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一般省略了哪些成分

文言文中某些词或某些成分在不发生歧义的情况下经常被省略,其省略方式和现代汉语相同,有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且省略的成分十分广泛,如下面的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等。

(括号内为句子省略的成分) ⑴省略主语 ①承前省。如: 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坐谈,(邹忌)问之客曰……《邹忌讽齐王纳谏》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于是(诸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过秦论》 (秦)因利乘便,宰割矢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病)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病)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病)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医生)无奈何也。

《扁鹊见蔡桓公》 ②蒙后省。如: (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捕蛇者说》 暮春之初,(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问:“(公)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对话省。

如: 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良曰“(事)甚急。” 《鸿门宴》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王)曰:“(独乐乐)不若与人。”

《庄暴见孟子》 (2)省略谓语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 皆(穿)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主》 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迎) 也。 《赤壁之战》 审谛之,短小,黑赤色,顿(觉)非前 物。

《促织》 初为《霓裳》后(为)《六幺》。《琵琶行》 (3) 省略宾语 若舍郑以(之,指郑国)为东道主。

《烛之武退秦师》 今闻(秦)购将军之首。 《荆轲刺秦王》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 (之,指壮士)斗卮酒。 《鸿门宴》 以一头进(上官),试使(之,指 促织)斗而才。

《促织》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 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省略介词的宾语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指 衣食)分人。

《曹刿论战》 余之力尚足以(之)入,火尚足以 (之)明也。 《游褒禅山记》 今为(之,指这件事)奈何?《鸿门宴》 引以(之,清流激湍)为流觞曲水。

《兰亭集序》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之)留待。《荆轲刺秦王》 (5) 省略介词 介词“以、于、自”经常被省略。

如: a。 晋太元中,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 b。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烛之武退秦师》 c。 假(于)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 d。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钟山记》 e。

有碑仆(于)道。《游褒禅山记》 (6) 省略定语 以(汝之)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 一毛。

《愚公移山》 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光 之)不言也。 《荆轲刺秦王》 (7) 省略定语中心词 伐无道(的君主),诛暴秦。

《陈涉世家》 春江花朝秋(江)月夜。《琵琶行》 。

2.高中必修一,二的所有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句末用“者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用“者”表判断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4)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 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汝是大家子.” (5)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梁将即楚将项燕.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 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 注意点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一)有标志古代汉语表被动的句式主要有四种: (1)用“于”表示被动关系.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王建禽于秦.(齐王建被秦国活捉了.禽,通擒) [简析]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王建”是受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 (2)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我虽然想再说一些,但考虑不一定被理解) 句中的“见”,用在动词“察”前,表示被动,“见察”,即“被察”之意. 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我担心被您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3)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例如: 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草房被秋风吹坏了)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 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用在动词前表被动.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简析]“受……于……”表示被动,可译为“被”,“于”引出主动者“人”.这种句式数量较少. (二)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点: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三、主谓倒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1、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2、悲哉,世也!(《工之侨献琴》) 四、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经常前置. 否定句就是有否定词“不”“毋”“未”“莫”等的句子.在这类句子中,代词作宾语时,则常常放在动词前面.例如: ①我无尔诈,尔无我虞.②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③《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简析]①句的“尔”“我”,代词,分别作动词“诈”“虞”的宾语,因两个分句都是否定句,所以“尔”、“我”分别放在“诈”“虞”的前面,放在否定词“无”(毋)的后面.②句的“之”,代词,指代自比管仲、乐毅的说法,用在否定句中,作动词“许”的宾语,放在“许”的前面、否定副词“莫”的后面. 从上面的例句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否定句中宾语代词前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宾语必须是代词,第二,全句必须是否定句,即必须有否定副词“不、未、毋(无)”等或表示否定的不定代词“莫”.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 如果宾语不是代词,即使是否定句,也不用宾语前置这种格式.例如: ①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②未绝鼓音. ③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3.请总结出下列诗词中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

<;烛之武退秦师>:

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是,句子主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宾语

倒装句: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介词后置: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判断句:句末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状语后置: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介词结构后置句)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

王之蔽甚矣 (被动句)

<;触龙说赵太后>:

判断句 :

非弗思也(表否定判断)

宾语前置 :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疑问句,代词作宾语提前)

状语后置 :

赵氏求救〔于齐〕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和〔于身〕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子路、曾析、冉有、公西华侍坐>: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

则何以哉(宾语前置)

尔何如?(宾语前置)

何伤乎?(宾语前置)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状语后置)

为国以礼(状语后置)

<;寡人之于国也>:

宾语前置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状语后置: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

判断句: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为“不是我,是年成啊”)

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应为“未有之也”,句意为“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劝学>:

被动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輮以为轮 朽木不折 金石可镂

否定句:

学不可以已 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臂非加长也 声非加疾也 非利足也

非能水也 君子生非异也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不能十步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判断句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用心一也。/用心躁也。

省略句 :

輮(之)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倒装句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秋水>:

以为莫己若 宾语前置

我之谓也 宾语前置

闻道百 定语后置

太多了很难总结啊

4.《桃花源记》中的省略句

诗词小筑为您解答:

1、省略主语。例如:

山有小口,(小口)仿佛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小口)初极狭,才通人。(武陵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人)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省略宾语。例如: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渔人)至其家作食。

5.怎么判断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的

我把这些编辑整理到一块啦^_^———————————————–省略句————————————————————— (一).省略句的古今异同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二).省略句的形式1.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⑴主语的承前省。

承前省的意思是,承接前面的成分,在后面省略。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⑵主语的蒙后省。

蒙后省的意思是:蒙借后面的成分,在前面省略。如: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⑶主语的对话省。

在对话时,根据具体的对话语言环境来省略。这种省略的灵活性最强。

①(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相比现代汉语还是要多一些,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⑴承上文谓语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⑵蒙下文谓语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有版本作“竖”)追之。⑶共喻省略。

就是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翻译:等到左公被抓投入东厂的监狱,史可法每天早晚(守候)在监狱的门外。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⑴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⑵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4.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⑴省介词“于”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⑵省略介词“以” 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⑶省略介词“自”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判断句———————————————————– A.概念: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B.判断句式的古今不同点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C.常见的判断句式1.“……者,……也”表判断;主语后面“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吴广者,阳夏人也。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⑤南冥者,天池也。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2.“……者,……”表判断;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用翻译,只直接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②粟者,民之所种。3.“……,……也”表判断;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用翻译。如:①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4.“……者也”表判断;不出现主语,只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用翻译。

如: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也可表判断;“者”、“也”都不用,即“……,……”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谓语之间加“是”。

这种判断句式常常称作意念判断句。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粮之国,不可信。③此亡秦之续(老路)耳。

6.“……,。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