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民族用品
全球只有13家造船厂有能力建造技术要求极高的液化天然气船。
LNG船可以在零下163℃的低温下运输数万吨液化气近千公里,这使得LNG船具有非常高的工艺精度和建造要求。如果LNG船低温仓泄漏,LNG会迅速汽化,导致船毁人亡。因此,50吨以上的LNG在中国被定为重大危险源。目前世界上只有13家造船厂具备建造LNG船的能力,中国沪东中华造船厂就是其中之一。造船厂的工程师魏松是中国液化天然气船发展的先驱和英雄。
国内首座建设的大鹏昊天然气,产能足够一个大城市用一个月。
21年前毕业于Xi交通大学的魏松加入了沪东造船厂。由于魏松认为国家制造业的实力与海洋技术的先进程度密切相关,魏松也坚持了自己成为造船设计师的初衷。这个时候,魏松第一次接触到LNG液化天然气船,是他深信中国一定能造出这么大的船。2003年,中国开始了第一个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魏松的团队接受了开发中国第一艘液化天然气船“大鹏号”的任务。这艘大鹏号的设计方案是,船体长近300米,宽43米。其运输液化天然气的一级能力高达14.7万立方米,足够一个2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使用一个月!
宋LNG队在韩国和日本船厂的封锁下终于打破了垄断。
但当时中国严重缺乏LNG相关研发技术,而占据全球LNG船市场近70%份额的韩国、日本等众多船厂对中国进行了严格的技术封锁,以至于沪东中华最终努力找到法国大西洋工厂合作,学习其LNG船建造技术。由于在中国没有液化天然气船领域的资料,魏松只能从国外的书籍和报纸上寻找技术来完成大鹏昊的设计。最终,魏松的团队将整个船体分成264个部分进行建造,然后通过拼接、焊接、x光拍摄等严格保证船只的安全性。,并配备了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锅炉系统。它是世界上唯一一艘可以由自己的运输货物驱动的液化天然气船。
随着LNG船R&D技术的突破,魏松开始带领团队冲击国外市场。
大鹏月号研发完成后,魏松立即开始了“大鹏月号”LNG船的研发工作。大鹏月和大鹏月并称为世界上最大的薄膜LNG船。随着建造技术的成熟,中国沪东中华造船厂开始进军海外。在去年为澳大利亚天然气项目建造的泛欧号上,魏松带领团队采用了多项国产设计,如低速、短艏、双轴倾斜布置、全气模式运行等。多项创新被外媒跟踪报道,首次将双燃料电力推进系统与再液化装置相结合应用于数十万立方米LNG船。魏松船长表示,他的目标是让国产液化天然气船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