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仁义的诗词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荀子》:“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

《老子》:“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

赵岐注:“有仁认之道,可以为名.以利为名,有不利之患矣.”

朱熹集注:“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君子以为忠.——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诚臣徇主而弃亲,孝子安家而忘国,各有行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养生》:“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躯而济国,君子不咎也.”

唐太宗 《赐萧瑀》诗:“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礼记·礼器》:“君子之於礼也,有所竭情尽慎,致其敬而诚若,有美而文而诚若.”

《香囊记·庆寿》:“一生未悟诚明了,百行须知孝悌先.”

明 陈子龙 《送默公师应试燕都》诗:“朗然冰雪心,十年奉诚愫.”

2.《三字经》全文中关于“仁义”的诗句有哪些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2、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4、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5、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6、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8、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9、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10、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弟”通“悌”,尊敬友爱。

11、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孝悌乃一件大事。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12、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1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14、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15、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3.关于义的诗句

1.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曹植

2. 后来人不知,焉能会此义。——拾得

3. 知人得数士,重义忘千金。——苏轼

4.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李白

5. 重义轻生怀一顾,东伐西征凡几度。——骆宾王

6. 德义不孤朋友乐,田园粗了儿孙计。——段克己

7. 仁义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岂儒为。——周昙

8. 谓言大义不小义,取易卷席如探囊。——杜牧

9. 谁言铁衣冷彻骨,感义怀恩如挟纩。——陆游

4.描写仁义的名句

1. 君子抱仁义,不惧天地倾。 ——王建

2. 为己重者不仁,好广积者不义。足恭者无礼,贪名者无智。 ——林逋

3. 誉人而人亦誉之,则是自誉矣;毁人而人亦毁之,则是自毁也。自誉,仁之贼也,自毁,义之贼也。 ——姚莹

4. 仁义为友,道德为师。 ——史襄哉

5. 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之至亲也。 ——孔 子

6. 义士不欺心,仁人不害生。 ——刘 向

7. 智者不危众以举事,仁者不违义以要功。 ——《后汉书》

8. 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吴敬梓

9. 仁生于歉,义生于丰,故富而教之斯易也。 ——王通

5.关于仁字的古诗

马戴道在猜谗息,仁深疾苦除。

新春闻赦(龙阳作)潘孟阳真须尽兴饮,仁里愿同来。 春日雪以回文绝句呈张荐权德舆文同二见因妄生,仁智何常用。

守居园池杂题 二乐榭王十朋仁者果何似,宜于射也观。 州宅杂咏 穿杨亭杨万里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二 仁智堂汪应辰仁心均动植,风化正邦家。 太上皇后合端午帖子词 其二苏辙动静惟所遇,仁智亦偶然。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一十一 二乐榭邵雍勇须仁以济,仁必勇为资。 好勇吟陈淳仁人之安宅,在心本全德。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 其一 仁林同仁矣文皇诏,悲哉少女书。 妇女之孝二十首 其八 缇萦仁之于父子,父子亦相亲。

禽兽昆虫之孝十首 其四 虎狼赵戣罪己桑林六,仁心祝网三。 咏史二十二首 其四郭印结茅覆短椽,仁风追太古。

追古亭裘万顷谓朋党者谁,仁人姑听教。 饯吴长文司理用脩持贤业教无欠为韵 其五。

6.小学论语中关于仁的诗句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

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8、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9、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2、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3、巧言令色,鲜矣仁!

1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5、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18、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9、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4、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

2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7、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9、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32、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7.小学论语中关于仁的诗句

论语中写仁的句子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8、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9、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然而未仁。

1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1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12、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3、巧言令色,鲜矣仁!14、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5、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18、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9、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2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2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4、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仁义之路)也?25、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2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27、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8、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29、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31、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

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32、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

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8.有关”忠孝仁义”的古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孟郊。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