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乐景写哀情的诗句有哪些

1柳永的《雨霖铃》“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分析:虽说是“虚设”,但终是美景,但诗人心中却蕴涵着难以排解的愁苦.

2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分析:这句描写了花儿含露欲放,鸟儿林间鸣叫,本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但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诗人以含情之目视物,物也就生情了.花儿露珠晶莹,就好象花儿泪聚眼角,飞鸟啭鸣,也好似鸟在惊啼.这就突出了诗人悲痛的深切.

3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分析:这句展现了一片温暖清新的春天景色,诗人却因送故人远别以及故人的遭遇而不安惆怅.可见,乐景写哀情,更能突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悲伤和对朋友“西出阳关无故人”后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4白居易《长恨歌》中在写安史之乱起,唐玄宗逃入蜀后对杨贵妃的怀念以及回宫后对贵妃的入骨相思时,就运用了“乐景写哀情“的写法.

5《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分析:依依杨柳,美好春色让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前者是乐景写哀,后者是哀景写哀,而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6 李煜《采桑子》“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分析:无奈之下朦胧入睡,却见伊人入梦来。这里用的也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2.“以哀景写哀情”的诗句有那些

1.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宋代:蒋捷《虞美人·听雨》

释义: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2.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唐代:李白《长相思·其一》

释义:秋天蟋蟀常悲鸣,声声出自金井阑;薄霜凄凄送寒气,竹席已觉生凉寒。

3.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

释义: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4.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唐代:李商隐《柳》

释义: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5.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宋代:李清照《忆秦娥·咏桐》

释义: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3.谁有用乐景抒乐情,哀景抒哀情,哀景抒乐情,乐景抒哀情的诗句

乐景抒乐情——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春花”,把诗人科举取胜的狂喜之情衬托得淋漓尽致)哀景抒哀情——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百花尽”、“莺乱啼”,哀景抒尽作者之哀情)哀景抒乐情——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面对瑟瑟“秋风”与“落日”,却说自己的病情将要好转)乐景抒哀情——杜甫的《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4.求1首以乐景衬乐情,1首以悲景衬悲情的古诗

以乐景衬乐情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以哀景写哀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杜甫《登高》以乐景写哀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

5.【杜甫的哪首诗是以乐景写哀情的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①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②, 无赖春色到江亭③. 即遣花开深造次④, 便教莺语太丁宁⑤. 译文: 眼见得我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晓人情的春色却莽莽撞僮地来到了江亭.即刻让花儿开放太过轻率,又教莺鸟歌唱过分地叮咛. 疑难点注释:①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漫兴”,兴之所到随手写出. ②不醒:沉醉迷惘. ③无赖:不懂人情. ④即:即刻,马上.造次:卤莽,轻率. ⑤便:又. 赏析点拨: 这首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来到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盖起了草堂,这里景色秀丽,他在这里的生活也比较安定,但是饱尝乱离之苦的他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所以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那么怎样写出这种“客愁”呢?诗人把自己的心绪同春色的撩人结合起来写,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诗中恼春烦春的情景,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