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门神的作文赏析
新春佳节,当然少不了贴春联和门神了。
每当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幅对联或门神了。门神是传说中能捉鬼的神荼和郁垒。
贴门神意在驱逐瘟疫、恶鬼。到了唐代时,门神的位置被秦叔宝和尉迟敬徳所取代。
春联是从桃符发展过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荼、郁垒画像,挂在门上,后来,画像又变成只写字的“门目”。
但门目上两边各写两字,表示内容有限,人们觉得不够过隐,便又在大门两边,挂上桃木板,写上了字数较多、能充分反映心愿的对子。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最长的一幅对联共有350个字,号称 “天下第一长联” 。 据《宋史 、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最早的一幅春联。
由于历代大力提倡,使春联成为我国的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长盛不衰。
2.关于门神的故事
关于门神的故事有几种:1《山海经》.在苍茫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度朔之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枝干蜿蜒盘伸三千里,桃枝的东北有一个万鬼出入的鬼门,门有上两个神人,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他们把守鬼门,专门监视那些害人的鬼,一旦发现便用芦苇做的绳索把鬼捆起来,扔到山下喂老虎。
于是黄帝向他们敬之以礼,岁时祀奉,在门上画神荼、郁垒和老虎的像,并挂上芦苇绳,若有凶鬼出现二神即抓之喂虎。2.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大举屠杀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家族,甚至连婴儿也不放过。
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有一段时间经常做噩梦,梦到自己的哥哥和弟弟带着妖魔鬼怪来杀他,心中十分害怕,夜间难以入眠,于是让手下两员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手持兵器站在门前站岗,这样便能够安心入睡。
可时间长了,两员大将长期夜不能寐,最后双双病倒,李世民只得命人将他们的形象画在纸上,贴在门上,用来震慑妖魔鬼怪,这就是门神的由来。3.《西游记》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
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
不料正值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
於是它阴魂不散,天天到皇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闹了。
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两人之像贴在宫门口,结果照样管用。于是,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与尉迟恭便成了门神。
4. 《隋唐演义》载: 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呼叫,弄得后宫夜夜不宁。他很害怕,将此事告诉君臣。
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
当夜果然无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
后来李世民嫌二人辛苦,便命画工绘二人如往常守卫的全身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便绝迹了。上有所好,下必效仿,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至今民间所贴门神还有秦琼、敬德的形象。
3.元日 古诗
元 日
[北宋.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
注词释义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爆竹:古人烧竹子时发出的爆裂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一岁除:一年已尽。除,去。
屠苏:药酒店。古代习俗,驱邪避瘟以求长寿。
曈曈:日出时光亮的样子。
桃:桃符,古代风俗用桃木板写上两个门神的名字,分挂大门左右驱鬼镇邪,每年一换。
古诗今译
爆竹声中已把旧年驱除,春风送暖饮屠苏避祸求福。千家万户迎来了正月旭日,总要用新门神换掉旧桃符。
4.关于爆竹的诗歌
关于爆竹的诗歌:
(唐 来鹄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红楼梦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现代诗 咏炮花)
是璀灿的珠宝溢光流彩,
是闪光的花瓣落英缤纷,
真想不到呀,
小小的纸筒里,
有着那么美的灵魂?
火一般的热烈,
花一样的迷人,
它把迅息的一生,
献给了新春……
5.《元日》的古诗故事怎么写
元日
作者: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田家元日
作者: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元日
作者: 李世民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穆矣熏风茂,康哉帝道昌.继文遵后轨,循古鉴前王. 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元日
作者: 司空图
甲子今重数,生涯只自怜.殷勤元日日,欹午又明年.
元日
作者: 成彦雄
戴星先捧祝尧觞,镜里堪惊两鬓霜.好是灯前偷失笑,屠苏应不得先尝.
次韵陆佥宪元日春晴
作者: 王守仁
城里夕阳城外雪,相将十里异阴晴.也知造物曾何意,底事人心苦未平.柏府楼台衔倒影,茅茨松竹泻寒声.布衾莫谩愁僵卧,积素还多达曙明.
元日
作者: 温庭筠
神耀破氛昏,新阳入晏温.绪风调玉吹,端日应铜浑.威凤跄瑶簴,升龙护璧门.雨旸春令煦,裘冕晬容尊.
元日·晨鸡两遍报
作者: 方干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干.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6.关于爆竹的诗歌
畲田行
【唐】刘禹锡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岳州守岁二首
【唐】张说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失调名
【宋】晁补之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玉楼春
【宋】李处全
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一翦梅
【宋】韩淲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鹧鸪天
【宋】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喜迁莺
【宋】史浩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柳梢青
【宋】宋无名氏
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7.关于门神的一切都可以进来留言
门神,算是我国历来信仰群体最多的神祗之一。旧时人家的门上几乎都贴有门神,其种类也是十分丰富,除了一般的武将门神外,尚有祈福、捉鬼等其他类别的门神。门神,这种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从一个特面反映了爱憎分明的老百姓崇拜好汉,敬重英雄的善恶观。
民间流传最广的武将门神,当属开唐名将秦琼和尉迟恭。按照传统说传小说的记载:秦琼,字叔宝,山东历城人,孝母似专诸,交友赛孟尝,神拳太保,双锏大将,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威震山东半边天。他怎么会跑到门板上做起门神了?
据传,唐朝开国年间,泾河龙王为了和一个算卜先生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向唐太宗求情。太宗答应了,到了斩龙的那个时辰,便宣召魏征与之对弈。没想到魏征下着下着, 打了一个盹儿,就魂灵升天,将龙王斩了。龙王抱怨太宗言而无信,日夜在宫外呼号讨命。太宗告知群臣,大将秦叔宝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门外以待。太宗应允。那一夜果然无事。太宗因不忍二将辛苦,遂命巧手丹青,画二将真容,贴于门上。后代人相沿下来,于是,这两员大将便成为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即是秦琼。执鞭者是尉迟敬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