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含妍的古诗
《东马塍》
年代:宋 作者: 朱淑真
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
蚕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
《一半儿》
年代:元 作者: 查德卿
海棠红晕润初妍,
杨柳纤腰舞自偏。
笑倚玉奴娇欲眠。
粉郎前,一半儿支吾一半儿软。
《吴宫辞》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一入吴王殿,无人睹翠娥。
楼高时见舞,宫静夜闻歌。
半露胸如雪,斜回脸似波。
妍媸各有分,谁敢妒恩多?
《江亭玩春》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江亭乘晓阅众芳,春妍景丽草树光。
日消石桂绿岚气,风坠木兰红露浆。
水蒲渐展书带叶,山榴半含琴轸房。
何物春风吹不变?愁人依旧鬓苍苍。
《梦行简》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天气妍和水色鲜,闲吟独步小桥边。
池塘草绿无佳句,虚卧春窗梦阿怜。
《寒食离白沙》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莫惊客路已经年,尚有青春一半妍。
试上方垣望春野,万条杨柳拂青天。
《琴曲歌辞·宛转行》
年代:唐 作者: 张籍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
炉氲暗裴回,寒灯背斜光。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
宛转复宛转,忆忆更未央。
《杂曲歌辞·桃花行》
年代:唐 作者: 赵彦昭
红萼竞妍春苑曙,粉茸新向御筵开。
长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惭无东朔才。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年代:唐 作者: 张九龄
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朝来逢宴喜,春尽却妍和。
泉鲔欢时跃,林莺醉里歌。赐恩频若此,为乐奈人何。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年代:唐 作者: 李峤
同云接野烟,飞雪暗长天。拂树添梅色,过楼助粉妍。
光含班女扇,韵入楚王弦。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2.【描写芭蕉的诗词】
写芭蕉的诗就更多了.李清照的《添字采桑子》写道:“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余情”;李煜词曰:“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蒋捷写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李益也说:“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诗人们往往还将芭蕉和雨联系在一起,如白居易:“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杜牧:“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杨万里更得雨打芭蕉之三昧:“芭蕉得雨更欣然,终夜作声清更妍,细声巧学蝇触纸,大声铿若山落泉.三点五点俱可听,万簌不生秋夕静,芭蕉自喜人自愁,不如西风收却雨更休.”为什么这么多诗人总将芭蕉和雨联系在一起?我觉得这是因为芭蕉的叶子宽大厚实,听雨打芭蕉,其声清脆浑厚,有一种大气雄阔的感觉.再者,听着声音大小,分辨雨量疏密,有着充分的想象空间.作为主人我每每站在芭蕉叶下只是静静地看、静静地想,有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而诗人们只要芭蕉叶子够大,雨点够响,托得住三五十个字的就行了.。
3.关于植物动物的诗句
早梅 唐·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早 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王安石《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香. 雪梅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平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吴嘉纪《三月三日绝句》 船头昨夜雨如丝,沃我盆中兰蕙枝, 繁蕊争开修禊日,游人正是到家时. 朱彝尊《顾夫人画兰》 青楼人去笔床空,往事西州说谢公. 犹有秦淮芳草色,轻纨匀染夕阳红. 王士慎《冯女郎画兰》 丐得骚人笔下妍,玉池清照影骈娟. 一从弱质辞空谷,冶叶倡条尽可怜. 石涛《墨兰》 根已离尘何可诗,以诗相赠寂寥之. 大千香过有谁并,消受临池洒墨时. 《墨兰》 丰骨清清叶叶真,迎风向背笑惊人. 自家笔墨自家写,即此前身是后身. 《墨兰》 撇开瑶草点春星,倦想黄庭梦亦听. 叶下穿云交半面,世间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无边醉,簪我衣裙没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纵浇尘土有馀馨. 爱新觉罗.玄烨《秋兰》 殿前盆卉,芳兰独秀,昔人称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题四韵. 猗猗秋兰色,布叶何葱青. 爱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缃帙,静影依疏棂. 岂必九畹多,侈彼离骚经. 《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 山径纡徐合,溪声到处闻. 竹深阴戛日,木古势干云. 倚槛听啼鸟,攀崖采异芬. 韶华春已半,万物各欣欣. 《咏幽兰》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程 樊《咏怀》 兰为王者香,芬馥清风里. 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 曹 寅《冬兰》 冬草漫寒碧,幽兰亦作花. 清如辟谷士,瘦似琢诗家. 丛秀几钗股,顶分双髻丫. 夕窗香思发,风影欲篝纱. 朱载震《建兰》 丛兰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纫亦何伤,已胜当门托. 辇至逾关山,滋培珍几阁. 掉头忘闽海,倾心向京洛. 轻思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轸一再弹,天际如可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