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白写过关于峨眉山的雾的诗

李白写过关于峨眉山的雾的诗是《登峨眉山》。

原文为: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译文: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

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

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21年)间。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峨眉山

2.谁告诉我一些关于峨眉山的诗词

秋 日 李世民 菊散金风起①, 荷疏玉露圆。

将秋数行雁, 离夏几林蝉。 云凝愁半岭, 霞翠缬高天②。

还似成都望, 直见峨眉前。 [注释] (一)金凤:即秋风。

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变化,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二)缬高天:缬,读“协”。

以丝缚缯,染之为缬。引申为薄细之物折迭成缬。

此指彩霞如丝网折迭,萦绕在天空。 度 秋 李世民 夏律昨留灰①, 秋箭今移晷②。

峨眉岫初出③, 洞庭波渐起。 桂白发幽岩, 菊黄开灞涘④。

运流方可叹⑤, 含毫属微理⑥。[注释] (一)律:律吕略称。

古代正声的竹器,共十二管。其六为阳律;其六为阴吕。

继用律管实灰测时令,别四季,故又称历日律历。灰:煅葭为灰实律管置于室,视其孔侧灰之厚薄而判别季令。

(二)晷:读“规”,古代用以侧日影定时辰,名“日晷”。 (三)岫:读“秀”,山有穴日岫,也指峰峦。

(四)灞:读“霸”,水名,位陕西省西南,陕西八大川之一。涘:水涯。

(五)运流:指宇宙万物之变化推移,一开始即无停滞。 (六)含毫:言命笔写作。

畴 昔 篇 骆宾王 华阳旧地标神制, 石镜峨眉真秀丽。 诸葛才雄已号龙, 公孙跃马轻称帝①。

五丁卓荦多奇力②, 四士英灵富文艺。 云气横开八阵形③, 桥影遥分七星势④。

[注释] (一)公孙:古代“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后用作对官僚子弟的称谓。

(二)五丁: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五个力士。《水经注·沔水》: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负力,令五丁引之成道。

(三)八阵形:三国时期诸葛亮摆下八阵图,令陆逊不能破阵。言形式奇妙多端。

(四)七星势:七星,引自“北斗七星”。指山上桥梁众多,云气横开,桥景似北斗七星分布全山。

[作者介绍] 骆宾王(626~684),唐江南道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唐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以奉礼郎从军西域,后还游蜀中。高宗年间(676~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祸入狱,次年复出为临海县丞。

光宅6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欲将唐改为周,引起徐敬业等(即李敬业)据扬州起兵,骆宾王参加了这一讨伐行动,被任为艺文令,掌管文书机要,并写了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有《骆宾王集》《骆临海集笺注》。

感遇诗之二十四 陈子昂 其一 浩然坐何慕①, 吾蜀有峨眉。 念彼楚狂子②, 悠悠白云期③。

悲哉时不会, 涕泣久涟濡④。 梦游绥山穴⑤, 南采巫山芝。

探源观群化, 遗世从云螭⑥。 婉娈将永矣⑦, 感悟不见之。

其二 金鼎合神丹, 世人将见欺。 飞飞骑羊子, 胡乃在峨眉。

变化固非类, 芳菲能几时。 疲疴苦沦世, 忧悔日侵淄。

眷然顾幽褐, 白云空涕夷 [注释] (一)浩然:指思绪之远。慕:思慕。

(二)楚狂:姓陆名通字接舆,春秋晚期楚人,为避楚王聘,入蜀隐于峨眉。 (三)白云期:指隐居。

(四)泣:鼻涕。濡:读“儒”,浸湿。

(五)绥山:即今沙湾境内的二峨山。 (六)螭:读“痴”,似龙而无角,神话以为是龙的一种。

此谓云中之龙。 (七)婉娈:美好貌。

娈,读“峦”。 [作者介绍] 陈子昂(661~702)字伯玉,唐梓州(四川射洪)人。

光宅元年(684)中进士,官左拾遗。随武攸宜讨契丹,任管记。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遭降职解官后归乡,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而卒。陈子昂所著《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对唐代诗歌及后代诗歌创作均有积极影响。

射洪存陈子昂读书遗址。有《陈拾遗集》《感遇》《登幽州台歌》。

登峨眉山 李 白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①。 周流试登览, 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②, 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③, 果得锦囊术④。

云间吟琼箫, 石上弄宝瑟。 平生在微尚⑤, 欢笑自此毕⑥ 烟容如在颜⑦, 尘累忽相失⑧。

傥逢骑羊子⑨, 携手凌白日⑩。 [注释](一)邈:读“目”(读音是否正确?),远也。

(二)青冥:青而暗昧,此指出峰。倚:傍也。

(三)泠然:泠,读“灵”,水声、风声。(四)锦囊术:意为成仙之书。

《武帝内传》“奉以黄金之箱,封以白玉之函,以珊瑚为轴、紫锦为囊,安著柏梁台上。”(五)微尚:指微小的志愿(隐居求仙的不现实思想)。

(六)欢笑自此毕:语出颜延年诗,“嘉运既我从,欢颜自此毕”。(七)“烟容”句:烟,指山水雾气,这句话说生活超脱尘俗,脸上好像带有烟霞色彩。

(八)尘累:言人事羁绊。(九)骑羊子:语出《列仙传》,“葛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日骑羊入西蜀,蜀中王候贵人追上绥山。

绥山在峨眉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

(十)携手:陈子昂诗云:“携手登白日,远游戏赤城。”听蜀僧广浚弹琴 李 白 蜀僧抱绿绮①, 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 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释] (一)绿绮:琴名,琴首嵌有碧玉。

(二)流水:曲名,“高山流水”。客心洗流水:可释为高山流水琴音悠扬悦耳,令人消去一切烦恼忧愁。

(三)霜钟:出自《山海经》,“丰山有钟。

3.关于峨眉山的诗有哪些

来两首李白写的。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高峻灵秀,梵宇遍布。文人雅士诗情泉涌,高僧大德禅意如潮,吟诗撰联时有往还。 咏峨眉山的诗词在唐代以前已不鲜见,流传至今有诗词两千多首,楹联近千副。 唐太宗李世明、明太祖朱元璋、清康熙帝等留有吟咏峨眉的诗联。诗仙李白写下的《登峨眉山》诗,成为历史上第一首正面描写峨眉山的千古绝唱。他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听蜀僧浚弹琴》、《赠胡公求白鹃》、《峨眉山月歌》等亦广为流传。诗圣杜甫在《赠别郑炼赴襄阳》、《寄司马山人十二韵》诗篇中,深情地表达出情寄峨眉的情怀。此外,唐代白居易、骆宾王、陈子昂、岑参;宋代苏东坡、范镇、陆游、范成大、魏了翁;元代黄镇成;明代翰林博士方孝儒、《牡丹亭》作者汤显祖、辞赋家杨慎、高僧贯休、齐已、广济、可闻、元温、普洁、德坚等也都有吟咏峨眉的诗词、楹联传世。 清康熙年间进士、嘉定知府窦容拘祖孙三代五人先后游峨眉,作诗词楹联30余首(副)。清乾隆年间进士、吏部员外郎李调元登峨揽胜,写下诗词36首。清人谭钟岳,久游山寺,留下诗词46首。清光绪年间进士、“戊戍二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游山寺,写下60余首诗词。

4.写峨眉山的诗句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 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 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 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 试觅姓庞人。

峨眉山

峨眉山,峨眉山,

吾今为你谱新篇。

山上一曲《红梅赞》,

山下一曲《相见欢》。

峨眉山,峨眉山,

处处秀色皆可餐。

峨眉一山有四季,

峨眉十里不同天。

峨眉山,峨眉山,

冰清玉洁似婵娟。

峨眉风情千万种,

奈何独自守西川?

峨眉山,峨眉山,

峨眉千载无烽烟。

不与群峰争险峻,

只为社稷保平安。

峨眉山,峨眉山,

虚无缥渺天地间。

云游四海三十年,

至此方知天地宽。

5.描写峨眉山诗句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

蜀中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1、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2、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6.历史文人有关写峨眉山的诗文

李白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之五

锦水东流绕锦城,星桥北挂象天星。

四海此中朝圣主,峨眉山下列仙庭。

李白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月出峨眉照沧海,

与人万里长相随。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长安大道横九天,

峨眉山月照秦川。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一振高名满帝都,

归时还弄峨眉月。

苏轼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君不见峨眉山西雪千里,北望成都如井底。

春风百日吹不消,五月行人如冻蚁。

纷纷市人争夺中,谁信言公似赞公。

人间热恼无处洗,故向西斋作雪峰。

我梦扁舟适吴越,长廊静院灯如月。

开门不见人与牛,惟见空庭满山雪。

陆游 平羌道中望峨眉山慨然有作

白云如玉城,翠岭出其上。异境忽堕前,心目久荡漾。

别来二百日,突兀喜亡恙。飞仙遥举手,唤我一税鞅。

此行岂或使,屏迹事幽旷。何必故山归,更破万里浪。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关恨蜀川。归云已落涪江外,

还雁应过洛水瀍。洛水傍连帝城侧,帝宅层甍垂凤翼。

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柳叶园花处处新,

洛阳桃李应芳春。妾向双流窥石镜,君住三川守玉人。

此时离别那堪道,此日空床对芳沼。芳沼徒游比目鱼,

幽径还生拔心草。流风回雪傥便娟,骥子鱼文实可怜。

掷果河阳君有分,货酒成都妾亦然。莫言贫贱无人重,

莫言富贵应须种。绿珠犹得石崇怜,飞燕曾经汉皇宠。

良人何处醉纵横,直如循默守空名。倒提新缣成慊慊,

翻将故剑作平平。离前吉梦成兰兆,别后啼痕上竹生。

别日分明相约束,已取宜家成诫勖。当时拟弄掌中珠,

岂谓先摧庭际玉。悲鸣五里无人问,肠断三声谁为续。

思君欲上望夫台,端居懒听将雏曲。沉沉落日向山低,

檐前归燕并头栖。抱膝当窗看夕兔,侧耳空房听晓鸡。

舞蝶临阶只自舞,啼鸟逢人亦助啼。独坐伤孤枕,

春来悲更甚。峨眉山上月如眉,濯锦江中霞似锦。

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平江淼淼分清浦,

长路悠悠间白云。也知京洛多佳丽,也知山岫遥亏蔽。

无那短封即疏索,不在长情守期契。传闻织女对牵牛,

相望重河隔浅流。谁分迢迢经两岁,谁能脉脉待三秋。

情知唾井终无理,情知覆水也难收。不复下山能借问,

更向卢家字莫愁。

7.李白写过关于峨眉山的雾的诗

李白写过关于峨眉山的雾的诗是《登峨眉山》。

原文为: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译文: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

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 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

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 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

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21年)间。

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登峨眉山。

8.形容峨眉山的诗句

娥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云拥半岭雪,花吐一溪烟。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劳挥手听清音。

峨眉山樵歌(古风)

峨眉天下秀,气象起万千;一山含四季,十里不同天;

新春萌万物,入夏百花鲜;金秋红叶艳,隆冬冰裹岩;

双桥清音美,雷洞涌云烟;灵岩叠翡翠,罗峰彩虹翻;

象池新月夜,洪椿晓雨潸;大坪赏霁雪,九老遇神仙;

龙门观飞瀑,虎溪听响泉;崖陡悬栈道,云断有桥连;

虹飞接引殿,花铺迎宾滩;卧云浮舟捷,幽林藏冷杉;

琴蛙弹奏急,灵猴嬉戏欢;彩蝶翩翩舞,云雀啾啾喧;

佛顶最高处,云涛卷巨澜;圣灯飘渺夜,万佛朝普贤;

崖上佛光现,凡人能成仙;晨昏钟声响,平安保万年;

金顶观日出,金光照佛坛;四面八方佛,世代佑全川。

赠别郑炼赴襄阳

杜 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漫 成

杜 甫

江皋已仲春, 花下复清晨。

仰面贪看鸟, 回头错应人。

读书难字过, 对酒满壶频。

近识峨眉老, 知予懒是真。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杜 甫

关内昔分袂, 天边今转蓬。

驱驰不可说, 笑谈偶然同。

道术曾留意, 先生早击蒙。

家家迎蓟子, 处处识壶公。

长啸峨眉北, 潜行玉垒东。

有时骑猛虎, 虚室使仙童。

发少何牢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丧乱形仍役, 凄凉信不通。

悬旌要路口, 倚剑短亭中。

永作殊方客, 残生一老翁。

相衰骨可换, 亦遣驭清风。

峨眉饵黄精

韦应物

灵药出西山, 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 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 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 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 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 永与天壤存。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