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经·召南·江有汜》是什么意思

诗经 召南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这首诗的女主人公是一位没有跟随嫡妻同嫁的媵,全诗都是主人公在埋怨诅咒:不让我陪嫁,你会后悔的,你就痛苦去吧,你就一个人哭去吧。

译文:

江上有分流水。这个人要出嫁,不肯带我一起去。不肯带我一起去,将来一定会后悔!

江上有洲边水,这个人要出嫁,没有相聚便离去。没有相聚便离去,将来肯定会忧愁!

江上有分叉水,这个人要出嫁,不见一面就离去。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必定会哭泣!

2. 《召南•江有汜》:中的:“不我过,其啸也歌”什么意思

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号哭有何益!

作品原文

江有汜

江有汜⑴,之子归⑵,不我以⑶!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⑷,之子归,不我与⑸!不我与,其后也处⑹。

江有沱⑺,之子归,不我过⑻!不我过,其啸也歌⑼。

注释译文

【注释】

⑴汜(sì四):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

⑵归:嫁。

⑶不我以:不用我。

⑷渚(zhǔ主):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水中小洲曰渚,洲旁小水亦称渚。”

⑸不我与:不与我。

⑹处:忧愁。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处’,假借为‘癙’,实为‘鼠’”《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鼠思,忧思也。

⑺沱(tuó驼):江水的支流。

⑻过:至也。一说度。

⑼啸:一说蹙口出声,以抒愤懑之气,一说号哭。啸歌:闻一多《诗经通义》“啸歌者,即号哭。谓哭而有言,其言又有节调也。”

【译文】

大江自有分流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大江自有洲边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再相聚便离去。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忧伤定不已!

大江自有分叉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见一面就离去。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号哭有何益!

3. “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什么意思

《诗经。召南。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诗经名句“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出自《诗经。召南。江有汜》,意思是:江河有了支流,你出嫁了,离开我。你离开我,总有一天你会后悔。

译文:

大江自有分流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肯带我一同去。不肯带我一同去,将来懊悔来不及!

大江自有洲边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再相聚便离去。不再相聚便离去,将来忧伤定不已!

大江自有分叉水,这个人儿回故里,不见一面就离去。不见一面就离去,将来号哭有何益!

4. 诗经 国风中的周南和召南到底是什么意思

1.《诗经》“二南”释义 周代诗歌总集《诗经》,有关荆楚、巴蜀之风(民歌),几乎是个空白。

清人廖元度编辑的《楚风补.旧序》曾曰:“楚何以无风?楚之风——‘江永汉广’,《周南》已载之。”“然则楚何以无风?‘江汉游女’、‘错薪翘然’,楚风之洋洋盈耳,沨沨乎入人深者,自古在昔,而匪今斯今矣!”(署名:时康熙戊辰、山阴何天宠昭侯氏题,下同)这恰好说明楚与巴蜀诗歌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地区色彩。

不过,这是从诗歌本身寻求的某些缘故,即选诗的二重标准,但还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 西周末,周王朝早已衰落,而南方的蜀国、楚国却先后兴盛起来,成为扩张拓疆的大国,而楚文化(风)的传播又是以军事扩张为先导的,这就不能不引起周王朝统治者的恐惧心理。

加之中原华夏民族历来把南方的诸侯当作“蛮夷”——这种社会心理,自然就不可能在《诗经》中给楚、巴、蜀与北方诸侯同等的位置了。然而,统治者总是怀有一种矛盾心理,虽然无法用军事手段来制服南方诸侯,便在恐惧之余,又不得不采取怀柔政策。

正是统治者的这种矛盾心理,才有了“二南”,并把它们冠于《诗经》首位,成为中央王朝对诸侯教化的楷模,却回避了“楚风、巴风、蜀风”这样的称谓。因此《吕氏春秋·音初》发挥道:“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

涂山之女乃令其妾侍禹于涂山之阳,女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

这不过是一种猜测。 关于《风》诗,历来有多种解释。

最早见于《山海经·大荒西经》:“太子长琴,始作乐风。”注:“风,曲也。”

从一般的概念说,《风》就是乐曲之意。宋代朱熹在《诗集传》中对“国风”的概念及来源作了经典性解说:“国者,诸侯所封之域,而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

谓之风者,以其被上之化以有言,而其言又足以感人,如物因风之动以有声,而其声又足以动物也。是以诸侯采之以贡于天子,天子受之而列于乐官,于以考其俗尚之美恶,而知其政治之得失焉。

旧说二南为正风,所以用之闺门乡党邦国而化天下也。”朱熹的解释,上承《毛诗序》,影响后世至今。

《诗经》问世后,对“南”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宋人程大昌在《诗论一》中指出:“盖《南》、《雅》、《颂》,乐名也,若今乐曲之在某宫者也。《南》有‘周’、‘召’;《颂》有‘周’、‘鲁’、‘商’。

本其所从得,而还以系其国土也。”他又在《诗论二》中说:“其在当时亲见古乐者,凡举《雅》、《颂》率参以《南》。

其后《文王世子》又有所谓‘胥鼓南’者,则《南》为乐古矣。”清人崔述在所著《读风偶识》中云:“《南》者诗之一体,盖其体本起于南方,而北人效之,故名曰《南》”。

他们大体上指出了《南》是《诗》中独立的一种乐歌。归纳起来,对《南》共有六种观点:一、《南》为南化说:《毛诗·关雎序》曰:“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

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二、《南》为南乐说;三、《南》为南土说;四、《南》为南面说;五、《南》为诗体说;六、《南》为乐器说,《南》本是乐器(铃)之名,后孽乳为汝、汉、沱、江一带的南方乐调之名,是南国之风。

不妨视为《风》诗之一体。这六说以“南化说”为主构成了“南”的六要素,缺一不可。

2.《诗经》“二南”的地域 《楚风补·旧序》曰:“夫陕以东,周公主之;陕以西,召公主之。陕之东,自东而南也;陕之西,自西而南也;故曰‘二南’。

系之以‘周南’,则是隐括乎东之南、西之南也”。这里已明确地指出了“二南”的地域,“周南”即周公采邑之南,包括楚国和巴国部分疆域;“召南”即召公采邑之南,包括蜀国和巴国大部分地域。

朱熹在《诗集传》中称:“周国本在禹贡雍州境内岐山之阳,后稷十三世孙古公亶甫始居其地,传子王季历,至孙文王昌,辟国浸广。于是徙都于丰,而分岐周故地以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邑,且使周公为政于国中,而召公宣布于诸侯。

于是德化大成于内,而南方诸侯之国,江沱汝汉之间,莫不从化。”他接着推测说:“盖其得之国中者,杂以南国之诗,而谓之周南。

言自天子之国而被于诸侯,不但国中而已也。其得之南国者,则直谓之召南。

言自方伯之国被于南方,而不敢系于天子也”。朱熹既指出了“二南”的大致地域,同时也再次说明了“二南”的来源。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体上断定:《周南》就代表楚风;《召南》便能表征巴蜀民歌。 西周时代,巴、濮两族尚居在长江以北的江汉区域。

《左传》昭公九年载周景王使詹桓伯对晋人曰:“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西周时代巴、濮、楚、邓并为南服的四国。

其中巴国为周王朝敕予姬姓的封国,其它三国却是殷亡后臣服于周。濮是国名,后来濮族分散称为百濮。

西周之时,南方最强大的国家是濮国,而楚国却是在东西周之际,濮国衰落之时,强大了起来的。《史记·楚世家》称楚为鬻熊后,其子孙即以熊为氏。

战国时代秦《诅楚文》也称楚怀王为楚王熊相(《史记》作槐),但春秋战国时代楚王自铸铜器,则称楚王酓章(惠王)、楚王酓悍(。

5. 诗经里有那些经典名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国风·周南·关雎》 译:鱼鹰和鸣咕咕唱,在那河中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正是君子好对象.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译:河边芦苇青苍苍,晶莹露珠结成霜. 所恋的那个心上人,正在河水那一方.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译:桃树蓓蕾缀满枝杈,鲜艳明丽一树桃花. 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译:浅笑盈盈酒窝俏,晶莹如水眼波妙.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国风·王风·黍离》 译:了解我的人,说我心中忧愁;不了解我的人,以为我有什么要求. 高远的苍天啊,我怎么会是这样?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 青青的是他的衣领,日日萦绕在我心里. 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他送我木瓜,我就还他美玉. 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当初离家去远方,杨柳飘扬春风荡. 如今归来奔家乡,雪花纷飞漫天扬. 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 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10、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是无罪的. 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1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译: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 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注:《木瓜》本来就是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 1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译:没有不能善始的,可惜很少有能善终的.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1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诗经·小雅·鹿鸣》 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 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6、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我会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17、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诗经·国风·陈风》 译: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18、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经.国风.魏风.硕鼠》 译:大老鼠啊大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全然不把我顾. 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 (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19、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小雅.鸿雁.斯干》 译:溪涧之水蜿蜒流淌,南山景致青翠幽深. 20、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译: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 静下心来思前想,只恨想飞无翅膀. 21、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诗经.小雅.白驹》 译:皎洁的白色骏马,在空寂的山谷 . 它咀嚼着一捆青草 ,那人如玉般美好 . 2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译:为人却没有道德, 不死还有什么意思. 23、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伤. 《诗经·周南·卷耳》 译:让我姑且饮酒作乐吧,只有这样才不会永远伤悲. 24、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译:汉水滔滔深又阔,水阔游泳力不接. 汉水汤汤长又长,纵有木排渡不得. 25、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诗经.召南.江有汜》 译:江河有了支流,你出嫁了,离开我. 你离开我,总有一天你会后悔.满意请采纳。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