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若芷萱 出处 诗经

心若芷萱”意思是像芷草萱草一样美好,长成一株忘忧、快乐的小香草,自由自在,生命力旺盛,活泼可爱。

芷本义:香味令人止步的草。特指:白芷,香草名,也叫“辟芷”。

《唐韵》《韵会》《正韵》诸市切,音止。白芷,药名。《本草》一名芳香,一名泽芬,生河东川谷中,主长肌肤,润泽颜色,可作面脂。《荀子·劝学篇》兰槐之根是为芷。《屈原·离骚》扈江蓠与辟芷兮。 又地名。《前汉·夏侯婴传》战于蓝田芷阳。《注》芷阳,后为霸陵县。◎按芷阳《史记》作茝阳,音义同。

2.芷若的引证解释:

《列子·周穆王》:“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子虚赋》:“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芷,白芷;若,杜若。” 宋 贺铸《南乡子》词:“无限鲜飙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3.芷若汀兰是什么东东

岸芷汀兰

出自《岳阳楼记》

原文:。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岸:河岸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

汀:水边平地

《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

芷:白芷,一种香草。又写作“茝”。

《荀子·宥坐》:芷兰生于深林

兰:兰草,一种香草。

《周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出处:北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文:岸边的香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葱。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4.“芷若初心”是什么意思

芷若初心【zhǐ ruò chū xīn 】

释义:

1、香草名。 《史记·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子虚赋》:“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集解引《汉书音义》:“芷,白芷;若,杜若也。”

2、金庸小说里的人物。

出处:

《列子·周穆王》:“粉白黛黑,佩玉环,杂芷若以满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子虚赋》:“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射干,穹穷昌蒲,江离麋芜,诸蔗猼且。”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芷,白芷;若,杜若。” 宋 贺铸 《南乡子》词:“无限鲜飙吹芷若,汀洲。生羡鸳鸯得自由。”

造句:

芷若【zhǐ ruò】:他家院子里都是芷若,真好看。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