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 公刘 翻译 谢谢~~~~
[题解] 这是周人叙述历史的诗篇之一,歌咏公刘从邰迁豳的事迹。
第一章写起程之前。第二章写初到豳地,相土安民。
第三章写营建都邑。第四章写宴饮群臣。
第五章写拓垦土田。第六章写继续营建。
[注释] 1、笃:厚。每章以“笃”字起头,赞美公刘厚于过人。
“公刘”,后稷的后裔。公是称号,刘是名。
2、居、康:都训“安”。这句是说公刘在邰不敢安居。
3、埸(易yì)、疆:都是田的界畔。疆是大界,埸是小界。
这句是说修治田亩。 4、积:在露天堆积粮谷。
仓:在屋内堆积粮谷。以上都是叙述在邰地故居的事。
5、糇(喉hóu):干粮。 6、橐(驮tuó)、囊:都是裹粮的用具,就是口袋。
囊有底,橐无底(盛物则结束两端)。 7、辑:和。
用:犹“而”。这句是说公刘要使人心和谐,国族光大。
8、干:盾。戚、扬:都是武器,斧类。
9、爰:犹“于是”。方:始。
启行:开辟道路。 10、胥:相察,和《大雅o绵》(Y-077)篇 “胥宇”的“胥”相同。
斯原:指豳(今陕西邠县)地的原野。 11、庶、繁:言陆续随公刘迁来的人多了。
12、顺:安,和。宣:通“畅”。
这句连下句是说众人情绪和畅,安于新土,没有长叹的人。 13、巘(演yǎn):不连于大山的小山。
这句和下句写公刘上下山原,相察地势。 14、舟:通“周”。
周,环绕,带。这一问句的作用是引起对于公刘身上佩件的描写。
15、鞞(俾bǐ):刀鞘上端的饰物。琫(绷běng):刀鞘下端的装饰。
容刀:佩刀。这句是说用玉、瑶装饰鞞、琫. 16、逝:往。
百泉:众泉。 17、溥(谱pǔ):大。
18、觏(够gòu):见。京:豳之地名。
当在南冈之下。 19、师:都邑之称,如洛邑亦称洛师。
京师就是京邑。京师连称始见于此,后来才成为天子所居城邑的名称。
20、于时:即“于是”。处:居住。
21、庐、旅:二字同义,寄。疑原作“庐庐”或“旅旅”,和上下文一律用叠字。
以上二句是说使常住的人有住处,远来暂居的人有寄托处。以下二句描写众人笑语欢乐。
22、依:言安居。上章“处处”是众民定居。
这里“斯依”是君长定居。 23、跄跄(枪qiāng):行动安适貌。
济济:庄严貌。 24、筵:竹席,铺在地上。
俾筵就是说使众宾就席。几:坐时凭倚的用具。
25、登:谓登席。依:谓凭几。
26、造:犹“比次”。曹:群,指众宾。
席位是按尊卑排定次序的,众宾坐定以后次序就很清楚了。 27、豕(使shǐ):猪。
28、牢:猪圈。 29、酌之:言使众宾饮酒。
匏(刨páo):匏爵。一匏破为二,用来盛酒,叫做“匏爵”。
30、宗:宗主。君之宗之:就是为之君为之宗。
之指众宾,也就是众臣,与上文一致。 31、溥:广。
既溥既长:言土地开垦面积已很大。 32、景:日影。
这里作为动词,言测日影定方向。冈:登冈。
33、阴:山北。阳:山南。
34、其军三单:“单”读为“禅”,更代。言成立三军而用其一军,更番相代。
35、度(夺duó):测量。 36、彻:治。
以上三句似谓使三军轮流度测隰(席xí)原,从事治田。 37、阳:日。
山的西面夕时见日,所以叫夕阳,正如山东叫朝阳。这句是说扩展种植的土地,开辟山的西面。
38、豳(彬bīn):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允:实在。
荒:大。这句是说豳人的居地确是很广大了。
39、馆:建房舍。这句是说造宫室。
40、乱:于水的中流横渡。 41、厉:即砺,糙石,用来磨物。
锻:又作“碫(段duàn)”,椎物之石。砺、锻都是营建时需要的东西。
42、止基:言居处的基址。理:治理。
43、有:犹“众”。这句是说来居住的人众多。
44、皇:涧名。这句是说人夹皇涧而居。
45、过:涧名。溯:向。
这句说或面向过涧而居。 46、止、旅:常住者和寄住者。
密:安。这句是说止居的人众多。
47、芮:亦作“汭(锐ruì)”,水流曲处岸凹入为汭,或叫做“隩(遇yù)”,凸出为“鞫(居jū)”。之:犹“是”。
芮鞫之即:就是说就水涯而居。或许有陆续迁来的人,所以再作一番安顿。
[余冠英今译] 好心的公刘,他不敢安居只顾忙。忙着修田界,忙着谷上仓。
干粮收拾好,各种袋子装。他要团结大众争荣光。
大伙儿张开弓,盾牌、长矛、板斧都扛上,迈开脚步向远方。 好心的公刘,看准了这块地。
人民越聚越多,个个都觉满意,没有一个人叹气。他一会儿上山冈,一会儿下平地。
腰里带着啥东西?玉石多么美,装饰刀鞘的头和尾。 好心的公刘,走向众水泉,观看广大的平原。
他登上南冈,发现了叫做京的地方。就在京邑的旷地,长住的安了身,寄居的有了房。
到处有谈笑,到处闹嚷嚷。 好心的公刘,在京邑安家停当。
臣僚们走来严肃安详。叫他们就竹席、就矮几,身靠矮几坐席上,次序分明列成行。
把猪赶出圈。用瓢舀酒浆。
让大家有吃又有喝,做大家的君主和族长。 好心的公刘,开辟土地宽又长,观测日影上高冈,勘察山南和山北,看看流泉去哪方。
成立三军轮班用,洼地平地都丈量,开出田地产食粮。丈量展到山西方,豳人的土地真宽广。
好心的公刘,在豳又把房屋建。横渡渭水河,把磨石采又把碫石搬。
房基墙脚都修筑,人多力众真可观。皇涧两岸都住满,顺着过涧向上展。
定居大众都安顿,一直住到芮水湾。
2. 公刘 大雅 翻译
《公刘》。
叙述后稷的后裔、不窋的孙子公刘,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率领周民族储备了粮食,准备好武装,离开有邰到豳(今陕西郇邑和彬县之间)。他领导大家开荒辟窑,进行建设。
时间大体在商代前期(《史记·刘敬列传》中说:“公刘避桀居豳。”从世系上算,时间不合)。
诗中写公刘迁徙之时,“ 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描写公刘本人身上带着玉石、琼瑶和柄上装璜得十分讲究的大刀。诗中写公刘在山上、平原勘查土地等细节十分细致。
诗中写到武器、军队,写到公刘的不凡的装束,看来从公刘开始,周民族进入奴隶社会(参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研究》、杨宽《西周史》),他也是周民族发展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
3. 大雅·公刘的作品译文
忠厚我祖好公刘,不图安康和享受。划分疆界治田畴,仓里粮食堆得厚,包起干粮备远游。大袋小袋都装满,大家团结光荣久。佩起弓箭执戈矛,盾牌刀斧都拿好,向着前方开步走。
忠厚我祖好公刘,察看豳地谋虑周。百姓众多紧跟随,民心归顺舒畅透,没有叹息不烦忧。忽登山顶远远望,忽下平原细细瞅。身上佩带什么宝?美玉琼瑶般般有,鞘口玉饰光彩柔。
忠厚我祖好公刘,沿着溪泉岸边走,广阔原野漫凝眸。登上高冈放眼量,京师美景一望收。京师四野多肥沃,在此建都美无俦,快快去把宫室修。又说又笑喜洋洋,又笑又说乐悠悠。
忠厚我祖好公刘,定都京师立鸿猷。群臣侍从威仪盛,赴宴入席错觥筹。宾主依次安排定,先祭猪神求保祐。圈里抓猪做佳肴,且用瓢儿酌美酒。酒醉饭饱情绪好,推选公刘为领袖。
忠厚我祖好公刘,又宽又长辟地头,丈量平原和山丘。山南山北测一周,勘明水源与水流。组织军队分三班,勘察低地开深沟,开荒种粮治田畴。再到西山仔细看,豳地广大真非旧。
忠厚我祖好公刘,豳地筑宫环境幽。横渡渭水驾木舟,砺石锻石任取求。块块基地治理好,民康物阜笑语稠。皇涧两岸人住下,面向过涧豁远眸。移民定居人稠密,河之两岸再往就。
4. 诗经
1、瓞(迭dié):小瓜。
诗人以瓜的绵延和多实比周民的兴盛。 2、土:读为“杜”,《汉书o地理志》引作“杜”,水名,在今陕西省麟游、武功两县。
武功县西南是故邰城所在地。邰是周始祖后稷之国。
“沮”、“漆”都是水名,又合称漆沮水。古漆沮水有二:一近今陕西邠(宾bīn)县,就是后稷的曾孙公刘迁住的地方;一近今陕西歧山,就是周文王的祖父太王迁住的地方。
以上二句是说周民初生之地是在杜水、沮水和漆水之间。 3、古公亶(胆dǎn)父:就是前注所说的太王。
古公是称号,犹言“故邠公”。亶父是名。
4、陶:窑灶。复:古时的一种窑洞,即旁穿之穴。
复、穴都是土室。这句是说居住土室,像窑灶的形状。
5、家室:犹言“宫室”。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初迁新土,居处简陋。
(本住豳地,因被狄人所侵迁到歧山。) 6、朝:早。
走:《玉篇》引作“趣”。趣马是驱马疾驰。
这句是说亶父在早晨驰马而来。 7、率:循。
浒:厓(牙yá,旧读yái)岸。 8、岐下:岐山之下。
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以上二句是说亶父循西来之水而到岐山下。
9、姜女:亶父之妃,姜氏。 10、胥:相,视。
“胥宇”犹言“相宅”,就是考察地势,选择建筑宫室的地址。 11、周:岐山下地名。
原:广平的土地。膴膴(武wǔ):肥沃。
12、堇(谨jǐn):植物名,野生,可以吃。饴(移yí):用米芽或麦芽熬成的糖浆。
堇菜和荼菜都略带苦味,现在说虽堇、荼也味甜如饴,足见周原土质之美。 13、契:刻。
龟:指占卜所用的龟甲。龟甲先要钻凿,然后在钻凿出来的空处用火烧灼,看龟甲上的裂纹来断吉凶。
占卜的结果用文字简单记述,刻在甲上。契或指凿龟,也可能指刻记卜言。
14、曰止曰时:“止”言此地可以居住,“时”言此时可以动工,这就是占卜的结果。 15、乃:古文为“乃”。
慰:安。这句是说决定在此定居。
16、乃左乃右:这句是说定居之后又划定左右隙地的用途。 17、疆:画经界。
理:分条理。 18、宣:言导沟洫(续xù)泄水。
亩:言治田垄。 19、自西徂东:西东指周原之内,举西东以包南北。
徂(殂cú):始。 20、周:徧(遍的异体字)。
以上二句是说周原之内无人不担任工作。 21、司空:官名,营建的事属司空职掌。
22、司徒:官名,调配人力的事属司徒职掌。 23、缩:束。
版:筑墙夹土的板。载:读为“栽”。
缩版以载:言竖木以约束筑墙的板。 24、庙:供祖先的宫室。
翼翼:严正貌。 25、捄(揪jiū):聚土和盛土的动作。
陾陾(仍réng):众多。 26、度(夺duó):向版内填土。
薨薨(轰hōng):人声及倒土声。 27、筑:捣土。
登登:捣土声。 28、屡(楼lóu):古“娄”字,读同“偻”,隆高。
削屡是说将墙土隆高的地方削平。冯冯(凭píng):削土声。
29、鼛(皋gāo):大鼓名,长一丈二尺。敲鼓是为了使劳动着的人兴奋。
以上二句是说百堵之墙同时兴工,众声齐起,鼛鼓的声音反不能胜过了。 30、皋门:王都的郭门。
31、伉(抗kàng):高。 32、应门:王宫正门。
33、将将:尊严正肃之貌。 34、冢土:大社。
社是祭土神的坛。 35、戎:兵。
丑:众。攸:语助词。
这句是说兵众出动。出军必须先祭社,所以诗人将两件事连叙。
36、肆:故。殄(舔tiǎn):绝。
厥:其,指古公亶父。愠:怒。
37、陨(允yǔn):失。问:名声。
以上二句是说古公避狄而来未能尽绝愠怒,而混夷畏威逃遁,仍然保持声望。 38、柞(做zuò):植物名,橡栎之一种。
棫(域yù):白桵(蕊ruǐ),小木,丛生有刺。 39、行道:道路。
兑:通。以上二句言柞棫剪除而道路开通。
40、混夷:古种族名,西戎之一种,又作昆夷、串夷、畎(犬quǎn)夷、犬夷,也就是犬戎。駾(退tuì):奔突。
41、喙(惠huì):困极。以上二句言混夷逃遁而窘困。
42、虞:古国名,故虞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芮(瑞ruì):故芮城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
质:要求平断。成:犹“定”。
相传虞芮两国国君争田,久而不定,到周求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平断。入境后被周人礼让之风所惑,他们自动地相让起来,结果是将他们所争的田作为闲田,彼此都不要了。
43、蹶:动。生:读为“性”。
这句是说文王感动了虞芮国君礼让的天性。 44、予:周人自称。
曰:语助词。王逸《楚辞章句》引作“聿”。
疏附:宣布德泽使民亲附之臣。 45、先后:前后辅佐相导之臣。
46、奔奏:奔命四方之臣。“奏”亦作“走”。
47、御侮:捍卫国家之臣。以上四句言在文王时代我周有这四种良臣。
[全文翻译] 拖拖拉拉,大瓜连小瓜,当初我们周族,杜水沮漆是老家。古公亶父,把山洞来挖,把地洞来打,那时候没把房子搭。
古公亶父,早晨赶着他的马,顺着西水岸,来到歧山下。和他的姜氏夫人,来找地方重安家。
周原土地真肥美,堇菜苦菜都像糖。大伙儿有了商量,神的主张刻在龟板上,说的是:“停下”、“立刻”,“就在这儿盖起房。”
住下来,心安稳,或左或右把地分,经营田亩划疆界,挖沟泄水修田塍。从西到东南到北,人人干活都有份。
(塍:音成chéng) 叫来了司空,叫来了司徒,吩咐他们造房屋。拉紧绳子吊直线,帮上木板栽木桩。
造一座庄严的大庙。
5. 大雅·公刘的作品注释
(1)笃:诚实忠厚。
(2)匪居匪康:朱熹《诗集传》:“居,安;康,宁也。”匪,不。句谓不贪图居处的安宁。
(3)埸(yì):田界。廼,同“乃”。
(4)积:露天堆粮之处,后亦称“庾”。仓:仓库。
(5)餱粮:干粮。
(6)于橐于囊:指装入口袋。有底曰囊,无底曰橐。
(7)思辑:谓和睦团结。思,发语辞。用光:以为荣光。
(8)斯:发语辞。张:准备,犹今语张罗。
(9)干:盾牌。戚:斧。扬:大斧,亦名钺。
(10)胥:视察。斯原:这里的原野。
(11)庶、繁:人口众多。朱熹《诗集传》:“庶繁,谓居之者众也。”
(12)顺:谓民心归顺。宣:舒畅。
(13)陟:攀登。巘(yǎn):小山。
(14)舟:佩带。
(15)鞸(bǐng):刀鞘。琫(běng):刀鞘口上的玉饰。
(16)逝:往。
(17)溥(pǔ):广大。
(18)觏:察看。京:高丘。一释作豳之地名。
(19)京师:朱熹《诗集传》:“京师,高山而众居也。董氏曰:‘所谓京师者,盖起于此。’其后世因以所都为京师也。”
(20)于时:于是。时,通“是”。处处:居住。
(21)庐旅:此二字古通用,即“旅旅”,寄居之意。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此指宾旅馆舍。
(22)跄跄济济:朱熹《诗集传》:“群臣有威仪貌。”案,跄跄,形容走路有节奏;济济,从容端庄貌。
(23)俾筵俾几:俾,使。筵,铺在地上坐的席子。几,放在席子上的小桌。古人席地而坐,故云。
(24)乃造其曹:造,三家诗作告。曹,祭猪神。朱熹《诗集传》:“曹,群牧之处也。”亦可通。一说指众宾。
(25)牢:猪圈。
(26)酌之:指斟酒。匏:葫芦,此指剖成的瓢,古称匏爵。
(27)君之:指当君主。宗之,指当族主。
(28)既景乃冈:朱熹《诗集传》:“景,考日景以正四方也。冈,登高以望也。”按,景通“影”。
(29)相其阴阳:相,视察。阴阳,指山之南北。南曰阳,北曰阴。
(30)三单(shàn):单,通“禅”,意为轮流值班。三单,谓分军为三,以一军服役,他军轮换。毛传:“三单,相袭也。”亦此意。
(31)度:测量。隰(xí)原:低平之地。
(32)彻田:周人管理田亩的制度。朱熹《诗集传》:“彻,通也。一井之田九百亩,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耕则通力而作,收则计亩而分也。周之彻法自此始。”
(33)夕阳:《尔雅·释山):“山西曰夕阳。”
(34)允荒:确实广大。
(35)渭:渭水,源出今甘肃渭源县北鸟鼠山,东南流至清水县,入今陕西省境,横贯渭河平原,东流至潼关,入黄河。乱:横流而渡。
(36)厉:通“砺”,磨刀石。锻:打铁,此指打铁用的石锤。
(37)止基乃理:《诗集传》:“止,居;基,定也;理,疆理也。”一释止为既,基为基地,理为治理,意较显豁。
(38)爰众爰有:谓人多且富有。
(39)皇涧:豳地水名。
(40)过涧:亦水名,“过”读平声。
(41)止旅乃密:指前来定居的人口日渐稠密。
(42)芮鞫(ruì jū):朱熹《诗集传》:“芮,水名,出吴山西北,东入泾。《周礼·职方》作汭。鞫,水外也。”以上几句谓皇涧、过涧既定,又向芮水流域发展。
6. 谁有大雅的翻译
大雅 1.[唐]僧。
明皇时兴福寺僧。工书,开元九年(七二一),尝集王羲之书为唐镇军将军吴文墓志。
明万历末浚西安城濠得之,俗谓之”半截碑”。《金石文字记》 2. 大雅·生民之什 ○生民 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 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 祀,居然生子。 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 实覃实言于,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艹埶}之荏菽, 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蒙蒙,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 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 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 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 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
取萧 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 悔,以迄于今。
○行苇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
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 之筵,或授之几。
肆筵设席,授几有缉御。或献或酢,洗爵奠斝。
醓醢以荐,或燔或炙。 嘉肴脾臄,或歌或咢。
敦弓既坚,四鍭□既均,舍矢既均,序宾以贤。敦弓既句,既挟四鍭。
四鍭如树,序宾以不侮。 曾孙维主,酒醴维醽,酌以大斗,以祈黄耇。
黄耇台背,以引以翼。寿考维 祺,以介景福。
○既醉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君子万年,介尔景福。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君子万年,介尔昭明。
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永锡祚胤。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
其仆维何?厘尔女士。厘尔女士,从以孙子。
○凫鹥 凫鹥在泾,公尸在燕来宁。尔酒既清,尔肴既馨。
公尸燕饮,福禄来成。 凫鹥在沙,公尸来燕来宜。
尔酒既多,尔肴既嘉。公尸燕饮,福禄来为。
凫鹥在渚,公尸来燕来处。尔酒既湑,尔肴伊脯。
公尸燕饮,福禄来下。 凫鹥在水众,公尸来燕来宗,既燕于宗,福禄攸降。
公尸燕饮,福禄来崇。 凫鹥在亹,公尸来止熏熏。
旨酒欣欣,燔炙芬芬。公尸燕饮,无有后艰。
○假乐 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
千禄百福,子孙千亿。穆穆皇皇,宜君宜王。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 威仪抑抑,德音秩秩。
无怨无恶,率由群匹。受福无疆,四方之纲。
之纲之纪,燕及朋友。百辟卿士,媚于天子。
不解于位,民之攸塈。 ○公刘 笃公刘,匪居匪康。
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 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
陟则在巘,复降在原。 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 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
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 酌之用匏。
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
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
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
爰众爰有,夹其皇涧。 溯其过涧。
止旅乃密,芮鞫之即。 ○泂酌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奔饎。
岂弟君子,民之父母。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罍。
岂弟君子,民之攸归。 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可以濯溉。
岂弟君子,民之攸{塈}。 ○卷阿 有卷者阿,飘风自南。
岂弟君子,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伴奂尔游矣,优游尔休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似先公酋矣。 尔土宇昄章,亦孔之厚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百神尔主矣。 尔受命长矣,茀禄尔康矣。
岂弟君子,俾尔弥尔性,纯嘏尔常矣。 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
岂弟君子,四方为则。 颙颙卬卬,如圭如璋,令闻令望。
岂弟君子,四方为纲。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
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使,媚于天子。 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蔼蔼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萋萋,雍雍喈喈。
君子之车,既庶且多。君子之马,既闲且驰。
矢诗不多,维以遂歌。 ○民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
式遏寇 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
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 遏寇虐,无俾民忧。
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
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
式遏寇 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
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 寇虐,无俾正败。
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国,国无有残。
7. 止旅乃密,芮鞠之即的翻译
这句话出自《诗经.大雅.公刘》,其中有这么一段“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溯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鞠之即。”,记载了公刘带领部族迁徙,在豳地开国并建立京邑的事迹,意思是:城邦的基础设施被整理好了,于是大家安家立业、人丁兴旺。京邑居民以皇涧两岸为家,逐渐住宅区逆流过涧扩散开来。邦众和侨居者越来越多,两涧的岸边人烟稠密。
所以“止旅乃密,芮鞠之即”的意思就是“邦众和侨居者越来越多,两涧的岸边人烟稠密。”
“止”是指城邦里的固定居民,“旅”是指乔迁过来的民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