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原名“淮扬文戏”。30年代中期称为“淮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改称扬剧。主要流行于苏北、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
锡剧发源地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另一发源地是江苏省无锡市羊尖、严家桥等太湖沿岸农村地区。1921年。两地“滩簧”合流更名为“常锡文戏”。戏中增加了老生、老旦、丑角等人物。
昆曲早在元末明初之际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它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