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孝敬父母的诗句或故事急求
陈毅孝敬父母 ?曾读过许多名人孝敬父母的故事,如:烈火救母,吸痰救母……最让我感动的是“陈毅探母”的故事。
?1962年,陈毅元帅出国访问回来,路过家乡,抽空去探望身患重病的老母亲。 ?陈毅的母亲瘫痪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
陈毅进家门时,母亲非常高兴,刚要向儿子打招呼,忽然想起了换下来的尿裤还在床边,就示意身边的人把它藏到床下。 ?陈毅见久别的母亲,心里很激动,上前握住母亲的手,关切地问这问那。
过了一会儿,他对母亲说:“娘,我进来的时候,你们把什么东西藏到床底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说出实情。陈毅听了,忙说:“娘,您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伺候,心里非常难过,这裤子应当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
”母亲听了很为难,旁边的人连忙把尿裤拿出,抢着去洗。陈毅急忙挡住并动情地说:“娘,我小时候,您不知为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就是洗上10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说完,陈毅把尿裤和其它脏衣服都拿去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欣慰地笑了。
?陈毅元帅是个大人物,有繁忙的公务在身,但他不忘家中的老母亲。 在百忙中抽空回家探望瘫痪在床的母亲,为母亲洗尿裤,以关切的话语温暖抚慰病中的母亲。
虽然陈毅元帅为母亲所做的只是一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但从这些平常的小事,看出了他对母亲浓厚的爱。他不忘母亲曾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理解母亲的艰辛和不易,知道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 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
–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
–《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 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孝经·圣至章》 父母者,人之本也。–司马迁 事亲以敬,美过三牲。
–挚虞 父子不信,则家道不睦。–武则天。
2.比较类似,锦瑟的诗词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斜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绿杨芳草长亭路。
年少抛人容易去。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
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
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关于母亲的诗句,文章有什么啊
游子吟(孟郊)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母亲像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在我迷失方向时,
她会指引我、照亮我,
走向光明,
母亲,
母亲像秋夜中的明月,
在我孤独、无助时,
她会陪伴我、支持我,
给我充满信心。
母亲,
她一天到晚为了我而忙碌,
不辞辛劳,
无怨无悔,
所以,在这一年一度的母亲节
我要说,
妈妈感谢您!我爱您!
母亲的爱(二)
山,没有母亲的爱高;
海,没有母亲的爱深;
天,没有母亲的爱广阔;
地,没有母亲的爱包容;
太阳,没有母亲的爱温暖;
云朵,没有母亲的爱洁白;
花朵,没有母亲的爱灿烂。
妈妈
谁在我们冷时为我们加衣服?
谁在我们饿时为我们煮饭菜?
又是谁在我们失败时鼓励我们;
在我们成功时为我们喜悦?
她不是机器人;不是电脑,
她是我的妈妈。
妈妈不是圣玛丽亚,
也不是耶稣,
更不是上帝,
但她却和圣玛亚一样温柔、慈祥
跟耶稣一样有爱心,
像上帝一样有智慧。
啊!妈妈真伟大!
爱
也许岁月带走了您的丰采,
留给您头发的苍白,
但它永远带不走您慈祥的笑容?
妈,在这特别的日子里,
请让我献上最诚挚的谢意!
母亲节快乐。
话
我 爱的母亲,
想说的说不尽,
想写的写不完,
一切,
尽在不言中。
春天的天使
母亲就如春天的天使,
送来了温暖的春风,
带来了如丝的小雨,
吹进孩子的心灵,
了解孩子的需要,
这位慈爱的天使,
照顾孩童的生活,
保护孩童的安全,
付出了一切,
尽管我们再怎麽的坏,
母亲这个天使,
仍然拥有海般的度量,
来宽容我们。
妈妈的爱像块糖
妈妈的爱,
就像块糖,
包在唠叨里,
藏在责骂里,
让我东找西找,
直到我懂事,
才找到。
4.含有“红袖添香”的诗词
1、《纪事二十四首》 清·梁启超
卿尚粗解中行颉,我惭不识左行怯。
奇情艳福天难妬,红袖添香对译书。
2、红袖添香: 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3、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4、“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此语出自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天真阁集》附《长真阁集》卷三之《寿简斋先生》诗,“红袖添香夜读书”大约便由此衍化而来。
5、对联:碧纱待月春调瑟 红袖添香夜读书。
6、古人以“红袖添香夜读书”为艳福。此谓家中新增添了美女,以贺新婚。红袖,原指女子的艳丽衣衫,代指艳妆女子、美女。例:“从此添香红袖,其愉快为何如耶!”
7、《鹊桥仙》宋·赵彦端
留花翠幕,添香红袖,常恨情长春浅。
南风吹酒玉虹翻,便忍听、离弦声断。
乘鸾宝扇,凌波微步,好在清池凉馆。
直饶书与荔枝来,问纤手、谁传冰碗。
5.求带红袖二字的诗句,唯美点的
1.红袖添香: 旧指书生学习时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
语出: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十一回: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2.”红袖添香”在古代的诗文里屡见不鲜,隐约与蒲松龄的鬼故事有联系。
3.“绿衣捧砚催题卷,红袖添香伴读书”此语出自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天真阁集》附《长真阁集》卷三之《寿简斋先生》诗,“红袖添香夜读书”大约便由此衍化而来,但《清诗别裁》中却没有席佩兰,席佩兰原名蕊珠,字月襟又字韵芬、道华、浣云,因性喜画兰自号佩兰,清昭文(今常熟)人。
4.对联:碧纱待月春调瑟 红袖添香夜读书
古人以“红袖添香夜读书”为艳福。此谓家中新增添了美女,以贺新婚。红袖,原指女子的艳丽衣衫,代指艳妆女子、美女。例:“从此添香红袖,其愉快为何如耶!”
5.黎阳。
新楼作伴
人逢喜事精神爽,簇簇黄花正当行。醉倚新楼邀明月,梦中红颜舞霓裳。
红袖添香夜读书,卿正欣喜吾欲狂。携手相看徘徊处,知音鸳侣共徜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