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之深责之切的古诗词
1、《劝学》唐代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闺怨》唐代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译文: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精心妆饰,登上高楼。忽然看到路边的杨柳春色,惆怅之情涌上心头。后悔当初不该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3、《嫦娥》唐代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
扩展资料:
爱之深,责之切的近义词:
恨铁不成钢。
意思形容对所期望的人不争气不上进感到不满,急切希望他好。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六回:“只为宝玉不上进,所以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劝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闺怨
2.表达思乡情切的诗句
描写思乡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汉乐府民歌>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汉.古诗十九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
3.形容“思念之切”的唯美古诗句有哪些
1、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五代——《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译: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2、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宋代《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译: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3、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唐代《南歌子词二首》
译:小巧精致的骰子上嵌入那意喻相思的红豆,相思入骨你是否知道?
4、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宋代《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译: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李白·唐代《三五七言 / 秋风词》
译:走入相思之门,知道相思之苦。
6、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白居易·唐代《长相思·汴水流》
译:思念呀,怨恨呀,哪儿是尽头,伊人呀,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让我俩紧紧偎傍,倚楼望月。
7、怕相思,已相思,轮到相思没处辞,眉间露一丝。——俞彦·明代《长相思·折花枝》
译: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却早愁人,到相思时却事无办法摆脱它,心中稍稍平静眉头又露几分。
8、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宋代《玉楼春·春恨》
译:天涯地角再远也有穷尽终了那一天,只有怀人的愁思却是无限绵长、没有尽期啊。
9、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宋代《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译: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1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唐代《三五七言》
译:朋友盼着相见,却不知在何日,这个时节,这样的夜晚,相思梦难成。
4.悲悲切切的诗词
黛玉葬花词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5.描写友人离别真情意切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6.带好字的古诗
1、相关古诗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注释
⑴忆江南: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诃体之一。
⑵谙:熟悉。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3、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简析
这首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
7.描写思乡情切和送别的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王勃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王维《杂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