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描写王昭君的诗句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墙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2.【杜甫有一首写王昭君的诗是叫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题解《咏怀古迹五首》是一组七言律诗,作于大历元年(766),是杜甫在夔州和自夔州赴江陵途中陆续写成.此为第三首,是杜甫离开夔州东下、途经荆州府归州(今湖北秭归)东北四十里的昭君村时所作.有人认为,“咏怀”、“古迹”本是两题,后人误合为一,如果并读,则不成话;有人则认为,借古迹以咏怀,咏古即咏怀,一题而兼有二义.从诗的内容主旨说,这两种看法都有道理,但就语义而言,将“咏怀古迹”解释为“歌咏怀抱、古迹”,“咏”字下有两个宾语,一为“怀”,一为“古迹”,读起来很别扭.而将“咏怀古迹”直接解释为借古迹以咏怀”,用以解释诗的内容主旨是确切的,但用以解释题目含义,则不免牵强.实际上,“咏怀古迹”就是“怀古”,“咏怀”二字都是动词,意为歌咏怀念,题目之义就是歌咏和怀念古迹.句解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三峡之中,成千上万的山峦山谷,相依相连,一齐奔向荆门.就在那一带,还保留着生长明妃的山村.首联点出昭君村所在位置和环境.“荆门”,指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荆门以西多山岭.今湖北秭归有昭君村,在与巫峡相连的荆门山里,传说是昭君出生的地方.“明妃”,即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宫女.竟宁元年(公元前33),昭君被遣,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后死于匈奴.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交待地点,本来是很平常的起头,却写得极有气势.一个“赴”字突现了三峡和荆门那种山连岭接、雄奇生动的走向和动势,所以《唐宋诗醇》评为“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读者的视线一下子被吸引到荆门这个点上,进而定格在昭君村.昭君虽为女流,但她身行万里,心与故国同在,芳名万古长传.其人其事,有一种悲壮的色彩,仿佛正如她生长的地方那样,气象不凡.所以在诗人笔下,这画面的底色,不是阴柔的秀丽,而是阳刚的伟岸.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当年王昭君孤独地离开汉宫,远嫁到北方大漠之地,就再没回来;最后身死异域,只留下青色的坟墓,笼罩在昏黄风沙中.颔联营造出悲凉萧瑟的氛围,与前两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鲜明对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后汉书·南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死,昭君曾上书求归,成帝令从胡俗,不许,昭君终死于匈奴.“一去”是悲之始,“独留”是悲之结.“一”,这里是独自一人的意思.“连”,指连姻,即“嫁”.“紫台”,即紫宫,帝王所居之处.“青冢”,指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传说当地多生白草,独王昭君墓地多生青草,故称“青冢”.“向”,这里是“在”的意思.“黄昏”,当作“昏黄”,这里指昏黄的风沙.一是为了与上句的“朔漠”对仗,二是为了协韵,所以倒装,就像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样.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单凭画图约略看识,怎能辨出青春美貌的容颜呢?昭君身死匈奴不得归,能够带着环佩在月夜归来的,恐怕只有她的幽魂.《西京杂记》载:汉元帝因宫女太多,不得常见,就让画工为宫女画像,便于随其临幸.宫女们争相贿赂画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画工就故意把她画得很丑.后元帝实行和亲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凭画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临行时,才发现她青春貌美,闲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将画工处以死刑.这两句从昭君命运的转折点说起,写她生前不遇的原因,并将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后的月下幽魂相对照,文字对仗工巧,又蕴含着无穷感慨:生前已经错过知遇的机会,死后魂魄归来也是枉然!同时,诗人在对昭君埋没宫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独幽的际遇深表同情之时,也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省识”,犹略识,即未仔细辨认. “环佩”,古时女性的装饰物,这里代指昭君.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以来,琵琶弹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虽死,其怨难平,琵琶曲中倾诉的分明是她的满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乐器,汉刘熙的《释名》说:“琵琶,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却曰琶.” 故诗人称其乐曲为“胡语”.传说汉武帝嫁公主(实为江都王女)于西域乌孙王,公主悲伤,胡人乃于马上弹琵琶以娱之.后人把这些与昭君的故事搀合起来,写出《昭君怨》等琴曲,于是,就有王昭君惯弹琵琶的说法.尾联正面写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个远嫁女子永远怀念故土的怨恨忧思.杜甫当时身处异地、远离故乡的处境和昭君相似,从诗题《咏怀古迹》可知,诗人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评解《唐宋诗醇》评价这首诗说:“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清代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中说:“此篇温雅深邃,杜集中之最佳者”.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也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网师园唐诗笺》帮腔说:“奔腾而来,悲壮浑成,安得不推绝唱?”确实如此.这首诗由写昭君村开始,进而写昭君的身世遭遇,最后突出昭君的怨恨.表面看。

3.王昭君写的诗句

她不会写诗。只有关于她的诗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家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李白: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两人都对昭君出塞,墙予无限的怜惜与感叹。另外还有: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家使人嗟。

王安石也有吟咏王昭君的诗,他另创新意,不落俗套,认为王昭君未必就是一件坏事,如: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植拔春风手,弹着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此外欧阳修的“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也与王安石的意思相同,前后辉映,以理度情,从人性角度着墨,使人更能了解王昭君在出塞前后的悲苦之余,也未尝没有另一种迷离心情,也未尝不是人生价值的另一种实现。“青家”墓碑上也刻有:

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包括“和亲果使边烽消,鹿阁何人许共论。”总算对王昭君出塞和亲,有了公允的论断。

4.有关王昭君的诗词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赏析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

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昭君貌为后宫第一,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悔之,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昭君嫁到匈奴。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

不料汉成帝竟下诏令其“从胡俗”。而当时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又生了儿女。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白《王昭君》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刘长卿《王昭君歌》 感叹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结果酿成自身悲剧。 汉 使 却回 凭 寄 语, 黄 金 何 日 赎 蛾 眉。

君 王 若 问 妾 颜 色, 莫 道 不 如 宫 里 时。 —- (唐) 白 居 易《王 昭 君》其 二 诗人们大多从王昭君未能受皇帝宠幸的角度抒发她的红颜薄命。

白居易这首诗可谓格调更低。 然而,王昭君真的很在乎这一点吗?实际上王昭君自愿请行,就是想跳出汉宫这个牢笼。

传说是王昭君写的《五更哀怨曲》表达了她的心情: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而王昭君离乡背井在匈奴生活时,念念不忘的仍是父母和家乡。呼韩邪死,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并不是要求回宫。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怨词》 有些诗人感叹国力衰弱,保护不了百姓才酿成王昭君的悲剧。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胡曾 《咏史诗·汉宫》 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

三槐居语文网,a \ Q&x2Q)[ 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金·王元节《咏王昭君诗》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王思廉《昭君出塞图》 其实诗人不懂,和亲是在国力强盛时采用的怀柔政策。

国力衰弱时恐怕只有进贡钱帛美女以求苟安而不得。看看宋朝,历经辽,金,元的侵掠,每年输银帛无数,仍不能保住平安,先是偏安一隅,最后灭亡。

宋朝皇帝,大臣何不用和亲之策?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 《琴曲歌辞·昭君怨》 白居易这首诗把怨恨指向了皇帝。 莫怨工人丑画身,英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王睿《解昭君怨》 王睿作了一个翻案文章。

王昭君留。

5.有关王昭君的诗词

历代咏王昭君的诗歌赏析 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人。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元帝时,以良家子选入掖庭。元帝后宫嫔妃宫人很多,不得常见,于是让画工图形,按图召幸。

宫人皆赂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

后匈奴入朝,求美人,呼韩邪来朝,帝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上按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昭君貌为后宫第一,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悔之,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

昭君嫁到匈奴。生二子。

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

不料汉成帝竟下诏令其“从胡俗”。而当时胡俗是“子烝其母”,她只好嫁呼韩邪的儿子雕陶莫皋,又生了儿女。

雕陶莫皋与王昭君过了十一年的夫妻生活而去世,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冢”。 王昭君是我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昭君出塞”的故事,一直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演绎着。千百年来,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诗歌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大多数诗歌的立意是抒写王昭君的离愁别恨、惋惜她的红颜薄命。

昭君拂玉鞍,上马啼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李白《王昭君》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长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其二 李白的诗,对王昭君充满着惋惜、同情。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下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三》 这是杜甫经过湖北秭归明妃村,感王昭君故事而作。

杜甫此诗集中地抒写她的怨恨。 ` 自矜骄艳色,不顾丹青人。

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 上马辞君嫁骄虏,玉颜对君啼不语。

北风雁急浮云秋,万里独见黄河流。 纤腰不复汉宫宠,双蛾长向胡天愁。

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 谁怜一曲传乐府,能使千秋伤绮罗。

—-刘长卿《王昭君歌》 感叹昭君自恃美貌,不肯贿赂宫廷画师,结果酿成自身悲剧。 汉 使 却回 凭 寄 语, 黄 金 何 日 赎 蛾 眉。

君 王 若 问 妾 颜 色, 莫 道 不 如 宫 里 时。 —- (唐) 白 居 易《王 昭 君》其 二 诗人们大多从王昭君未能受皇帝宠幸的角度抒发她的红颜薄命。

白居易这首诗可谓格调更低。 然而,王昭君真的很在乎这一点吗?实际上王昭君自愿请行,就是想跳出汉宫这个牢笼。

传说是王昭君写的《五更哀怨曲》表达了她的心情: 一更天,最心伤,爹娘爱我如珍宝,在家和乐世难寻;如今样样有,珍珠绮罗新,羊羔美酒享不尽,忆起家园泪满襟。 二更里,细思量,忍抛亲思三千里,爹娘年迈靠何人?宫中无音讯,日夜想昭君,朝思暮想心不定,只望进京见朝廷。

三更里,夜半天。黄昏月夜苦忧煎,帐底孤单不成眠;相思情无已,薄命断姻缘,春夏秋冬人虚度,痴心一片亦堪怜。

四更里,苦难当,凄凄惨惨泪汪汪,妾身命苦人断肠;可恨毛延寿,画笔欺君王,未蒙召幸作凤凰,冷落宫中受凄凉。 五更里,梦难成,深宫内院冷清清,良宵一夜虚抛掷,父母空想女,女亦倍思亲,命里如此可奈何,自叹人生皆有定。

而王昭君离乡背井在匈奴生活时,念念不忘的仍是父母和家乡。呼韩邪死,昭君上书汉成帝,想回故乡,并不是要求回宫。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芭桑。 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 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 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王昭君《怨词》 有些诗人感叹国力衰弱,保护不了百姓才酿成王昭君的悲剧。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胡曾 《咏史诗·汉宫》 环佩魂归青冢月,琵琶声断黑山秋。

三槐居语文网,a \ Q&x2Q)[ 汉家多少征西将,泉下相逢也合羞。 —-金·王元节《咏王昭君诗》 黄沙堆雪暗龙庭②,马上琵琶掩泪听。

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③。 —–王思廉《昭君出塞图》 其实诗人不懂,和亲是在国力强盛时采用的怀柔政策。

国力衰弱时恐怕只有进贡钱帛美女以求苟安而不得。看看宋朝,历经辽,金,元的侵掠,每年输银帛无数,仍不能保住平安,先是偏安一隅,最后灭亡。

宋朝皇帝,大臣何不用和亲之策? 明妃风貌最娉婷,合在椒房应四星。 只得当年备宫掖,何曾专夜奉帏屏。

见疏从道迷图画,知屈那教配虏庭。 自是君恩薄如纸,不须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 《琴曲歌辞·昭君怨》 白居易这首诗把怨恨指向了皇帝。 莫怨工人丑画身,英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 —-王睿《解昭君怨》 王睿作了一个翻案文章。

王昭君留在宫里又如。

6.写王昭君的诗词

明妃曲(其一) 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咏怀古迹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回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死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军百两皆胡妃。

含情欲说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乎,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王嫱》(《西京杂记》) (汉)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其形,案图召幸。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

庾信《昭君辞应诏》

敛眉光禄塞,还望夫人城。片片红颜落,双双泪眼生。

冰河牵马渡,雪路抱鞍行。胡风入骨冷,夜月照心明。

方调琴上曲,变入胡笳声。

李白《王昭君》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 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 燕支常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没胡沙;

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王昭君》另一

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 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

骆宾王《王昭君》

敛容辞豹尾,缄恨度龙鳞。金钿明汉月,玉箸染胡尘。

古镜菱花暗,愁眉柳叶颦。唯有清笳曲,时闻芳树春。

7.谁知道关于王昭君的诗或词

关于王昭君的诗六首咏怀古迹选自《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咏怀古迹,借古迹抒发情怀,此题原有五首,此为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赴〕奔向。

山脉绵亘,势如结队奔走。荆门〔荆门〕地名,今属湖北。

昭君出生地在附近。,生长明妃〔明妃〕王昭君,名嫱,汉元帝时宫女。

西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也称明妃。尚有村〔村〕指昭君村,在今湖北秭归。

一去紫台〔紫台〕紫宫。

指帝王所居。古以紫微星比喻皇帝居处,故称皇宫为紫宫、紫禁宫。

连朔漠〔朔漠〕北方沙漠地带。这里借指匈奴。

独留青冢〔青冢(zhǒng)〕即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南约10公里。相传塞外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

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画图省识春风面〕《西京杂记》记载,汉宫女子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大都贿赂画工,以把自己画得美一些,唯独王昭君不肯贿赂,结果得不到召见。

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元帝就把昭君许嫁给他;临行发觉她“貌为后宫第一”,后悔不及,一怒之下,杀了画工毛延寿。省,曾经。

春风面,指美好宜人的姿容。,环空归夜月魂〔环空归夜月魂〕指昭君因思念故土月夜魂归。

环,古人衣带上所系的佩玉,指代昭君。空,指徒然、无奈。

千载琵琶〔琵琶〕汉代“胡人”传入中原的弦乐器。

作胡语〔胡语〕指匈奴之音。,分明怨恨曲中论〔曲中论(lún)〕在乐曲中倾诉。

咏史①选自《全唐诗》。

一作《和蕃》。戎昱(yù)(740—787),唐代诗人。

戎昱汉家青史〔青史〕史书。古人在竹简上记事,竹青色,所以称史书为青史。

上,计拙〔计拙〕计谋拙劣。是和亲〔和亲〕指封建王朝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社稷〔社稷〕指国家。

社,土神;稷,谷神。社稷是专为祭祀土神和谷神的地方。

古代建立国家必先立社稷,以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因而社稷又代指国家。依明主,安危托〔托〕委托,仰仗。

妇人。岂能将〔将(jiāng)〕用。

玉貌,便拟〔拟〕打算。静〔静〕平息,制止。

胡尘〔胡尘〕胡人的军队扬起的尘土。指他们发动的战争。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昭 君 词选自《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白居易汉使却回〔却回〕返回。凭〔凭〕求,烦劳。

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蛾眉〕原指美好的秀眉,这里借指美女昭君。?君王若问妾颜色〔颜色〕面容,容貌。

莫道不如宫里时!惆 怅 诗①选自《全唐诗》。此题原有十二首,此为末首。

王涣,唐代诗人。王涣梦里分明入汉宫,觉来灯背〔灯背〕指灯尽或烛尽。

锦屏〔锦屏〕锦绣的屏风。空。

紫台月落关山晓,肠断〔肠断〕悲痛至极。君恩信画工。

明 妃 曲选自《王文公文集》。王安石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春风〕义同“春风面”。

鬓脚〔鬓脚〕耳旁鬓发下垂处。垂。

低徊顾影〔低徊顾影〕徘徊留恋,顾影自怜。无颜色〔无颜色〕面容惨淡。

尚得〔尚得〕还能够(使)。君王不自持〔不自持〕禁不住动心。

归来〔归来〕指汉元帝退朝回宫。

却怪丹青手〔丹青手〕指画工。古代绘画多用朱红色和青色,故称画或绘画为丹青。

入眼〔入眼〕指看到的昭君(之美)。平生未曾有。

意态〔意态〕神情姿态。由来〔由来〕从来。

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更〕再。

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①〔塞(sài)南〕与塞北相对,指中原地带。

塞,关塞,边关。事,只有年年鸿雁〔鸿雁〕一种候鸟,秋季飞向南方,春季飞往北方。

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毡(zhān)城〕指匈奴人聚居的地方。

古时匈奴人用毡制帐篷,像现在的蒙古包。莫相忆。

君不见〔君不见〕您没看见(听说)吗?乐府歌行里的常用语。咫尺长门闭阿娇〔咫(zhǐ)尺长门闭阿娇〕阿娇即汉武帝陈皇后,武帝姑母刘嫖之女。

武帝小时,刘嫖问武帝要不要娶妻,并指着其女阿娇问武帝:“阿娇好不好?”武帝笑着说:“要是把阿娇嫁给我作妻子,我就盖一间金屋子给她住。”这就是“金屋藏娇”故事的由来。

武帝即位后封阿娇为皇后,史书记载她“专宠十余年”。但后因年长色衰,被幽闭长门宫。

事见《汉武故事》。这一典故意在说明昭君不去和蕃对她自身来说未必就是幸运的。

咫尺,很近的距离(指长门宫与汉武帝居处之间的距离)。古代称八寸为咫。

人生失意无南北!游昭君墓选自《碧野春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此题原有六首,这里选其中两首。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源人,历史学家。翦伯赞(一)旗亭〔旗亭〕本指古代的市楼或酒楼。

这里指古代边境用来侦察、望敌情的“亭候”(岗亭)遗迹。历历路茫茫,风雪关山道路长。

莫道娥眉无志气,不将颜色媚君王。(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通烽烟①〔烽烟〕烽火台报警之烟。

古时边境有敌情,就在烽火台举火放烟,节节报警。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鸣镝(dí)无声五十年〕意思是说,汉朝与匈奴之间五十年没有发生战争。鸣镝,响箭。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也不妨说,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王昭君。

请看,这七首诗里就有几个王昭君。试问,这些诗中的王昭君有什么不同?你认同。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