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出现的“野月”具体何解释

杜甫 竹凉侵卧内, 野月满庭隅。

重露成涓滴, 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 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 空悲清夜徂! 吴齐贤《论杜》曰:“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而杜诗尤严。”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

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让我们顺着这条线索,看一看诗中的描写吧。 起句云:“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凉气阵阵袭入卧室,月光把庭院的角落都洒满了。好一个清秋月夜!“竹”、“野”二字,不仅暗示出诗人宅旁有竹林,门前是郊野,也分外渲染出一派秋气:夜风吹动,竹叶萧萧,入耳分外生凉,真是“绿竹助秋声”;郊野茫茫,一望无际,月光可以普照,更显得秋空明净,秋月皓洁。

开头十个字,勾画出清秋月夜村居的特有景况。三、四两句紧紧相承,又有所变化:“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上句扣竹,下句扣月。夜越来越凉,露水越来越重,在竹叶上凝聚成许多小水珠儿,不时地滴滴答答地滚落下来;此时月照中天,映衬得小星星黯然失色,象瞌睡人的眼,忽而睁,忽而闭。

这已经是深夜了。五、六两句又转换了另外一番景色:“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这是秋夜破晓前的景色:月亮已经西沉,大地渐渐暗下来,只看到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闪着星星点点微弱的光;那竹林外小溪旁栖宿的鸟儿,已经睡醒,它们互相呼唤着,准备结伴起飞,迎接新的一天…… 以上六句,把从月升到月落的秋夜景色,描写得历历如在目前。表面看,这六句全写自然景色,单纯写“夜”,没有一字写“倦”;但仔细一看,我们从这幅“秋夜图”中,不仅看到绿竹、庭院、朗月、稀星、暗飞的萤、水宿的鸟,还看到这些景物的目击者——诗人自己。

我们仿佛看到他孤栖“卧内”,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一会儿拥被支肘,听窗外竹叶萧萧,露珠滴答;一会儿对着洒满庭院的溶溶月光,沉思默想;一会儿披衣而起,步出庭院,仰望遥空,环视旷野,心事浩茫……这一夜从月升到月落,诗人何曾合眼!彻夜不眠,他该有多么疲倦啊!如此清静、凉爽的秋夜,诗人为何不能酣眠?有什么重大的事苦缠住他的心?诗的最后两句诗人直吐胸臆:“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来他是为国事而忧心。这时,“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西北吐蕃兵又骚扰中原;并于广德元年(763)十月,直捣长安,逼得唐代宗李豫一度逃往陕州避难(《新唐书·吐蕃传》)。

北方广大人民又一次蒙遭战祸,“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这时杜甫寓居成都西郊浣花溪草堂(据前人考证,此诗作于广德二年),自身虽未直接受害,但他对国家和人民一向怀有深情,值此多难之秋,他怎能不忧心如焚!“万事干戈里”,这一夜他思考着千桩万桩事,哪一桩不与战事有关!诗人是多么深切地关注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难怪他坐卧不安,彻夜难眠。

但是,当时昏君庸臣当政,有志之士横遭贱视和摒弃,老杜自己也是报国无门。故诗的结语云:“空悲清夜徂!”枉自悲叹如此良夜白白逝去。

“空悲”二字,抒发了诗人无限感慨与忧愤。 诗的最后两句,对全篇起了“点睛”的作用。

读了这两句,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前面所描写的那些自然景物,仿佛显现出一层新的光彩,无一不寄寓着诗人忧国忧时的感情,与诗人的心息息相通:由于诗人为国事而心寒,故分外感到“竹凉侵卧内”;由于诗人叹息广大人民的乱离之苦,故对那如泪珠滚动般的“重露成涓滴”之声特别敏感;那光华万里的“野月”,使人会联想到诗人思绪的广阔和遥远;那乍隐乍现、有气无力的“稀星”,似乎显示出诗人对当时政局动荡不定的担心;至于那暗飞自照的流萤,相呼结伴的水鸟,则更明鲜地衬托出诗人“消中只自惜,晚起索谁亲”(《赠王侍御四十韵》)的孤寂心情。 前人赞美杜诗“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乎外而远且大”(明谢榛《四溟诗话》)。

这首诗中由于诗人以“情眼”观景、摄景,融情于景,故诗的字面虽不露声色,只写“夜”,不言“倦”,只写“耀乎外”的景,不写“融乎内”的情,但诗人的羁孤老倦之态,忧国忧时之情,已从这特定的“情中之景”里鲜明地流露出来。在这里,情与景,物与我,妙合无垠,情寓于景,景外合情,读之令人一咏三叹,味之无尽。

这首诗的构思布局精巧玲珑。全诗起承转合,井然有序。

前六句写景,由近及远,由粗转细,用空间的变换暗示时间的推移,画面变幻多姿,情采步步诱人。诗的首联“竹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峭拔而起,统领下两联所写之景。

设若此两句写作“夜凉侵卧内,明月满庭隅”,不仅出语平庸,画面简单,而且下面所写之景也无根无绊。因为无“竹”,“重露”就无处“成涓滴”;无“野”,飞萤之火、水鸟之声的出现,就不知从何而来。

由“竹”、“野”二字,可见诗人炼字之精,构思布局之细。此诗结尾由写景转入抒情,骤看殊觉突然,细看似断实联,外断内联,总结了全篇所写之景,点明了题意,使全诗在结处翼然振起,情景皆活,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2.古诗中“笼盖四野”的野读什么音

1. “笼盖四野”的野,拼音yǎ。

2. 原文: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3.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平川、平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平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4. 译文:

辽阔的敕勒平原,就在千里阴山下,天空仿佛圆顶帐篷,广阔无边,笼罩着四面的原野。天空蓝蓝的,原野辽阔无边。风儿吹过,牧草低伏,显露出原来隐没于草丛中的众多牛羊。

5. 赏析:《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黄河以北的北朝流传的一首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民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一直受到历代文论家和文学史论著的一致好评。对它的学术研究,时至今日也经久不衰。

3.含有“野”字的诗词和名句有哪些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往。

1.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唐】杜甫

2.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3.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乌衣巷》【唐】刘禹锡

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5.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

6.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送应氏》 (曹植)

7.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郊居岁暮》(柳宗元)

8.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

9.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春夜喜雨》(杜甫)

10. 旭日照寒野,鸟斯起蒿莱。啁啾有余乐,飞舞西陵隈。《感遇二首》(柳宗元)

11.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出塞作》(王维)

12. 平野春草绿,晓莺啼远林。《零陵春望》(柳宗元)

13.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菩提寺禁裴迪》(王维)

14. 宫粉雕痕,仙云堕影,无人野水荒湾。古石埋香,金沙锁骨连环。南楼不恨吹横笛,恨晓风千里关山。半飘零、庭上黄昏,月冷阑干。《高阳台》(吴文英)

15.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柳宗元)

4.诗句中带有野和庭两个字的诗

在同一首诗中同时出现这两个字,恐怕只有这有一首吧。像这种巧合是很难得的。

宿王昌龄隐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茅庭”有的版本是“茅亭”。一种是草搭成的房子一种是草搭成的亭子。在古诗中“茅亭”多见,而有的地方写“茅庭”可能是因为与后面的“药院”呼应,而形成庭院种花养药。而笔者觉得|“茅亭”更合适,原因在于“宿花影”一处,亭子四面开放,亭外花草便可能映射如此。如果是茅草房子,除非就是形容一院子中的全是花草,一开门花影就映射进来了——会是不同的风景。望采纳!

5.古诗(敕勒歌)里的“野”读音一样吗

古诗《敕勒歌》里的“野”读音是不一样的,第一个野读yǎ,第二个是读yě。

《敕勒歌》

作者:南北朝 佚名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白话译文:

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公元四到六世纪,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处在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先后建立了北魏、北齐、北周等五个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 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记录的作品,这些歌谣风格豪放刚健,抒情爽直坦率,语言质朴无华,表现了北方民族英勇豪迈的气概。

这首民歌《敕勒歌》最早见录于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的第八十六卷《杂歌谣辞》。

赏析:

《敕勒歌》歌咏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全诗风格明朗豪爽,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开头两句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接着两句用“穹庐”作比喻,说天空如蒙古包,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来形容极目远望,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句描绘了一幅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有静有动,有形象,有色彩。

6.“野人”这个词在古诗词里面指代的什么.比如说

你好!野人有九种意思分别是:

1. 解释1.上古谓居国城之郊野的人。与“国人”相对。

比如说:

①《左传·定公十四年》:“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

②《仪礼·丧服》:“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筭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

③贾公彦疏引《论语》郑玄注:“野人粗略,与都邑之士相对。亦谓国外为野人。”

2. 解释2.泛指村野之人;农夫。

比如说:

①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野人有快炙背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

②《百喻经·比种田喻》:“昔有野人,来至田里,见好麦苗,生长郁茂。”

③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牛次原》:“几树垂杨官道斜,不成村落野人家。”

④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三章第五节:“农夫住在田野小邑,称为人。”

3. 解释3.庶人;平民。

比如说:

①《论语·先进》:“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刘宝楠正义:“野人者,凡民未有爵禄之称也。”

②唐·白居易《访陈二》诗:“出去为朝客,归来是野人。”

③明·方孝孺《绿畴轩记》:“君子修德,以教野人。”

4. 解释4.士人自谦之称。

比如说:

①唐·杜甫《赠李白》诗:“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仇兆鳌注:“野人,公自谓也。”

②明·刘基《樵渔子对》:“夫高屋大厦,百鬼所阚;妖服贾祸,先哲时鉴:是岂野人之所愿欲哉!”

5. 解释5.借指隐逸者。

比如说:

①唐·元稹《晨起送使病不行因过王十一馆居》诗之二:“野人爱静仍野人耽寝,自向黄昏肯去无?”

②宋·王禹偁《题张处士溪居》诗:“云里寒溪竹里桥,野人居处绝尘嚣。”

6. 解释6.粗野之人。指缺乏教养,没有礼貌,蛮不讲理的人。

比如说:

①《荀子·大略》:“管仲之为人,力功不力义,力知不力仁,野人也;不可以为天子大夫。”杨倞注:“类郊野之人,未浸渍于仁义,故不可为王者佐。”

②《红楼梦》第五二回:“比如方才说话,虽背地里,姑娘就直叫他名字;在姑娘们就使得,在我们就成了野人了。”

③洪深《五奎桥》:“周乡绅 :放屁!这是什么野人,敢说这种野话!”

7. 解释7.旧指未开化的民族。

比如说:

①《吕氏春秋·恃君》:“氐羌呼唐离水之西,僰人、野人篇笮之川,舟人、送龙突人之乡,多无君。”高诱注:“西方之戎无君者。”

②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七·车里等各羁縻土司》:“野人者,在二长官司(山、麻里)界外,赤发黄睛,树皮为衣,夜宿树上,丑恶凶悍,逢人即杀,无酋长约束。”

③梁启超《〈西学书目表〉序例》:“野人所知亦简,故苗、黎、番、回虽悍,人能制之。”

8. 解释8.指传说的猩猩之类。

比如说:

《尔雅翼·释兽二》“猩猩”:“荀卿曰:‘今天猩猩形相,亦二足无毛也。’既言二足而又言无毛,则去人不远矣,今人谓之野人。”

9. 解释9

比如说:

野人是一种未被证实存在的高等灵长目动物,直立行走,比猿类高等,具有一定的智能。其较为正式的学术名称是“直立高等灵长目奇异动物”。古人类学认为野人可能是远古智人进化到现代人之间缺失的一环,故有生物学家将其分类为人科人属智人种,与现代人类有最近的亲缘关系。“野人”是众多传说的神秘动物中最可能真实存在的一种。对于“野人”,世界上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称呼,如“雪人”“雪怪”“大脚怪”等。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