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古诗《风》的图画
古诗《风》的图画:
【原文】:
风
作者: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树上金黄的树叶,能吹开春天的美丽鲜花。
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树倾斜。
【词语注释】:
⑴解落:吹落,散落。《淮南子·时则训》:“季夏行春令,则谷实解落。”
⑵解:落。
⑶能:能够。
⑷二月:春季的第一个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⑸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⑹过:经过。
⑺斜:倾斜。
2.关于古诗《风》的图画
关于古诗《风》的图画如下:
原文:
《风》
李峤(唐)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作者: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
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译文:
秋风一吹来,便会使枝叶零落,令人感到萧瑟、凄凉;但是一到了二月,和煦的春风一起,花朵绽放花蕾,大地又充满了生机。有时大风从江面上吹过,掀起千尺巨浪,有时微风吹入竹林,千万根竹子随著风东倒西斜,又是另一番景象。
赏析:
此诗通过抓住“叶”“花”“浪”“竹”四样自然界物象在风力作用下的易变,间接地表现了“风”之种种形力、魅力与威力。全诗四句两两成偶,以“三”“二”“千”“万”数字对举排列来表现风的强大,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3.有关花/草/树/风/鸟/山的诗配画
百合花 清 严兆鹤 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
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菊花 唐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卜算子 咏梅 宋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花 近代 邓尔雅 昨日雪如花,明日花如雪。
山樱如美人,红颜易销歇。 咏白海棠 清 曹雪芹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试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百合 南朝后梁 萧詧 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
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偃仰。 写草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长莺飞二月天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芳草碧连天。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英雄一世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辉. 北风卷地白草折 无名草木年年发,不信英雄一世穷。
百草千花寒食路。 浅草才能没马蹄. 出自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写树的诗:春秋时期的《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隋代无名氏的《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宋代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写风的诗:咏风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风 豪气生天地,扶摇上九霄。
飘飘形莫定,坦坦乾坤摇。 好絮追踪起,痴花暗退娇。
欲询飞廉意,何日报风潮?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写鸟的诗:诗中鸟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盂浩然:
(陶渊明:(饮酒》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 9.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10.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
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著人、欲下未下。
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丑奴儿近 作者:辛弃疾 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 —–念 奴 娇 作者:文天祥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归去来辞 作者:陶渊明 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
—-登 楼 赋 作者:王粲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薛涛)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王维) 写山的诗:平都山 陆游 名山近江步,蜡屐得修行。 奔鹿冲人过,藏丹彻夜明。
唐碑多断蚀,梁殿半欹倾。 洞口云常涌,檐牙柏再荣。
行逢负笼客,卧听送船声。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4.古诗配画泊秦淮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 秦淮河上的秋水荡漾,暮霭象轻纱般的舒卷飞翔。
秋水披一身迷人的烟雾,两岸金沙随夜色沉入溶溶的月光。 我在停泊的小船上静静眺望,对岸酒家的灯火一片辉煌。
歌女如春,“游客”颠狂,《后庭花》的歌声弥漫江上,可有谁想到了国破家亡?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些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
《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后庭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那《后庭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班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这诗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见工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的迷蒙夜景,大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缉虎光臼叱铰癸歇含忙练、准确、形象。
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他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词来清丽,画面鲜明,风调悠扬,富有艺术勉力。
朝著名诗人杜牧游秦淮,在上听见歌女唱《玉树后庭花》,绮艳轻荡,男女之间互相唱和,歌声哀伤,是亡国之音。当年陈后主长期沉迷于这种萎靡的生活,视国政为儿戏,终于丢了江山。
陈朝虽亡,这种靡靡的音乐却留传下来,还在秦淮歌女中传唱,这使杜牧非常感慨。他的诗说:这些无知歌女连亡国恨都不懂,还唱这种亡国之音!其实这是借题发挥,他讥讽的实际是晚唐政治:群臣们又沉湎于酒色,快步陈后主的后尘了。
秦淮一隅,寄托如此深沉的兴亡感,足见金陵在当时全国政治中心已经移向长安的情况下,影响仍然很大。 杜牧另有一首《江南春》,是写金陵春色的,基调开朗得多:“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读罢这二十八字,闭目就能想见唐朝的金陵春色:黄莺于红花绿柳,酒旗飘在水村山郭,风景是极动人的则是许许多多的寺庙,它的缕台在烟雨中放光,这些寺庙是南朝留给金陵的宗教艺术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