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古诗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垂钓碧溪:用吕尚故事.传说吕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钓鱼.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诗人用这两个故事表示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锦瑟》–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啼血杜鹃,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2.写出古诗中含有典故的连续两句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李白《行路难》) 垂钓碧溪:用吕尚故事。传说吕尙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渭水的蟠溪上钓鱼。乘舟梦日:用伊尹故事。传说伊尹在受商汤聘用前忽然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不久,伊尹果然受到商汤的聘用。诗人用这两个故事表示自己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锦瑟》–李商隐)庄生晓梦迷蝴蝶:此引庄周梦蝶故事,以言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之意。
望帝春心托杜鹃:啼血杜鹃,传说蜀国的杜宇帝因水灾让位于自己的臣子,而自己则隐归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日夜悲鸣直至啼出血来.。
3.有关书信的传说·典故或连续两句的诗句
鸿雁传书:
汉武帝之时,派遣苏武以中郎将身份持使节出使匈奴,后匈奴势大意骄,遂怀不臣之心。单于命人劝降苏武,苏武坚决不从,于是驱逐他到寒冷偏远的北海牧羊,想用这些艰苦的环境逼迫他屈服,苏武十数年执大汉旌节,威武不屈。
武帝死后,昭帝即位,后匈奴与汉和亲。汉朝方面询问苏武等人情况,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者又来到匈奴,当年随苏武出使的一个下属常惠寻找机会,夜见汉使,向其讲述这一切。教使者这样对单于说。
“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汉书.苏武传》)使者以此斥责单于,终于救回苏武归国。后世遂有鸿雁传书的典故。
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古诗词中常运用典故表达感情,请写出连续性的两句
1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 桃环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1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2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赠汪伦》,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赠别诗。诗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十分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李白信手拈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比较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脍炙人口,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