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海中考数学出现分数线超过140的现象。整张试卷难度分布比较平缓,没有大起大落。之前的选择题还是有一些“小坑”,压轴题的难度也比往年低,导致最后一道题看起来像是课本习题。当然,它并不像看起来那样对人和动物无害。如果你不小心,你就会失败。
相似的三角形与相应的边成正比,这是很常见的。选择合适的比例线段来构造方程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可以选择哪条线段取决于对题目的理解,类似的三角形,一定要找对。
科目
如图,在△ABC,AB=AC中,圆O是△ABC的外接圆,BO的延长线与AC相交于d点.
(1)验证:∠BAC = 2∠Abd;(2)当△BCD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CD的大小;
(3)当AD=2,CD=3时,求边长BC。
解析:
(1)一般来说,大结局的第一项通常需要一点“秒杀”技能。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是用最快的方式到达终点。
有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外接圆。这个时候,第一个想到的概念就是震中。顺着这个思路,震中是三角形的中垂线的三条边的交点,即连接OA后,O点一定在△ABC中BC的中垂线上。和它结合起来就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三条线合一”相关联,于是OA突然变成了∠BAC的角平分线,如下图所示:
∠ABD=∠BAO,且∠BAO是∠BAC的一半,即∠BAC = 2∠ABD;
(2)当题目中出现“等腰三角形”且未指定底边和腰时,表示分类讨论。对于△BCD,可能有两种情况:BD=CD或BC=CD,BD不能等于CD。
当BD=CD时,如下所示:
设∠ABD=x,所以∠BAC=2x,求∠BDC=3x,所以∠C=3x=∠ABC。在△ABC中,利用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到3x+2x+3x=180,得到x=
当BC=CD时,如下所示:
和前一种情况类似,不同的是此时∠DBC=∠BDC=3x,所以∠ABC=∠C=4x,还是在△ABC。利用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到4x+2x+4x = 180°,x = 18,所以∠
(3)作为等腰三角形的底BC,求其长度。怎么才能不用“三线合一”呢?所以在E点延伸AO到BC是必要的辅助线。同时我们也很容易证明AE就是BC旁边的高中线,如下图所示:
求BE的长度就行了。
若取点o为OF⊥AB,则由等腰△ABC可知AB=5,所以OF也是△AOB中底边上的中心线,AF=5/2。为方便计算,可取OB=r,OD = T;
上图中有一对共面的相似三角形,△ABD∽△OAD。利用它得到的比例线段,我们推导如下:
得到圆的半径R的值后,有两条路可走。一种是计算∠FAO的正弦值,另一种是复用△AOF∽△ABE,即可得到BE的长度。最后,BC可以计算并推导如下:
解决问题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次上海大结局并不难,甚至可以说比去年简单很多。在疫情影响下,是正确的政治职业,值得肯定。
当然也有代价,就是中考各科数学的差异效应降低了。但上海中考数学的区分,从来都不是单纯依据最后几道压轴题,前面的选填题也是咬人的。如果加上总分150分,不注意的话,也会拉大差距。像这样不赌最后几道大题的命题思路真的很值得学习。
这个问题还是采用了常见的数学模型,看起来很亲切。圆内接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太常见。哪个模拟或者小测没有这种题?然而,还是有新的想法。通常只要想到那一对相似的三角形,下面的问题就会简单很多。在这种“对称”的图形中,寻找共同的边和角的相似性,会考验学生观察图形的能力。
不押命题,或者提高押题价格,让猜题和押题无利可图,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