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首简单易背的古诗,要简单的
1.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3.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4.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送崔九
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8.终南望馀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9.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0.
怨情
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1.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12.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送灵澈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14.弹琴
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15.
送上人
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16.
秋夜寄邱员外
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17.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18.
新嫁娘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19.玉台体
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虫喜〕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2.超级简单的古诗三十首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牛742668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3623764似剪刀。《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
3.三十篇最简单的古诗
1、江南 2、敕勒歌 3、咏鹅 汉乐府 北朝民歌 (唐)骆宾王 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
敕勒川,阴山下。 鹅,鹅,鹅,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曲项向天歌。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天苍苍,野茫茫, 白毛浮绿水, 鱼戏莲叶北。 风吹草低见牛羊。
红掌拨清波。 4、风 5、咏柳 6、凉州词 7、登鹳雀楼 (唐)李峤 (唐)贺知章 (唐)王之涣 (唐)王之涣 解落三秋叶, 碧玉妆成一树高, 黄河远上白云间, 白日依山尽, 能开二月花。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片孤城万仞山。
黄河入海流。 过江千尺浪, 不知细叶谁裁出, 羌笛何须怨杨柳, 欲穷千里目, 入竹万竿斜。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风不度玉门关。
更上一层楼。 注:文章四友:杜审言、苏味道、崔融、李峤 8、春晓 9、凉州词 10、出塞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孟浩然 (唐)王翰 (唐)王昌龄 (唐)王昌龄 春眠不觉晓, 葡萄美酒夜光杯, 秦时明月汉时关, 寒雨连江夜入吴, 处处闻啼鸟。
欲饮琵琶马上催。 万里长征人未还。
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来风雨声, 醉卧沙场君莫笑, 但使龙城飞将在, 洛阳亲友如相问, 花落知多少。
古来征战几人回? 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鹿柴 13、送元二使安西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静夜思 (唐)王维 (唐)王维 (唐)王维 (唐)李白 空山不见人, 渭城朝雨浥轻尘, 独在异乡为异客, 床前明月光, 但闻人语响。 客舍青青柳色新。
每逢佳节倍思亲。 疑似地上霜。
返景入深林, 劝君更尽一杯酒, 遥知兄弟登高处, 举头望明月, 复照青苔上。 西出阳关无故人。
遍插朱萸少一人。 低头思故乡。
16、古朗月行 17、望庐山瀑布 18、赠汪伦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日照香炉生紫烟, 李白乘舟将欲行, 故人西辞黄鹤楼, 呼作白玉盘。 遥看瀑布挂前川。
忽闻岸上踏歌声。 烟花三月下扬州。
又疑瑶台镜, 飞流直下三千尺, 桃花潭水深千尺, 孤帆远影碧空尽, 飞在青云端。 疑是银河落九天。
不及汪伦送我情。 惟见长江天际流。
20、早发白帝城 21、望天门山 22、别董大 23、绝句 (唐)李白 (唐)李白 (唐)高适 (唐)杜甫 朝辞白帝彩云间, 天门中断楚江开, 千里黄云白日曛, 迟日江山丽, 千里江陵一日还。 碧水东流至此回。
北风吹雁雪纷纷。 春风花草香。
两岸猿声啼不住, 两岸青山相对出, 莫愁前路无知己, 泥融飞燕子, 轻舟已过万重山。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天下谁人不识君。 沙暖睡鸳鸯。
24、春夜喜雨 25、绝句 (唐)杜甫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两个黄鹂鸣翠柳,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行白鹭上青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窗含西岭千秋雪,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江畔独步寻花 27、游子吟 28、江雪 29、寻隐者不遇 (唐)杜甫 (唐)孟郊 (唐)柳宗元 (唐)贾岛 黄四娘家花满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千山鸟飞绝, 松下问童子, 千朵万朵压枝低。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万径人踪灭。
言师采药去。 留连戏喋时时舞,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孤舟蓑笠翁, 只在此山中, 自在娇莺恰恰啼。
独钓寒江雪。 云深不知处。
30、枫桥夜泊 31、渔歌子 32、塞下曲 33、望洞庭 (唐)张继 (唐)张志和 (唐)卢纶 (唐)刘禹锡 月落乌啼霜满天, 西塞山前白鹭飞, 林暗草惊风, 湖光秋月两相和, 江枫渔火对愁眠。 桃花流水鳜鱼肥。
将军夜引弓。 潭面无风镜未磨。
姑苏城外寒山寺, 青箬笠,绿蓑衣, 平明寻白羽, 遥望洞庭山水翠, 夜半钟声到客船。 斜风细雨不须归。
没在石棱中。 白银盘里一青螺。
4.40首简单古诗
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 6.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2.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7.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 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9.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 5.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10.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夏1.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 2.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 秋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2.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4.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 冬1. 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陈毅《梅》) 诗中山 1.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5.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 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6.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7.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4.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 8.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诗中水1.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 2.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 3.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8.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 4.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 9.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5.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诗中日 1.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6.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2.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 7.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 8.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4.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舞) 9.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
(杨万里)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10.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 诗中月 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 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3.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4.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 5.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6.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 8.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居易)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杜甫》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 诗中含花名1.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3.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 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
6.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7.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雨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4.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 5.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 6.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
(陆游)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8.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 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 10.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苏轼) 诗中雪 1.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 诗中草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白居易)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 5.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 6.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 7.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陶渊明) 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5.最简单的30首古诗
咏鹅
咏柳
回乡偶书
春晓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独坐敬亭山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春夜喜雨
江雪
清明
悯农
游子吟
望洞庭
赋得古原草送别
春日
梅花
竹石
己亥杂诗
送元二使安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登鹳雀楼
凉州词
墨梅
四时田园杂兴
鸟鸣涧
出塞
浪淘沙
够了没,诗就不用说了,想想你就知道了
6.最简单的唐诗100首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yushan03
唐诗300首《春晓》作者: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鹿柴》作者: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相思》作者: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杂诗》作者: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终南望余雪》作者:祖咏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静夜思》作者: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江雪》作者: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登乐游原》作者: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弹琴》作者:刘长卿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八阵图》作者: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草》作者: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游子吟》作者: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望月怀远》作者: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7.草的古诗故事
白居易 离离①原②上草, 一岁③一枯荣④。
野火烧不尽⑤, 春风吹又生。 题解:白居易(772—846),与李白、杜甫合称唐代三大诗人。
他关心人民的疾苦,反映下层劳动者的心声,诗歌明白如话。作此诗时,诗人才十六岁。
诗人以“草”为歌咏对象,赞颂了野草无穷的生命力。 此诗原题为《赋得古草原离别》。
注释: ①离离: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②原:原野。
③一岁:一年。 ④枯荣:枯,枯萎;荣,茂盛。
⑤尽:光、净。 今译:原野上长着繁茂的的野草,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荣一次。
野火无法把它完全烧死,来年春风一吹,它又绿遍大地,生机勃勃。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少年时代成名的作品,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赏的诗。
诗人热情地歌颂了原上草无穷的生命力,其色青翠,其气芳香,结句点明题旨,并给它赋以感情,令人百读不厌。这虽是诗人少年时代的创作,但仍然不愧为唐诗的名篇之一。
颔联的形象中寓于哲理,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而且成为今天广泛引用的格言。 相传这首诗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
唐张固《幽闲鼓吹》载白居易到长安应试,携诗作往谒顾况,顾以他的名字开玩笑说:“米价方贵,居亦弗易”,看白的诗作第一首《草》,即嗟赏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因为之延誉,声名大振。”白居易以原上草喻别情,想象别致,情味隽永。
“野火”两句传诵千古,不仅突出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也表现了对于新生事物的赞颂。 选自《全唐诗》 作品名称:《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体裁:五言诗 这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是白居易未满16岁时在考场上所作, 当时有要求题目前面两个字需用“赋得”二字。 诗的前四句侧表现野草生命的历时之美;后四句侧重表现其共时之美。
作品译文 草原上的野草长得很旺,每年都会经历枯萎和繁荣的过程。野火也无法将它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长了出来。
芳香古老的道路上弥漫,阳光下,翠绿的野草通向那荒凉的城镇。又送走了亲密的好朋友,这离别之情如茂盛的野草,充塞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