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所有与汉江有关的诗词或诗句,要出处,详细
《诗经 国风 周南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要所有的?那也太多了吧……
《汉江临眺》(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九月十日即事》(陈羽)汉江天外东流去,巴塞连山万里秋。节过重阳人病起,一枝残菊不胜愁。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
《汉江上作》(罗隐)汉江波浪渌于苔,每到江边病眼开。半雨半风终日恨,无名无迹几时回。云生岸谷秋阴合,树接帆樯晚思来。对此空惭圣明代,忍教缨上有尘埃。
《渡汉江》(丘为)漾舟汉江上,挂席候风生。临泛何容与,爱此江水清。芦洲隐遥嶂,露日映孤城。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聊复与时顾,暂欲解尘缨。跋涉非吾愿,虚怀浩已盈。
还有很多很多……
2. 诗经周南汉广的解释
尊敬的朋友您好!
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汉广
南有乔木⑴,不可休思⑵;汉有游女⑶,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⑷,不可方思⑸。
翘翘错薪⑹,言刈其楚⑺;之子于归⑻,言秣其马⑼。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⑽;之子于归,言秣其驹⑾。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译文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3. 江汉 古诗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百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译文:
我是滞留度江汉的思归之客,是天地间的一介腐儒.我和天上的云彩一起飘向远方,像长夜里的明月一样孤单.落日犹能激起问我的壮心,秋风使久病的身体好转.古人保存老马是因为其识途的智慧,并不一定要取其体力答,驰骋长途.
【赏析】
写出杜甫飘泊江汉的孤独,以及病情好转时重版新勃发的壮志
抒情写志与云天日月化成一片,在空远高旷的境界中,突出了自己独立在天地间的形象
指出权古人保存老马是为它的识途的智慧,并不一定要取它的体力,而自己虽然年老,但仍有可为
4. 汉广,谁进来翻译一下诗经里那个汉广,谁知道,翻译一下
汉 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注释 诗人追求汉水游女,终于失望的恋歌.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思:语助.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方:桴,筏.翘翘(音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错薪: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刈(音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归:嫁也.秣(音莫):喂马.蒌(音楼):蒌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驹:小马.译 文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5. 诗经汉广是什么诗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①休:休息,在树下休息。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树枝挺出的样子。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灌木的名称,即荆条。 ⑦秣(mo):喂马。 ⑧蒌(lou):草名,即蒌蒿。
译文
南山乔木大又高,
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江之上有游女,
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荆条。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柴草丛丛错杂生,
用刀割取那蒌蒿。
姑娘就要出嫁了,
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江滔滔宽又广,
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水悠悠长又长,
乘筏渡过不可能。
6. 求诗经中《汉广》《麟之趾》《汝坟》的解释译文
汉广 南有大树枝叶高,树下行人休憩少。汉江有个漫游女,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砍柴就要砍荆条。那个女子如嫁我,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割下蒌蒿作柴薪。那个女子如嫁我,快饲马驹驾车迎。 浩浩汉江多宽广,不能泅渡空惆怅。滚滚汉江多漫长,不能摆渡空忧伤。 麟之趾 森林里高贵的麒麟脚 像主人高尚的品德 我赞美麒麟呵家国大吉 若隐若现的麒麟尾 像主人的气度令人敬畏 我赞美麒麟呵永不后悔 云雾山中的麒麟角 是主人完美的人格 我赞美麒麟呵给我美好的生活 汝坟 沿着汝河堤岸走, 用刀砍下树枝叶。 久未见到心上人, 如饥似渴受煎熬。 沿着汝河堤岸走, 用刀砍下细树枝。 已经见到心上人, 千万别把我远离。 鲂鱼尾巴红又红, 王室差遣如火焚。 虽然差遣如火焚, 父母近在需供奉。
希望采纳
7. 描写水的诗经句子有哪些
1《周南 汉广》:江之水矣,不可方思。
解释:汉江之水浩荡宽广,不能让我游泳渡河。汉江之水漫漫长流,不能让我坐木筏渡江。
2《邶风 谷风》: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浅矣,泳之游之。
解释:好比过河河水深,过河就用筏和船。又如河水清且浅,我就游泳到对岸。
3《邶风 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淇。
解释:泉水清清汩汩流, 一直流到淇水里。
4 《王凤 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
解释:河中之水缓缓流, 成捆荆条冲不走。
5《郑风 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溱与洧,浏其清矣。
解释: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流淌向远方。溱水洧水长又长,河水洋洋真清亮。
诗 即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至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8. 一诗求解
注 释
1.乔木:高大的树木。
2.休:息也。指高木无荫,不能休息。思:语助。
3.汉:汉水,长江支流之一。游女:汉水之神,或谓游玩的女子。
4.江:江水,即长江。永:水流长也。
5.方:桴,筏。此处用作动词,意谓坐木筏渡江。
6.翘翘(qiáo桥):本指鸟尾上的长羽,比喻杂草丛生;或以为指高出貌。错薪:丛杂的柴草。古代嫁娶必以燎炬为烛,故《诗经》嫁娶多以折薪、刈楚为兴。
7.刈(yì义):割。楚:灌木名,即牡荆。
8.归:嫁也。
9.秣(mò莫):喂马。
10.蒌(lóu楼):蒌蒿,也叫白蒿,嫩时可食,老则为薪。
11.驹:小马。
译 文
南有大树枝叶高,
树下行人休憩少。
汉江有个漫游女,
想要追求只徒劳。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树丛生长得高,
砍柴就要砍荆条。
那个女子如嫁我,
快将辕马喂个饱。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杂草丛生乱纵横,
割下蒌蒿作柴薪。
那个女子如嫁我,
快饲马驹驾车迎。
浩浩汉江多宽广,
不能泅渡空惆怅。
滚滚汉江多漫长,
不能摆渡空忧伤。
【赏析】
这是一首恋情诗。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钟情一位美丽的姑娘,却始终难遂心愿。情思缠绕,无以解脱,面对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这首动人的诗歌,倾吐了满怀惆帐的愁绪。
关于本篇的主旨,《毛诗序》所说赞文王“德广所及也”,并不足据,《文选》注引《韩诗序》云:“《汉广》,说(悦)人也。”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进而发挥曰:“夫说(悦)之必求之,然唯可见面不可求,月慕说益至。”对诗旨的阐释和诗境的把握,简明而精当。“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是体现诗旨的中心诗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重叠三唱,反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在水一方的“游女”,瞻望勿及,企慕难求的感伤之情。鲁齐韩三家诗解“游女”为汉水女神,后颇有从者,这给本诗抹上了一层人神恋爱的色彩。不过一部《诗经》,总体落实在现实人生,“十五国风”,皆为歌唱世俗情感的民间歌谣,因此似乎没有必要将此诗与神话传说联系起来。
9. 楚词是继诗经后在南方江汉一带崛起的一种什么
楚辞的时代:战国中晚期,继《诗经》之后在南方江汉一带崛起的一种新体诗歌。
楚辞的诗体:楚辞是句式以六、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兮\字。楚地文化色彩。楚辞之名:最早见于《史记》,《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刘向所编。收录屈原、宋玉的作品及汉人拟作。屈原是楚辞体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楚辞》一书收录屈原的作品25篇,包括《离骚》、《九歌》、《天问》、《远游》、《卜居》、《渔父》等。宋玉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位重要的楚辞作家,他的代表作《九辨》开创了我国文学中\悲秋\主题的先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