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文中的史笺是什么意思
史笺的意思是史书或史书的注解集
笺
(笺)
jiān
注释:笺注。
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
书信:笺札。笺牍。华笺。
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1534
详细解释:
笺
笺、椾、牋
jiān
【动】
(形声。从竹,戋(jiān)声。本义:注释)同本义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孔颖达《毛诗正义》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笺
笺
jiān
【名】
注释的文字〖annotation〗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书信的代称〖letter〗。如:投笺;便笺;手笺
名片;名刺〖card〗
亲友投笺互拜。——明·田汝成《熙朝乐事》
笺牍
jiāndú
信札
笺纸
jiānzhǐ
信笺
笺注
jiānzhù
古籍的注解
2.古诗中的情书
唐琬 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卜算子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古诗中的情书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本诗歌总集,它的情书是最早最有范的,分为“风、雅、颂”,其中“风”里面的情诗不少。
例如:《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汉)《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 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唐)白居易的《长恨歌 》“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宋)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陆游和妻子唐婉的《钗头凤》就很经典。
希望能够帮到你吧。帮助万岁!
4.带笺若二字的古诗词
1、来吾导夫先路(先秦·屈原·《离骚》)2、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纣之猖披兮(先秦·屈原·《离骚》)3、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先秦·屈原·《离骚》)4、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先秦·屈原·《离骚》)5、望崦嵫而匆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先秦·屈原·《离骚》)6、路修远以周流;扬云霓之晻蔼兮(先秦·屈原·《离骚》)7、诏西皇使涉予;路修远以多艰兮(先秦·屈原·《离骚》)8、腾众车使径待;路不周以左转兮(先秦·屈原·《离骚》)9、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10、碣石潇湘无限路(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1、千岩万转路不定(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12、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13、吾将归乎东路(魏晋·曹植·《洛神赋》)14、沉醉不知归路(宋·李清照·《如梦令》)15、沈醉不知归路(宋·李清照·《如梦令》)16、蓬山此去无多路(唐·李商隐·《无题》)17、松间沙路净无泥(宋·苏轼·《浣溪沙》)18、酒困路长惟欲睡(宋·苏轼·《浣溪沙》)19、车箱入谷无归路(唐·杜甫·《望岳》)20、醉归江路野梅新(宋·苏轼·《浣溪沙》)21、梦到故园多少路(宋·苏轼·《浣溪沙》)22、望断高唐路(宋·苏轼·《蝶恋花》)23、烽火扬州路(宋·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24、楼高不见章台路(宋·欧阳修·《蝶恋花》)25、宝马雕车香满路(宋·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26、翁醴胖路(先秦·屈原·《天问》)27、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28、忍顾鹊桥归路(宋·秦观·《鹊桥仙》)29、彼路斯何(先秦·诗经·《采薇》)30、谁知巴峡路(宋·苏轼·《临江仙》)31、柳阴路曲(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32、马趁香微路远(宋·苏轼·《西江月》)33、山重水复疑无路(宋·陆游·《游山西村》)34、路转溪桥忽见(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35、黯黯长安路(宋·陆游·《蝶恋花》)36、夜夜眉州路(宋·陆游·《蝶恋花》)37、禹庙兰亭今古路(宋·陆游·《蝶恋花》)38、路险难兮独后来(先秦·屈原·《九歌 山鬼》)39、皇路当清夷(宋·文天祥·《正气歌》)40、客路青山外(唐·王湾·《次北固山下》)41、征人归路许多长(宋·晏几道·《鹧鸪天》)42、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宋·晏几道·《鹧鸪天》)43、征人归路许多长(宋·晏几道·《鹧鸪天》)44、又携书剑路茫茫(宋·辛弃疾·《鹧鸪天》)45、路横斜(宋·辛弃疾·《鹧鸪天》)46、路横斜(宋·辛弃疾·《鹧鸪天》)47、人间路窄酒杯宽(宋·辛弃疾·《鹧鸪天》)48、明朝归路有人摧(宋·辛弃疾·《鹧鸪天》)49、梦断东风辇路尘(宋·辛弃疾·《鹧鸪天》)50、平原忽兮路遥远;带长剑兮挟秦弓(先秦·屈原·《九歌 国殇》)51、宫花载路锦成堆(宋·无名氏·《鹧鸪天》)52、不辞贤路甘栖棘(宋·无名氏·《鹧鸪天》)53、凭阑试问秦楼路(宋·无名氏·《鹧鸪天》)54、晚过银河路(宋·晏几道·《蝶恋花》)55、远水来从楼下路(宋·晏几道·《蝶恋花》)56、路隔银河犹可借(宋·晏几道·《蝶恋花》)57、小屏风上西江路(宋·晏几道·《蝶恋花》)58、相寻梦里路(宋·晏几道·《临江仙》)59、路隔银河犹可借(宋·晏几道·《蝶恋花》)60、晚过银河路(宋·晏几道·《蝶恋花》)61、远水来从楼下路(宋•晏几道•《蝶恋花》)62、渐见靴刀迎夹路(宋•苏轼•《渔家傲》)63、云海路应迷(宋•辛弃疾•《水调歌头》)64、一百八盘狭路(宋•辛弃疾•《水调歌头》)65、长安路远(宋•辛弃疾•《水调歌头》)66、思灵保兮贤姱;路少獯湓(先秦•屈原•《九歌 东君》)67、芳草迷归路(宋•苏轼•《点绛唇》)68、当路游丝萦醉客(宋•欧阳修•《浣溪沙》)69、当路游丝萦醉客(宋•欧阳修•《浣溪沙》)70、马蹄日日章台路(近代•王国维•《蝶恋花》)71、天台旧路(宋•苏轼•《减字木兰花》)72、敧帽闲寻西瀼路(宋•陆游•《满江红》)73、芳草不迷行客路(宋•辛弃疾•《满江红》)74、青溪路断猩鼯泣(宋•辛弃疾•《满江红》)75、西崦路(宋•辛弃疾•《满江红》)76、怕他年、重到路应迷(宋•辛弃疾•《满江红》)77、白首路(宋•辛弃疾•《满江红》)78、仙源归路碧桃催(宋•晏几道•《浣溪沙》)79、风意未应迷狭路(宋•晏几道•《浣溪沙》)80、柳长莎软路萦回(宋•晏几道•《浣溪沙》)81、仙源归路碧桃催(宋•晏几道•《浣溪沙》)82、柳长莎软路萦回(宋•晏几道•《浣溪沙》)83、风意未应迷狭路(宋•晏几道•《浣溪沙》)84、我欲穿花寻路(宋•黄庭坚•《水调歌头》)85、鹏路快扶抟(宋•无名氏•《水调歌头》)86、输奂路纱(宋•无名氏•《水调歌头》)87、骑鲸路稳(宋•苏轼•《水龙吟》)88、听鸣矟辇路(宋•无名氏•《满庭芳》)89、忘了寻春路(宋•辛弃疾•《蝶恋花》)90、禁路莫踟蹰(宋•无名氏•《临江仙》)91、行膺当路荐章荣。
5.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
古代诗词的常见意象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7.杜鹃鸟——凄怨哀伤,乡愁乡思 相传,蜀王让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到春天,杜鹃会一直啼叫到满口是血。
另外,杜鹃的啼叫好象在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也叫子规,常唤起游子思乡之情。
例: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8.秋蝉——高洁,悲凉 秋后的蝉是活不久的,一番秋雨后,蝉只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西路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9.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之悲 (也是古代诗歌中传书的信使) 例:雁字归时,月满西楼。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10. 柳——离情依依 例: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11.南浦,长亭——送别之所 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12.芳草——离恨 例:青青河边草,绵绵思道远。
13.芭蕉——孤独与忧愁 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
14.羌笛——凄切之声 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5.乌鸦——衰败荒凉之兆 例: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诗词常见意象集释 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鉴赏李白的诗歌《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的寓意及其作用。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
由于“折柳”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个问题的思考,因此此题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乃不知古典诗词的许多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
“折柳”为什么“寓有惜别怀远之意”(试题答案)?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原来,“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汉乐府就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
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弄懂来龙去脉,寓意自然明矣。由此启发我们,在2003年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不能不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
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所以,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下面,笔者就把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剖析一下,供同学们复习备考之用。
月亮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
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
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
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菊花 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
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
6.诗歌中的意象有哪些
一般通过这些意象体现这些意境;
1、树木类:
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黄叶: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
绿叶:生命力 希望 活力 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竹:气节 积极向上 梧桐:凄苦
柳:送别 留恋 伤感 春天的美好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兰: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今盛昔衰)
三、动物类
子规:悲惨 凄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沙鸥:飘零 伤感
四、风霜雨雪水云类:
海:辽阔 力量 深邃 气势 海浪:人生的起伏
海浪的汹涌:人生的凶险 江湖的诡谲
江水: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烟雾:情感的朦胧、惨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灭
小雨:春景 希望 生机 活力 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 热情 政治斗争 扫荡恶势力的力量 荡涤污秽的力量
春风:旷达 欢愉 希望 东风:春天 美好
西风:落寞,惆怅 衰败 游子思归 狂风:作乱 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人生易老 社会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雪:纯洁 美好 环境的恶劣 恶势力的猖狂
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云:游子 飘泊石灰
天阴:压抑 愁苦 寂寞 天晴:欢愉 光明
五、器物类
玉:高洁 地重游 脱俗 珍珠:美丽 无瑕 簪缨 (冠):官位 名望
六、颜色类
白:纯洁 无暇 丧事 红:热情奔放 青春 喜事
绿:希望 活力 和平 蓝:高雅 忧郁
黄:温暖 平和 紫:高贵 神秘
黑:黑暗 绝望 庄重 神秘 对死者的怀念 命途的多舛
七、其它类:
古人: 英雄:追慕 自愧自叹
小人:鄙夷 明志 自省 鞭挞
古迹:怀旧明志 昔盛今衰 (国家) 衰败 萧条 (古迹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联)
时段
破晓:初现希望
深夜:愁思怀旧
乡村:思归 厌俗 田园风光 生活气息 纯扑美好 安逸宁静
草原:辽阔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城市 (市井):繁荣热闹 富贵奢华
仙境:飘逸 美妙洁净 忘尘厌俗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 思乡 思亲
朝阳:希望 朝气 活力
夕阳: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
正午:热烈 热情奔放 恶势力对社会、对人的摧残
天地:人类的渺小 人生的短暂 心胸的广阔 情感的孤独
酒:欢悦 得意 失意 愁苦
7.古诗中的词牌名有哪些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
清平乐 念奴娇 浪淘沙 如梦令 碟恋花 1:暗香 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
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
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
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
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 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
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 词牌名。
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
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 词牌名。
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 词牌名。
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
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花犯 词牌名。
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减字浣溪沙 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
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 临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原曲常用于咏水仙。 15:六丑 周邦彦自创。
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
“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
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 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 词牌名。
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
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
歌头即引歌。 17: 绿罗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 词牌名。唐教坊曲名。
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
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
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 词牌名。
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 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
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21: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
22:破阵子 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 23:菩萨蛮 原为唐教坊曲。
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
24:青玉案 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
25:清平乐 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 26:鹊桥仙 词牌名。
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
27:如梦令 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归 词牌名。
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鹤仙 词牌名。
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 30:少年游 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
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 31:霜天晓角 词牌名。
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
32:水调歌头 又名《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