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煜写的诗词
【一斛珠】 李煜 晚妆初过, 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 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 笑向檀郎唾。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浣溪沙】 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 金炉次第添香兽, 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 酒恶时拈花蕊嗅, 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 转烛飘蓬一梦归, 欲寻陈迹怅人非, 天教心愿与身违。
待月池台空逝水, 荫花楼阁谩斜晖, 登临不惜更沾衣。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 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 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 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 教君恣意怜。
【临江仙】 李煜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 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
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 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 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 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 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 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望江南】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 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 肠断更无疑! 【三台令】 李煜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月寒秋竹冷,风切夜窗声。 【采桑子】 李煜 辘轳金井梧桐晚, 几树惊秋。
昼雨新愁。 百尺虾须在玉钩。
琼窗春断双蛾皴, 回首边头,欲寄鳞游, 九曲寒波不溯流。 【柳枝】 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 到处芳魂感旧游; 多谢长条似相识, 强垂烟穗拂人头。
【谢新恩】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襟香。 琼窗□(原缺)梦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清平乐】 李煜 别来春半, 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 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 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 【阮郎归】 呈郑王十二弟 李煜 东风吹水日衔山,春来长是闲。
落花狼籍酒阑珊,笙歌醉梦间。 佩声悄,晚妆残,凭谁整翠鬟? 留连光景惜朱颜,黄昏独倚阑。
【采桑子】 李煜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 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
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 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
【捣练子令】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 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 数声和月到帘栊。
【捣练子】 李煜 云鬓乱,晚妆残, 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嫩, 为谁和泪倚阑干? 【渔父】 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渔父】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蝶恋花】 李煜 遥夜亭皋闲信步,乍过清明,早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澹月云来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子夜歌】 李煜 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缥色玉柔擎,醅浮盏面清。
何妨频笑粲,禁苑春归晚。 同醉与闲平,诗随羯鼓成。
【菩萨蛮】 李煜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 衩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 蓬莱院闭天台女,画堂昼寝人无语。
抛枕翠云光,绣衣闻异香。 潜来珠锁动,惊觉银屏梦。
脸慢笑盈盈,相看无限情。 【菩萨蛮】 铜簧韵脆锵寒竹,新声慢奏移纤玉。
眼色暗相钩,秋波横欲流。 雨云深绣户,来便谐衷素。
宴罢又成空,魂迷春梦中。 【喜迁莺】 李煜 晓月坠,宿云微, 无语枕边倚。
梦回芳草思依依, 天远雁声稀。 啼莺散,余花乱, 寂寞画堂深院。
片红休扫尽从伊, 留待舞人归。 【昭惠周后诔】 天长地久,嗟嗟蒸民。
嗜欲既胜,悲欢纠纷。缘情攸宅,触事来津。
赀盈世逸,乐尠愁殷。沉乌逞兔,茂夏凋春。
年弥念旷,得故忘新。阙景颓岸,世阅川奔。
外物交感,犹伤昔人。诡梦高唐,诞夸洛浦,构屈平虚,亦悯终古。
况我心摧,兴哀有地。苍苍何辜,歼予伉俪?窈窕难追,不禄于世。
玉泣珠融,殒然破碎。柔仪俊德,孤映鲜双,纤秾挺秀,婉娈开扬。
艳不至冶,慧或无伤。盘绅奚戒,慎肃惟常。
环佩爰节,造次有章。会颦发笑,擢秀腾芳。
鬓云留鉴,眼彩飞光。情漾春媚,爱语风香。
瑰姿禀异,金冶昭祥。婉容无犯,均教多方。
茫茫独逝。舍我何乡?昔我新婚,燕尔情好。
媒无劳辞,筮无违报。归妹邀终,咸爻协兆。
俯仰同心,绸缪是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今也如何,不终往告?呜呼哀哉,志心既违,孝爱克全。殷勤柔握,力折危言。
遗情盼盼,哀泪涟涟。何为忍心,览此哀编。
2.15.求高人;阅读《相见欢》李煜诗词,写一篇鉴赏文章,字数300以上
愁溢心中 ——读《相见欢》感 读《相见欢》这首词正是正正是在中学时候,年纪小小的我们并不懂什么才是真正的“愁”,只是简单地觉得这首词写得朗朗上口,很是让人记忆深刻.然而到今天,当我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回首往事的时候再翻开这首词,才真正领悟到了它的“愁”与艺术之美.再与其他写愁情的诗词相比较不得不感叹作者写词功力之深,才情之大.在李煜《相见欢》的这首词中最突出的不外乎是一个“愁”字.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被千古传颂正是因为他用创造性地运用比兴的手法表现“哀愁”捉住了“愁”字这个难以忘却消去真正的特点并与熟语“借酒消愁”形成鲜明的对比,而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亦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煜说的“剪不断,理还乱”恰恰道出了愁的特点,让我们有身同感受之感.而他的前一句“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就是对环境的描写,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词名《相见欢》咏的却是离别愁.此词写作时期难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词中的缭乱离愁不过属于他宫庭生活的一个插曲,如作于归宋以后,此词所表现的则应当是他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起句“无言独上西楼”,摄尽凄惋之神.“无言”者,并非无语可诉,而是无人共语.由作者“无言”、“独上”的滞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见其孤独之甚、哀愁之甚.本来,作者深谙“独自莫凭栏”之理,因为栏外景色往往会触动心中愁思,而今他却甘冒其“险”,又可见他对故国(或故人)怀念之甚、眷恋之甚.“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而俯视楼下,但见深院为萧飒秋色所笼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过片后“剪不断”三句,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但更见作者独诣的还是结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诗词家借助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离愁时,或写愁之深,如李白《远离别》:“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愁古”; 或写愁之长, 如李白《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或写恋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或写愁之多,如秦观《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李煜此句则写出愁之味:其味在酸咸之外,但却根植于作者的内心深处,无法驱散,历久弥鲜;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诉诸人们的视觉,而直接诉诸人们的心灵,读后使人自然地结合自身的体验而产生同感.这种写法无疑有其深至之处.。
3.求李清照李煜李白辛弃疾杜甫等人优秀伤愁诗词集我想要一些悲伤离别
李清照词《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艨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琵琶行/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