。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什么地方找寻?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高大的地方。全篇所怀者大,所感者深,据武功五丈原(在今陕西岐山县渭河南岸)。诗题不作“武侯祠”,出师伐魏,还没取得胜利、痛惜之辞预留伏笔,此为第一折。颔联以碧草、黄鹂两个特写镜头。当时安史之乱未平,作者仕途失意。

出师未捷身先死,这就形成了一种情感上的落差,胜负未决而病死于军中,年仅五十四岁,而以辅佐刘禅终的全过程,见出其报国之忱。黄鹂:也称黄莺,以诸葛亮为丞相,又为后主匡济救危,献出老臣的一腔忠诚。颈联由颔联的感物转为思人,不过空作好音——因诗人无心倾听,概括诸葛武侯的千秋功业、一开一合巧相连属,写出了初至成都的诗人急切瞻仰的心情。杜甫在巴蜀地区寻访过多处诸葛亮的遗迹。“自”,匡济时危,指诸葛亮辅佐刘备开国:“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锦官城”。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几度层折。首联“何处寻”三字为全诗赞颂,弃官入蜀。他在诗中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推崇备至?锦官城外柏森森,国号为汉(后人称蜀汉),有着深刻的寓意:碧草映阶,不过自为春色——因游人行踪难至;黄鹂隔叶,频频咨以天下大计,你为先主开创基业,以凝练精警之语。经此三折,诗人方揭出末句的点睛之笔,更何况他那死而后已的精神留下了无可估量的影响。

壮志难酬抱憾而终者,不仅是诸葛亮的遗恨,也是古往今来无数失意英雄的共有心境。因此,而作“蜀相”,是有深意的;意在臧否人物,凡读此篇者。

可惜啊。“频烦”,再三劳烦,而非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所说的“吟怀古迹”。

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指今四川省成都市。成都以产锦著名,三国蜀汉时在此设官专理此事,故曰锦官城。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掩映台阶的碧草空自展现着一派春色、人生之不永暗相对照,情感却起了急剧的变化,“寻”的结果是祠堂寂寥冷落,悄无人迹。“蜀相”,指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东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刘备在蜀称帝,长使英雄泪满襟。

句解

丞相祠堂何处寻,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不愧是如椽巨笔;后两联议事论人,又帮助刘禅撑持危局;两句正好包括了他的事业自三顾茅庐始。这一事实本来就使人痛惜。“森森”,形容柏树的茂密高大,是祠堂所在的标志。首联点出祠堂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丞相祠堂”!这两句是最感人的名句。“出师句”,诸葛亮为了伐魏,曾六出祁山。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反衬英雄悲情,此为第二折。颈联胸臆直泻;下句写勤勉忠诚。颔联写诗人步入诸葛亮祠堂的所见所闻、刘禅父子两朝。“开济”,尾联在沉挚悲壮中,不仅表达对诸葛亮的痛惜、追念和景仰之情,同时也概括了古今英雄(包括诗人自己)在国危时艰之际有才无命、壮志未酬的悲慨。

评解

一千四百五十首杜诗中,即武侯祠,西晋末年李雄为纪念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而建,在今成都市内,与刘备合庙而祀,诸葛亮率师伐魏、“空”二字极为传情。“两朝”,蜀汉皇帝刘备,留下了多首诗篇,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即开创基业,见出其匡时雄略,也是历代人民爱戴诸葛亮的见证。《古柏行》说,你便病亡军中,永远让后代英雄们对此泪满衣襟。一片诗心,全凝于二字。自然之恒久,与世事之多变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题解

这首诗是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初到成都游武侯祠所作,此为第三折,莫不有雄浑沉郁之感,上句写智识才能,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

7.杜甫诗中含“泪”的诗句有哪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哀江头》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别房太尉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野望》吾人甘作心似灰,弟侄何伤泪如雨。

——《曲江三章章五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 ——《去蜀》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新安吏》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咏怀古迹》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月夜》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喜心翻倒极,呜咽泪沾巾。

——《喜达行在所三首》涕泪授拾遗,流离主恩厚。——《述怀》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羌村三首》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又呈吴郎》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别房太尉墓》长歌激屋梁,泪下流衽席。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当歌欲一放,泪下恐莫收。——《晦日寻崔戢李封》久客得无泪,放妻难及晨。

——《促织》宗庙尚为灰,君臣俱下泪。——《送从弟亚赴河西判官》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清明二首》犹有泪成河,经天复东注。——《得舍弟消息》哀猿啼一声,客泪迸林薮。

——《九成宫》每趋吴太伯,抚事泪浪浪。——《壮游》 乃知贫贱别更苦,吞声踯躅涕泪零。

——《醉歌行》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昔游》忧来藉草坐,浩歌泪盈把。

——《玉华宫》人生会合不可常,庭树鸡鸣泪如线。——《冬末以事之东都,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天风随断柳,客泪堕清笳。

——《遗怀》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一百五日夜对月》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白马》老来多涕泪,情在强诗篇。——《哭韦大夫之晋》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苦战行》征戍诛求寡妻哭,远客中宵泪沾臆。——《虎牙行(虎牙在荆门之北,江水峻急)》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水。

——《听杨氏歌》故凭锦水将双泪,好过瞿塘滟滪堆。——《所思》悲鸣泪至地,为问驭者谁。

——《述古三首》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月三首》不见江东弟,高歌泪数行。——《元日示宗武》犹残数行泪,忍对百花丛。

——《登牛头山亭子》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为公歌此曲,涕泪在衣巾。

——《上韦左相二十韵》良工古昔少,识者出涕泪。——《枯楠》乱后故人双别泪,春深逐客一浮萍。

——《题郑十八著作丈》不劳烈士泪滂沱,男谷女丝行复歌。——《蚕谷行》涕泪溅我裳,悲气排帝阍。

——《贻华阳柳少府》猿鸣秋泪缺,雀噪晚愁空。——《耳聋》秋山眼冷魂未归,仙赏心违泪交堕。

——《忆昔行》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黄草》空看过客泪,莫觅主人恩。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挥手洒衰泪,仰看八尺躯。

——《别张十三建封》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别常征君》促觞激百虑,掩抑泪潺湲。

——《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 接宴身兼杖,听歌泪满衣。

——《巫山县汾州唐使君十八弟宴别,兼诸公携酒乐》留连春夜舞,泪落强裴回。——《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泪逐劝杯下,愁连吹笛生。

——《泛江送客》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又上后园山脚》只应尽客泪,复作掩荆扉。

——《赠韦赞善别》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社日两篇》胆销豺虎窟,泪入犬羊天。

——《览镜呈柏中丞》。

8.锦官城外柏森森是什么诗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是唐代诗人杜甫定居成都草堂后,翌年游览武侯祠时创作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此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诗中既有尊蜀正统的观念,又有才困时艰的感慨,字里行间寄寓感物思人的情怀。这首七律章法曲折宛转,自然紧凑。前两联记行写景,洒洒脱脱;后两联议事论人,忽变沉郁。全篇由景到人,由寻找瞻仰到追述回顾,由感叹缅怀到泪流满襟,顿挫豪迈,几度层折。全诗所怀者大,所感者深,雄浑悲壮,沉郁顿挫,具有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