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地点的的诗句【整首古诗,要有诗人】
黄鹤楼: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岳阳楼:
《登岳阳楼》唐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滕王阁:
滕王阁
唐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登豫章郡南楼
唐 张九龄
闭阁幸无事,登楼聊永日。
去霞千里开,洲渚万形出。
淡淡澄江漫,飞飞度鸟集。
邑人半舻舰,津树多枫橘。
感别时已屡,凭眺情非一。
远怀不我同,孤兴与谁悉。
平生本单绪,邂逅承优秩。
谬忝为邦寄,多惭理人术。
驽钝虽自勉,仓廪素非实。
陈力倘无效,谢病从芝术。
2.关于地理的五首古诗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释】:
人间①四月芳菲②尽ؤ山寺③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ؤ不知④转入此中⑤来
①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②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
③山寺:指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相传为晋代僧人昙诜所建,为我国佛教胜地之一。
④不知:岂料、想不到。
⑤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四月份山下春花都已经谢了,山上寺庙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就是说的一种物候现象,山上山下的气温不同,导致花开的时间也不同 .
体现的地理当中的垂直地带性差异!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是指暖锋天气。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是指长江的中游。
《乙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约客 》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诗描写的是我国春未夏初的梅雨天气。
3.有关异地的诗句
描写异地老乡诗词: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题一作《渭城曲》
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朝雨:早晨的雨.
浥:湿润.
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鲍照《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乘船将要远行,忽然听见岸上踏地为节拍,有人边走边唱前来送行。桃花潭水虽然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厚。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送别》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易水送别》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4.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有哪些啊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宋)苏轼
天欲雪,去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出石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园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怳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东坡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白居易
5.关于名胜古迹的古诗
1(唐) 崔 颢: 黄鹤楼 昔人已乘白云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注:黄鹤楼耸峙于武汉长江之滨蛇山之巅,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盛誉。它与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和蒲州鹳鹊楼并称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历代文人骚客登楼吟诗作赋,讴歌其壮丽景观,留传至今的诗词逾千首,文赋过百篇,并有多如珠矶的神话传说。崔颢的这首《黄鹤楼 》雄视千古,脍炙人口,被严羽称为“唐人七律第一”(见《沧浪诗话》)。传说李白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不敢在上面题诗,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2 (唐) 杜 甫: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注:杜甫的这首《登岳阳楼 》也是一首名作,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成为名句,在所写的岳阳楼诗文,大概只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与之比。3.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注: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南。相传南朝宋元嘉间有异鸟集于此,时人以为凤凰,遂筑此台。4(唐) 王勃: 滕王阁 膳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书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注:被称为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除为滕王阁写下这首名诗外,还作了一篇更有名的《滕王阁赋》,最为脍炙人口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唐)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注:鹳鹊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该楼始建于北周(公元557-580年)。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这首诗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千余年间,它对于激励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产生了深远影响.6唐。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注:苏台即姑苏台,是春秋时代吴王夫差游乐的地方,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7.晋。曹植 :铜雀台赋从明后以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阕乎太清。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临漳水之长流兮,望园果之滋荣。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连二桥于东西兮,若长空之蝃蝀。俯皇都之宏丽兮,瞰云霞之浮动。欣群才之来萃兮,协飞熊之吉梦。仰春风之和穆兮,听百鸟之悲鸣。云天垣其既立兮,家愿得乎获逞。扬仁化于宇宙兮,尽肃恭于上京。惟桓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差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规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尊贵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皇。御龙旗以遨游兮,回鸾驾而周章。思化及乎四海兮,嘉物阜而民康。愿斯台之永固兮,乐终古而未央!8唐。宋之问(一作沈佺期诗) 铜雀台昔年分鼎地,今日望陵台。一旦雄图尽,千秋遗令开。 绮罗君不见,歌舞妾空来。恩共漳河水,东流无重回。9明。王世贞:登太白楼 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注:据史料,太白楼在中国一共有三处——分别是马鞍山太白楼,歙县太白楼和济宁太白楼(历史上公认的最具名气的当属马鞍山太白楼)。三楼各有各的风格,歙县太白楼古朴素雅,马鞍山太白楼庄严辉煌,济宁太白楼肃穆沉静。10。唐。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11.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也成为咏诵黄鹤楼的绝句。题记余和友游马鞍山太白楼,等之有感登太白楼秋登太白楼,空叹江水流。一朝功名成,再来此地游
6.有注释古诗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⑴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⑵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⑷猿:猿猴。 啼:鸣、叫。 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所以叫“天门”。 (2)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3)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4)开:开掘;开通。
(5)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6)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7)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8)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9)出:突出,出现。 译文:
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向东流到此处,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迎面扑来的感觉。一艘小船仿佛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2)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3)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4)莫愁:请不要忧愁 。 (5)知己:知心的好朋友。 (6)谁人:哪个人。 (7)识:认识.
(8)君:你,这里指董庭兰。 译文:
夕阳西下,黄云千里,日色昏昏。北风吹送着大雁,大雪纷飞。不要忧愁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谁不知道你才艺高超的董琴师啊。
7.送别的古诗
..呵呵,那我就选我喜欢的了
送别
无名氏
杨柳青青着地吹,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这首就比较熟悉了。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下面是我找的:
一、送朋友:
【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注:①董大:可能是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兰庭。②曛(xūn):日色昏黄。〕
【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注:①淮上:指今江苏江都。②扬子江:长江在今江苏、扬州与镇江之间的一段。③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④离亭:即古时驿站。⑤潇湘:指今湖南。⑥秦:指今陕西。〕
二、送客人:
【崔橹·三月晦日送客】:野酌乱无巡,送君兼送春。明年春色至,莫作未归人。
【张籍·送客游蜀】:行尽青山到益州,锦城楼下二江流。杜家曾向此中住 ,为到浣花溪水头。
三、送外宾:
【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①扶桑:古代用于称日本。②师:对敬龙和尚的尊称。〕
四、送亲属:
【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注:①外弟:表弟。②言别:告别。③一:加强语气的助词。④沧海事:指世事变化很大。⑤巴陵:即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
五、送官人:
【杜牧·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马声骄。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君意如鸿高的的,我心悬旆正摇摇。同来不得同归去,故国逢春一寂寥。
六、送文人:
【苗发·送司空曙之苏州】
盘门吴旧地,蝉尽草秋时。归国人皆久,移家君独迟。广陵经水宿,建邺有僧期。若到西霞寺,应看江总碑。
七、送将军:
【郎士元·送彭将军】
双旌汉飞将,万里独横戈。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莫断阴山路,天骄已请和。〔注:①双旌:仪仗用的旌旗。②黄云:喻风卷沙尘入空,弥漫如云。当今的沙尘暴。③长河:黄河。④天骄:指匈奴。〕
八、送从军:
【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江春不肯留行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九、送回归:
【李白·送杨山人归蒿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注:①嵩山:在今河南登封。②玉女峰:太室山二十四峰之一。③掇仙草:采取仙草。④菖蒲:传说嵩山的一种仙草。⑤紫茸:紫色的花朵。⑥骑白龙:此指飞升成仙。〕
十、送壮别:
【陆龟蒙·别离】: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8.一些有名的古诗
七步诗
曹植
煮豆持作羹(1),漉菽以为汁(2)。
萁在釜下燃(3),豆在釜中泣(4)。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5)。
1:拿。羹:用煮,蒸等方法作成的糊状食品。2漉;过滤。菽:豆类的统称。这句话得意思是蒸煮过的豆子过滤后做的调味汁水。3萁:豆的径干。釜:古代的一种锅。燃:烧。4:泣:小声的哭。煎:煎熬。
这首诗是表达浅浅显生动来比喻,讽刺了哥哥曹不的不宽容和残忍,表现了曹植内心的悲伤和忧郁,节;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互相之间的残害。
煮了豆子做豆羹,滤去豆渣做豆汁。豆萁锅下使劲燃,豆子锅里悲哭泣,我们本是同根生,你为何煎熬的我这么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注释]
1.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解说]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注释: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游子思乡名诗。静静的夜晚,床前被明月的光辉照得一片洁白,几乎使人以为是地上铺了一层霜。仰头看看明月,不由得低头深深怀念遥远的家乡。
静夜思 : 宁静的夜晚所引起的乡思。
疑 : 怀疑,以为。
举 : 抬、仰。
9.有那些优美的诗句
<;忆莲>>
江南风景秀
最忆在碧莲
娥娜似仙子
清风送香远
<<;访莲>>
友人致电来,
邀我游苑址。
斜风雨数点,
新月柳几枝。
行到近春园,
立观荷花池。
莲花迎我至,
婀娜我自痴。
<<;种莲>>
清塘引水下藕根
春风带露沾侬身
待到花开如满月
览胜谁记种莲人
<<;对莲>>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采莲>>
燕园不可采莲
莲叶空自田田
无鱼戏在莲中
我亦难入莲间
<<;画莲>>
朱颜碧墨放池畔
舞袖挥毫对玉莲
尽态极妍宛若生
一脉幽香把君难
<<;赏莲>>
炎夏雨后月,
春归花寂寞;
满塘素红碧,
风起玉珠落。
<<;咏莲>>
池塘一夜风雨,
开起万朵红玉;
怜君自来高格,
爱莲谁若敦颐。
<<;问莲>>
花中君子来哪方
婷婷玉立展娇容
暖日和风香不尽
伸枝展叶碧无穷
纵使清凉遮炎夏
为甚委靡躲寒冬
既然不愿纤尘染
何必立身淤泥中
<<;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
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
七月流火送清凉
<<;梦莲>>
京北秋来风景异,
天高云淡雁迷离;
踏破铁岭无觅处,
寻遍荷塘空水遗;
无可奈何秋睡去,
仙衣胜雪倾心起;
何故幽叹无缘见,
夏风十里一潭碧。
<<;残莲>>
萧瑟秋风百花亡
枯枝落叶随波荡
暂谢铅华养生机
一朝春雨碧满塘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