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车险的构成,车险主要由商业险和交强险组成。其中交强险是每辆车都必须交费的一种保险,而商业险是附加险。保额越大,需要支付的保险费越高。强制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基准费率应根据每年投保的金额和次数计算。理赔金额越大,投保次数越高,次年保费也越高。
第一,交交强险
根据最新的车险保单,当强制保险第一年没有出险时,次年强制保险保费下降10%;如果连续两年没有出险,费用下降20%;如果连续三年不出险,成本降低30%,部分地区(内蒙古、海南、青海、西藏)可低至50%。浮动系数高达30%。不过,浮动比例在个别地区有所不同。以京津冀为例,浮动比例同上,浮动比例范围为15%-35%。
但如果前一年发生意外,一次和第二年保险费用不变。而如果一年内发生两次保险,保费会在基准成本上上浮10%。按照事故数量,最多会上升30%。以一辆普通的5座家用车为例。标准保费950元/年,交强险连续三年保费仅617元。如果去年发生事故,保费会增加到1045元,但如果发生两次以上的交通事故,保险费用会相应增加。但是,强制保险的最高和最低支付费用之间的差异将接近一倍。(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第二,商业保险
由于强制保险的保险理赔金额只有2000元,只要事故稍微严重一点,这个数字都不够。这个时候,商业保险就变得尤为重要。根据等级不同,商业险的理赔金额可以分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通常商业保险最常见的金额是50万,100万,200万。
商业险的计算公式为:基准保费× NCD系数×交通违章系数×自主定价系数。其中,交通违章系数仅在北京、上海、深圳、江苏四地实行。其中,基准保费的价格与很多因素有关,如车辆售价、零整比系数等。通常10万元以上的家用车基准保费在5000元左右。因此,为了照顾公众,我们以5000元的商业保险保费作为基准保费进行参考分析。
保费的调整系数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NCD系数、独立承保系数、独立渠道系数和交通违章系数。对应的计算公式为:费率调整系数= NCD系数*独立核保系数*独立渠道系数*交通违章系数。其中,NCD系数与NCD等级有关(NCD等级=车辆事故次数-车辆保险连续年限)。2020年9月保费改革后,NCD等级对应的NCD系数更加细分,浮动范围为0.5-2。另外,保险公司会在一定范围内设定一些商业车险定价系数。保费改革后,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我们以系数最低的0.65为例。此外,各保险公司针对汽车商业险不同的销售渠道制定了系数。一般浮动系数在0.75-1.15。本文继续采用最低系数0.75作为标准。
从这个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年的商业保险费用与车辆最近三年的事故情况密切相关。汽车基准保费5000元时,连续四年及以上未出险的,商业险费用降为1219元;而在最近一年,商业险的费用高达4875元,相差3656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如果你一直小心驾驶,你的运气是压倒性的,开了几年都没有出险,那么你的优惠保额会非常大。如图,第五年你的保费会达到最低点,然后只要不出险就维持在1836元(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总结:
通过上面的模拟计算不难发现,只要第一年出险,就会导致第二年保费成本增加,或者变成和当时新车一样的保费价格。而且只要申请了保险,其实这个事故的影响要三年后才能完全消除。而且连续每一年,每隔一年保费价格都会高一点,但是和之前的保单价格相比,有所下降。所以,如果只是轻微的混战,最好是只花几百块钱就能解决的小问题,这样既能避免保费上涨,又能缓解交通压力。毕竟时间对我们来说永远是最宝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