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跪求尔雅通识作业答案

一, 西周分封建国与统一化文明进程的开始

选择题:1,《五帝本纪》中五帝的文献材料贴合于哪一段?A,新石器文化晚期

2,《汉书》里边记载大臣给皇帝上书,说帝王最大的事情是什么?B,承天之序

3,下面哪个遗址的发现救活了《尧典》这个文献?D,陶寺

4,四方的概念加一个中方的概念,即羲和在中间待着,这是一个历法体系,叫什么?A,五方历法体系

5,远古时代,在中国这样一个这么大的广大地域上是怎么把大家凝聚起来的?C,宗教

6,上古时期的族群凝聚靠的是什么来吸附?B,它自身的文明

7,什么时期有了12个贤臣?D,舜

8,小族归于一个强大的族群,给人当儿子,这在摩尔根的《古代社会》里面叫做什么?B,收族

9,“同姓不婚”遵循的是哪个族群的习俗?B,周人

10,随着家天下到来的时候,尧舜时期的那种服凑奔向文明的哪种方式徒然就中断了,变成了什么?C,杀伐征服

11,关于分封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周武王分封

12,周公建议在哪里建立精神首都?B,洛阳

13,本视频中提到把殷商人分散了,下面哪个没有殷商人?D,楚

14,古代有一个观念,灭你的国家但不灭的你的香烟后代,是因为那个时代的人相信什么?D,闹崇鬼

15,分封制在精神上造就了一个结果就是什么?C,忠

16,分封体制下的君民关系是什么?A,君民同体关系

17,分封制在西周造成了极好的效果,到了以后朝代却不行了,是因为西周时有什么?D,众多的异族

18,周人用什么手段联合异族?B,通婚

19,本视频说看到()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华夏意识成为显形的存在?C,齐恒公尊王攘夷

20,分封制最大的功劳是什么?B,统一文化

21,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C,商人创制

22,中华文化的什么对于中国民族大融合很有利?A,开明性

23,下面不属于儒家看乡饮酒礼的?B,繁文缛节

24,《曲礼》里边《少仪》规定对老师怎样?D,无隐无犯

25,本视频说礼乐文化第二个特点是什么?B,物质形态

26,关于礼乐文明说法不正确的是?D,各国皆有

27,中国古代发兵用什么礼节?D,丧礼

28,我们现在最早的诗歌的记忆是什么?A,《大武》

29,“大鬼礼”是什么的一个礼节?C,军事训练

30,“大鬼礼”一般举行于什么时候?A,农闲

2.2017超星尔雅大学生中华诗词之美考试答案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詹启华 1在晚唐五代时期,“山”有多种意涵,其中不包括()。

(1.0分)1.0 分窗体顶端A、山眉B、枕头C、山屏D、发型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2下列哪一项关于市井俗曲的描述是错误的?()(1.0分)1.0 分窗体顶端A、被人忽视,无人整理B、言辞低俗,错字百出C、无人刊刻流传D、当时传唱度低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3下列哪本书中提出“衣锦尚褧”的说法?()(1.0分)0.0 分窗体顶端A、《诗经》B、《论语》C、《花间集》D、《礼记》窗体底端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D答案解析:4“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1.0分)1.0 分窗体顶端A、举隅B、转喻C、暗喻D、明喻窗体底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5“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评价的是谁的作品?()(1.0分)1.0 分窗体顶端A、晏殊B、欧阳修C、吴思道D、宋景文窗体底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6“水晶帘里玻璃枕,暖香惹梦鸳鸯锦”这句词出自()。(1.0分)1.0 分窗体顶端A、冯延巳B、李商隐C、温庭筠D、李煜窗体底端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答案解析:7下列哪一部著作最早收录《长门赋》?()(1.0分)1.0 分窗体顶端A、《文心雕龙》B、《诗品》C、《文赋》D、《昭明文选》窗体底端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

3.尔雅中华诗词之美网络考试答案(判断)

1、藁街,是汉时街名,在长安城南门内,为属国使节馆舍所在地。

是 2、荷月指的是夏历七月。 否3、冯延巳词中“鲛绡掩泪思量遍”中的“鲛绡”传说为海底鲛人所织出来的绡。

是 4、《江城子·密州出猎》既有诗的美感,也有词的美感。 是 5、词人所写的词能引起人的众多联想,都是词人写作是就能预料到的。

否6、周邦彦用体物写志的笔法作词。 是 否7、辛弃疾在南宋未被重用。

是 8、《赋源》的作者是张惠言。否9、“只坐蛾眉,消得千谣诼”,“谣诼”化用的《楚辞》里的语言。

是 10、杜甫《自京窜自凤翔喜达行在所》中的“行在”是指皇帝行宫所在。 否11、“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是古体诗。

是 12、词就是配乐演唱的歌词。 是 13、“似梦里,泪暗滴”,这六个字都用的仄声。

是 14、“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与“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形成了递进关系。 否15、小词的发生,源于当时民间清乐曲调的流行。

是 16、兰因絮果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之一。 否17、李商隐的《西溪》是采用了比的手法创作的。

是 18、《尔雅》对荷花的解释中称其华为菡萏。 是 19、苏东坡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既有诗的美感又有词的美感。

否20、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是 21、叶嘉莹认为词学要在异中看见同,在变中看到常。

是 22、《离骚》中“退将复修吾初服”,即退而加强道德修养之意。 是 23、劳伦斯Lipking说“在众多写被抛弃的诗歌作者中,除少数女性诗人外,多数是男性诗人,并且是成就较高的著名男性诗人” 否24、境界以宏大为高。

否25、“郑声”是指诗经里郑卫的国风,内容以描写男女之前的情爱居多,后被作为淫靡之音的代名词。 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诗经》

D2。A3。

C1。试题分析:D以偏概全,原文中说耦耕还包括“两人共用一耜而耕”,以及“多人并排或斜排各用其耜而耕的形式”。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表述为“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重要词语”是就这个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有能够正确理解这些词语,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

因为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2。

试题分析:A“表明耜耕是继火耕而起的利用耒耜翻地的耕作方式”曲解文意,应是表明了耜耕这种耕作方式所用的农具是“耜”。 从文章中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的信息,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

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试题分析:C弄错时间范围,应是西周时期。超前判断在试卷中往往表现出为两种情况,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