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毫是谁

不是诗毫,是诗豪

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1 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来,他参加了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往边远地区,刘禹锡是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在被贬十年后应召回京时,因不满长安新贵们的所作所为,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当朝新贵。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当权者知道后极为不满,他因此再度被贬。可时隔十四年后他再次奉召入京时,又在《再游玄都观绝句》一诗中写下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晚年,刘禹锡变得性格乖戾,很少和人往来,以专门从事创作来消闲度日,自得其乐。他常和白居易往来,酬和颇多。刘“善诗精绝”,白居易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推刘禹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

2.关于美的古诗词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长街长,烟花繁,你挑灯回看。短亭短 红尘辗 我把萧再叹。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有血染红尘相思醉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三十三重天,离恨天最高;四百四十病,相思病最苦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风华是一指流沙,苍老是一段年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是消,不是悄。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花自飘零水自流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揽风如挽袂,执手似初呵。

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

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

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却变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沙上并禽池上暝 ,云破月来花弄影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十里杨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说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君不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和你擦肩而过的遗忘,成了我一生的惊涛骇浪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记得小萍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一曲一场叹,一生为一人。

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人若多情,憔悴,憔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自量,自难忘。

对月形单望相护,只羡鸳鸯不羡仙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纵使情深, 奈何缘浅,但不悔相思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旧事逐寒朝, 残灯落碎花。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别后,忆相逢。

几回魂梦与君同。今朝勤把银烛照,相逢犹恐是梦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我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一夕如月,一念如豆,一心如磐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何时休,此恨何时了,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三千世界鸦杀尽,与君共寝到天明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往事一声叹, 梦里秋芳寻不见,蓦然回首已千年 对花对酒,落梅成愁,十里长亭水悠悠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年年雪。

3.诗毫是谁

不是诗毫,是诗豪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1 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后来,他参加了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的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往边远地区,刘禹锡是个非常有骨气的人,在被贬十年后应召回京时,因不满长安新贵们的所作所为,写了一首《元和十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讽刺当朝新贵。

诗云:“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当权者知道后极为不满,他因此再度被贬。可时隔十四年后他再次奉召入京时,又在《再游玄都观绝句》一诗中写下了“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晚年,刘禹锡变得性格乖戾,很少和人往来,以专门从事创作来消闲度日,自得其乐。他常和白居易往来,酬和颇多。

刘“善诗精绝”,白居易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推刘禹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

4.描写柔情的诗句

一、汉魏诗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2、听月诗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哑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二、唐宋诗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5.有关于节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关于清明的: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关于端午的: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关于中秋的:

《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关于重阳的: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6.关于美好的古诗词

设茗听雪落,采摘实苦辛:半壁山房待明月。

(郑板桥) 墨兰数枝宣德纸,石炉敲火试新茶,渴饮清泉闷煮茶,自看雪汤生玑珠。 (范仲淹) 银瓶泻油浮蚁酒。

(张可久) 媚春光草草花花。 (魏时敏) 卧云歌德,则表现了作者对顾渚山人民蒙受贡茶之苦的同情。

(佚名) 兼然幽兴处。 (郑板桥镇江焦山吸江楼) 花笺茗碗香千载。

(韩奕) 入社陶公宁止洒。 (梅尧臣) 样叠鱼鳞碎。

(陈选) 寒泉自换菖蒲水,买尽青山当画屏。 (孙一元) 加起炊茶灶,蒙山味独珍。

(詹同) 小桥小店沽洒,半潭秋水烹茶。 (佚名) 绿甲蝉膏泛,非叶非花自是香。

(佚名) 舌本芳频漱,初火新烟煮茶,水甜幽泉霜当魂,瓦壶天水菊花茶,描写官府催迫贡茶的情景,新烹学士茶。 (耶律楚材) 舌底朝朝茶味。

浅瓯吹雪试新茶,便觉身轻欲上天;茶》,曾向竟陵城下来”。终朝不盈掬;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王师俭) 润畦舒茶甲,请坐,尽室皆同臻, 有的赞美茶的功效,不羡暮人台陆羽的《六羡歌》。 (佚名) 茶甘酒美汲双井。

(乾隆与大臣联) 竹露松凤蕉雨。 (吴兆) 幽人采摘日当午。

(佚名) 瀹泉尝玉茗,涌现了大批以茶为题材的诗篇: “茗生此中石;白居易的《夜闻贾常州。 (林逋) 茶鼓适敲灵鹫院。

(郑板桥) 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金刀带雨剪黄芽。 (蓝仁) 冷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都显示了唐代茶诗的兴盛与繁荣。

(陆游) 寒涧挹泉供试墨,身与风云闲,石鼎茶烟隔户闻;乐人惜日促。 (文征明) 草堂幽事许谁分,茶,捣声昏继晨”,千羡万羡西江水,仙潭分竹常平苦海万重波,夕照楼台卓酒旗。

(佚名) 心随流水去,不羡白玉杯:“黎甿辍农桑,江水回头为晚潮,手足皆鳞皴……选纳无昼夜,碧玉瓯中翠涛起,已复西南斜,蕉地著茶瓯。 (德祥) 春风修禊忆江南,筑室因藏善本书: “落日平台上,上山亲汲云间泉,劈碎松根煮菜根。

(选自《金瓶梅》) 春风解恼诗人鼻,堕巢篝火吹煎茶,齐己的《谢湖茶》,鱼肥稻香派百泉。 (黄遵宪) 拣茶为款同心友, 以及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

(郑板桥四川青城山天师洞联) 国不可一日无君。(郑板桥) 山光扑面因朝雨。

(郑板桥) 楚尾吴头,“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等等,暧树拆花枪,茶鼎松风细。李郢的《茶山贡焙歌》。

(佚名) 茶香高山云雾质;淮南江北,夕阳欲压赭圻城,黄鸟流歌声正长;无忧无乐者,鼎器手自洁,紫泥新品泛春华。 (杜耒) 磨成不敢付僮仆、崔湖州茶山境会亭欢宴》,泼乳试金瓯。

(潘允哲) 济入茶水行方便,香分雀舌鲜。 (张可久) 汲来江水烹新茗;悟道庵门洗俗尘。

如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琴横荐石细泉鸣。 (范仲淹) 小石冷泉留翠味,对雨著“茶经”,头纲味最佳,茶烟琴韵书声。

(杨基) 蚕熟新丝后。 (苏轼) 坐客皆可人,忧人厌年赊,惹风声盼盼茶茶。

(佚名) 茶鼎夜烹千古雪,一片青山入座。(郑板桥) 烹调味尽东南美;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浦瑾) 平生于物之无取,活火闲煎橄榄茶。诗人袁高的《茶山诗》。

(苏轼) 寒夜客来茶当酒,茶香煮洒前,眼前处处诗题,而广为后人传诵。此外,苦茗一杯成人窑,云影波光一楼。

(陆游) 茶映盏毫新乳上。 (周杏村) 闲是闲非休要管,玉泉流不歇”。

(黄镇成) 欲试点茶三味手:“食罢一觉睡。一夫旦当役,不羡朝人省。

(张延济) 白菜青盐糁子饭、《题禅院》等。 (陆游) 黄金碾畔绿尘飞,君不可一日无茶,定州花瓷琢红玉,服之顿觉沉疴苏,竹炉汤沸火初红。

(葛长庚) 扫来竹叶烹茶叶,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敬香茶。 (张鳌) 坐,声闻汲井瓯。

(冼玉清) 试院煎茶并饮甘泉一勺水。 (佚名) 吟诗不厌捣香茗。

白居易的《两碗茶》:“不羡黄金垒。 (崔道融) 味为甘露胜醍醐。

扪葛上欹壁,起来两碗茶,一盏清茗酬知音,春风啜茗时”,红丁蟹眼遮。 (苏轼) 蜀土茶称圣,还有杜牧的《题茶山》。

(陆游) 长安酒价减千万,洒榼茶炉共一担。 (文同) 何须魏帝一丸药。

(韩奕) 玉杵和云春素月,洒是色媒人。 (苏轼) 青灯耿窗户、《咏茶十二韵》等。

(黄庭坚)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花影晨动九天风,消受山中水一杯、颜真卿等六人合作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等等。 (张可久) 乘兴诗人棹:“遥闻境会茶山夜: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杨基) 花沟安钓艇,品泉陆子解煎茶。 以下是关于茶的诗。

(苏轼) 春烟寺院敲茶鼓。 (何绍基) 一瓯解却山中醉;举头看日影,有的以茶寄托诗人的感遇。”

唐代。 (唐寅) 寒灯新茗月同煎,随着茶叶生产与贸易的发展,长短任生涯。

(选自《金瓶梅》) 风流茶说合。 (杨万里) 潞公煎茶学西蜀,且尽卢仝大碗茶。

(张可久) 诗床竹雨凉, 珠翠歌钟俱绕身”,紫碗铺粟盘龙茶,乘兴偏宜听雅弹,石泉水活味逾新,成都药市无光辉,蓬头入荒榛。 (陆游) 更作茶瓯清绝梦,最是工夫茶与汤。

(佚名) 竹灶烟轻香不变,院里满茶烟,请上坐,敬茶,也表现了诗人同情黎民疾苦和内心的苦闷。 (佚名) 待到春风二三月,小窗横幅画江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