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大海平静的诗句,大海澎湃的诗句,大海咆哮的诗句有哪些
1.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2.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3.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7.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8.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0.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1.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12.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1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5.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
16.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17.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大海是诗歌的表现主体,也是诠释自己生存状态和命运遭际的宏大背景。其实,诗人对大海的感情是复杂变化的。我们从诗歌标注的年代可以看到,诗人的诗有着前后期明显的情感差异。前期的诗明朗,豪放,充满激情,更多的描绘和抒情。而后期的诗在情感的表达上,孤独、坚忍和平和的气氛更多地萦绕着诗行。诗句更趋凝练、纯粹,包含着更多理性的思辩。这与诗人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迁和生命意识的加深密不可分。
2. 描写大海宽广无垠的诗句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乃一代枭雄曹操所写!是古代诗词中借海喻情最经典的一首!
此诗词极致地抒发了曹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雄心气概,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当真见诗如见人!
附注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3. 描写大海波涛汹涌的古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大海象妈妈,漂亮、温柔;风暴骤起,又象爸爸,暴躁威严!——吴德永、车吉子 《海的女儿》 这是一片银亮的海,静得没有一丝波纹,仿佛刚刚熨过的厚蓝布。
——邓刚《龙兵过》 海是静谧的,象油脂似的又黑又浓。 ——(苏)高尔基《契尔卡什》 水上不见一丝风,海洋安睡得象吃奶的乳婴…… ——(英)拜伦《唐璜》 海面风平浪静,犹如一块蓝色的宝石。
—— (委内瑞拉)罗·加列戈斯《显灵节》。 普希金–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的原素! 最后一次了,在我眼前 你的蓝色的浪头翻滚起伏, 你的骄傲的美闪烁壮观。
仿佛友人的忧郁的絮语, 仿佛他别离一刻的招呼, 最后一次了,我听着你的 喧声呼唤,你的沉郁的吐诉。 我全心渴望的国度啊,大海! 多么常常地,在你的岸上 我静静地,迷惘地徘徊, 苦思着我那珍爱的愿望。
啊,我多么爱听你的回声, 那喑哑的声音,那深渊之歌, 我爱听你黄昏时分的幽静, 和你任性的脾气的发作! 渔人的渺小的帆凭着 你的喜怒无常的保护 在两齿之间大胆地滑过, 但你若汹涌起来,无法克服, 成群的渔船就会覆没。 直到现在,我还不能离开 这令我厌烦的凝固的石岸, 我还没有热烈地拥抱你,大海! 也没有让我的诗情的波澜 随着你的山脊跑开! 你在期待,呼唤……我却被缚住, 我的心徒然想要挣脱开, 是更强烈的感情把我迷住, 于是我在岸边留下来…… 有什么可顾惜的?而今哪里 能使我奔上坦荡的途径? 在你的荒凉中,只有一件东西 也许还激动我的心灵。
一面峭壁,一座光荣的坟墓…… 那里,种种伟大的回忆 已在寒冷的梦里沉没, 啊,是拿破仑熄灭在那里。 他已经在苦恼里长眠。
紧随着他,另一个天才 象风暴之间驰过我们面前, 啊,我们心灵的另一个主宰。 他去了,使自由在悲泣中! 他把自己的桂 冠留给世上。
喧腾吧,为险恶的天时而汹涌, 噢,大海!他曾经为你歌唱。 他是由你的精气塑成的, 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他象你似的深沉、有力、阴郁, 他也倔强得和你一样。
世界空虚了……哦,海洋, 现在你还能把我带到哪里? 到处,人们的命运都是一样: 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 或暴君看守得非常严密。 再见吧,大海!你壮观的美色 将永远不会被我遗忘; 我将久久地,久久地听着 你在黄昏时分的轰响。
心里充满了你,我将要把 你的山岩,你的海湾, 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 带到森林,带到寂静的荒原。
4. 描写大海景色的古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照日秋空迥,浮天渤解宽。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孟浩然《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月怀古–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张九龄《望月怀远》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5. 描写大海的诗句,诗意(最好讲一下描写大海的什么)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处: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翻译:陡峭的石壁直耸云天,如雷的惊涛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万堆白雪。雄壮的江山奇丽如图画,一时间涌现出多少英雄豪杰。
诗意:词句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乱石”以下五句是写江水腾涌的壮观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动词用得形象生动。”江山如画”是写景的总括之句。”一时多少豪杰”则又由景物过渡到人事。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处: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
翻译: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诗意: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
3、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唐代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翻译:我乘舟渡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来到战国时期楚国的境内游览。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江面月影好似天上飞来的明镜,云层缔构城外幻出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诗意:这首诗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4、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出处:唐代张籍的《春别曲》
翻译:长江春水碧绿如染料,刚刚破出水面的点点荷叶只有铜钱大小。自己在那江头种下的橘树,也无法拴住将要远行的小舟。
诗意:长江中春水碧绿,颜色浓得简直可以作为染料,荷叶刚刚长出水面,一个个才有铜钱那么大。诗句写暮春景色,可引用以表现江南春景,或只用作表示暮春时节。以“堪染”表现色彩之浓重,其夸张手法可作借鉴。
5、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出处:唐代杜甫的《梅雨》
翻译: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
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诗意:此诗描写蜀中四月的情景,壮美与纤丽互见,宏观与微观俱陈。细雨迷蒙,密雾难开,春水盈野,一派浩渺,意境壮阔。诗中的“南京”是指现在的成都,“犀浦道”指唐代的犀浦县,现在四川郫县的犀浦镇就是当年犀浦县治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