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哪些古诗中带有“趣”字的诗句

1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青溪》 王维

2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摸鱼儿》 元好问

3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桃花庵歌》 唐寅

4何如且会此中趣,别有生涯天地间。《梦中得“百年那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句》 王世贞

5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寄生草》 曹雪芹

6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送欧阳会稽之任》 王昌龄

7当春颇愁寂,对酒寡欢趣。《渐老》 白居易

8旷然宜真趣,道与心相逢。《题杨颖士西亭》 白居易

9 啸傲颇有趣,窥临不知疲。《新构亭台》 白居易

10仰首望飞鸣,伊人何异趣?《骕骦坂》 杜牧

/search.asp?RR=1&TT=%C8%A4

这上面有很多。

2.古诗趣文,诗发生的有趣的事

唐代诗人贾岛,字阆仙(一作浪仙),年轻时因考试不中,曾出家当过和尚,法名无本.后来又还俗应试,到底没有考进“进士”,只做过“长江主簿”等小官,医生穷愁潦倒.他的诗风格清丽,非常注重锻字炼句. 《隋唐嘉话》、《唐诗纪事》和《苕溪渔隐从话》都载有他的这样一则故事: 贾岛因赴考到京(长安).一天,骑着驴,一边走,一边吟诗,忽然得了两句道: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自己觉得这两句还不错.可是,又觉得下句“推”字不够好:既是月下的夜里,门早该关上,恐怕推不开了,不如改为“僧敲月下门”.心里这么琢磨着,嘴里也就反复地念着:“僧推……”、“僧敲……”,他的右手也不知不觉地随着表演起来:一会儿伸手一推,一会儿举手作敲的姿势.这时,著名的大作家、“京兆尹”兼“吏部侍郎”韩愈恰巧从这儿经过,随从仪仗,前呼后拥地过来了.按当时规矩,大官经过,行人必须远远回避让路,否则就要犯罪.贾岛这时正迷在他的那句诗里,竟没有发觉,等到近身,回避也来不及了,当即被差役们扭住,带到韩愈马前.韩愈问明原委,不但没有责备贾岛,还很称赞他认真的创作态度.对于“推”、“敲”两字,韩愈沉吟了一下,说:“还是‘敲’字好.” 两人于是并骑而行,谈了一些关于诗文写作的问题.从此成了朋友. 成语“推敲”的出典,就是由于这个故事.后来,形容反复地研究措词、斟酌字句,就叫“推敲”. 上述贾岛的诗句,见《题李凝幽居》,是一首五律,全诗如下: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佛教在线讯 苏轼与佛教关系密切.苏轼之接触佛教,至少可以上溯至他十来岁之时,据《苏轼诗集》载:“君(苏辙)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栾城后集》卷二一《书白乐天集后二首》也说他“少年知读佛书,习禅定.”而苏东坡于禅宗则是情有独钟,并对他影响深远,历久而弥真弥坚.禅宗透脱无碍,随缘任运的人生哲学,使苏东坡在种种危难困厄中仍能保持通脱无碍的姿态和积极乐观的信念.因此他在《东坡居士过龙光留一偈》中盛誉禅宗:“所得龙光竹两竿,持归岭北万人看.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 苏东坡一生与禅师交游颇广,不少禅师与他保持着颇为密切的关系.苏杭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他在苏杭的时间前后有七八年之久;苏杭不但风光旖旎,经济发达,而且高人云集,禅师倍出,苏东坡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曾说:“默念吴越多名僧,与予善者常十九”(《东坡志林》卷二),此话并非夸夸其谈之辞.苏东坡在苏杭结识的禅师,有清顺、守诠、仲殊、道臻、可久、垂云、思聪、惠思、怀琏、善本、道荣等.由于东坡的宿慧,再加上众僧友的启发,使他在佛理的体悟上能再上一层楼,而他们所留下来的妙事妙理,更成为千古的佳话.其中东坡与佛印禅师的众多公案,在后世流传最广…… 佛印了元,字觉老,本出身于富庶之家,后因皇帝赐与度牒而出家.苏东坡移居湖州过金山时,结识了佛印.元丰二(1079年),苏东坡贬谪黄州,开始大量阅读佛教典籍,与佛印了元建立了更为密切的情谊.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后来两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有一天,佛印禅师登坛说法,苏东坡闻说赶来参加,座中已经坐满人众,没有空位了.禅师看到苏东坡时说:“人都坐满了,此间已无学士坐处.” 东坡马上机锋相对回答禅师说:“既然此间无坐处,我就以禅师四大五蕴之身为座.” 禅师说:“学士!我有一个问题问你,如果你回答得出来,那么我老和尚的身体就当你的座位,如果你回答不出来,那么你身上的玉带就要留下本寺,做为纪念.”苏东坡便答应了.佛印禅师反问:“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请问学士要坐那里呢?” 苏东坡为之语塞.色身是由四大假合而成,诸行无常、刹那不住、没有一样永恒实在,故不能安坐于此.东坡的玉带因此输给佛印禅师,至今仍留存于金山寺.有一次,苏东坡与佛印禅师一同游山玩水,走着走着,佛印忽然对苏东坡说:“你骑在马上的姿势十分庄严,好像一尊佛.” 苏东坡回答说:“你穿着一身黑袈裟,骑在马上好像一团牛粪.” 佛印笑着说:“从我口中出来的是佛,从你口中出来的却是粪.”随从听到两人的对话,都忍不住捧腹大笑.悟道者眼中,佛与牛粪自性本自清净.东坡与佛印禅师时常一唱一和,嬉笑怒骂,以诸公案,遗教后世.一般人谈到苏东坡和禅,喜欢列举他与佛印的传奇故事,却忽略了苏东坡曾写过许多佛与禅的诗歌.这些诗歌十分优美,观点独到,很有悟境。

3.有趣的古诗词

至于诗词与名称的诗句与人物的名称接近的过多,如架子最大的人也可以说是—王维(谐音王位)等许多不确定因素。就单就“愁”字的诗词而言就有许多,我在此可以将一些资料提供给你,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声声慢》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人长。

——李白《秋浦歌》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观《浣溪沙》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落万点愁如海。

——秦观《千秋岁》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欧阳修《踏莎行》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李清照《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及春愁,黯黯生天际。

——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晏殊《蝶恋花》

萧萧江上荻花秋,作弄个离愁。半竿残日,两行泪珠,一叶扁舟。

——张孝祥《眼儿媚》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

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半多。

——赵嘏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颀

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柳咏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柳咏

所以我国的诗词博大精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但是其中的三个答案我查了相关的材料我想应该是可信的!就是后面三条!李白——白发三千丈;清酒——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朝如青丝暮成雪;希望能够给你以参考!

4.有趣的汉字古诗

谐音的古诗 杨柳枝 温庭筠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烛-嘱,围棋-违期)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竹枝 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二猿落入深山中,小猴子怎敢对锯(对句)一马陷足污泥里,老畜牲怎能出蹄(出蹄)两舟并济,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荻青)怎比萧和(萧何)谐音的对联 上联:和尚过河,手掣荷花何处插? 下联:侍郎游市,眼前柿树是谁栽? 新联:委员入闱,脸上威风为甚猥!(无情) 上联:树上桐子,树下童子,童子打桐子,桐子落童子乐。

下联:屋前园外,屋内员外,员外扫园外,园外净员外静。 新联:院后廊中,院里郎中,郎中行廊中,廊中幽郎中悠。

(无情)。

5.有什么有趣的古诗

古诗词当属唐宋时期的打油诗。

这类诗人以唐代诗僧王梵志最为有名。比如,“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表现人生无常,殊途同归)又如,“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表现安贫乐道)等等 很多大诗人有时也会写一些诙谐有趣的打油诗。

比如李白杜甫就曾互赠打油诗。杜甫曾写了一首题为《赠李白》的“打油诗”:“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此诗是“规劝”李白千万不要迷恋炼丹术。李白写给杜甫的“打油诗”:“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以前作诗苦。”此诗是在“规劝”杜甫写诗不要太拘谨。

苏东坡在晚年曾因政治失意无所事事而写了一首题为《静坐》的“打油诗”:“无事只静坐,一日如二日,若活七十岁,犹如百四十。”他还写过一首题为《洗儿》的“打油诗”,用来讽刺官场的黑暗。

诗曰:“人家养子爱聪明,我为聪明误一生。但愿生儿愚且鲁,无灾无害到公卿。”

还有些身居高位但学问不佳的人,也会写一些浅显好玩的打油诗,比如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等等。宋朝名相吕蒙年轻不得志时写了一首题为《过年》的“打油诗”来发感慨,诗曰:“可怜可怜真可怜,煮烂猪头要现钱。

有朝一日时运转,日日天天都过年。”朱元璋在他登基那天的清晨,吟了一首题为《金鸡报晓》的“打油诗”。

诗曰:“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据说当朱元璋吟出前两句时,大臣们都偷着在心里笑,可当吟出后两句后,大臣们都折服了。 这类诙谐幽默,浅显易懂又时有所深意的诗,在古代很流行,为数众多。

1、岳武穆王墓清代张奕光的七律《岳武穆王墓》,是一首比较有名的回文诗:今古垂芳遗庙立,拜瞻空恨一秦奸。森森柏树枝南向,凛凛忠魂夜北看。

心赤负冤沉狱死,草青埋骨痛碑残。钦徽是日无家返,深怨谗书封蜡丸。

回复读之,便成了:丸蜡封书谗怨深,返家无日是徽钦。残碑痛骨埋青草,死狱沉冤负赤心。

看北夜魂忠凛凛,向南枝枝柏森森。奸秦一恨空瞻拜,立庙遗芳垂古今。

这首诗,既合韵律,又能充分表达作者怀忠斥奸的强烈爱憎感情,确实是很不易的2广东高州县的茂名镇,历史上是个文风蔚然、胜踪留存的地方。镇西观山寺的壁上曾刻有一首回文诗:悠悠绿水傍林侵,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冷井寒泉碧映台。鸥飞满浦渔舟泛,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流溪远棹一篷开。倒转过来读,仍是一首意境相似,合乎格律要求的谐韵诗:开篷一棹远溪流,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泛舟渔浦满飞鸥。台映碧泉寒井冷,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偎林傍水绿悠悠。3、仙佛寺的回文诗湖北来凤县仙佛寺的山门前,曾有一块高约六尺的青岩石碑,碑上镌刻一首回文诗: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

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据说这是一位真人从四川峨嵋山云游到此,一时兴起,在门前挥笔而就的。

这首诗,不管顺读倒吟,减字跳句,都可以演绎成诗。4、情书回文诗有一首读来感人至深的回文诗,是丈夫从外地寄给妻子的信: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阴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孤灯夜宁长寥夜,夫忆妻兮父忆儿。

妻子读后,将其倒写,成为回信: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阴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这首诗顺读倒念,皆合乎夫妻语气,读来朴实感人,亲切自然。5、逐句回文体丁药园有一首写青年男女之情的《菩萨蛮》词,逐句回文,真挚别致,反复吟味,情趣自见:下帘低唤郎知也,也知郎唤低帘下。

来到莫疑猜,猜疑莫到来。道奴随处好,好处随奴道。

书寄待何如?如何待寄书。苏轼也曾写过逐句回文体,有首《菩萨蛮》词,是这样写的:落花闲院春衫薄,薄衫春院头花落。

迟日恨依依,依依恨日迟。梦回莺舌弄,弄舌莺回梦。

邮便问人羞,羞人问便邮。再录一首《菩萨蛮.暮江吟》的逐句回文词:暮江寒碧萦长路,路长萦碧寒江暮。

花坞夕阳斜,斜阳夕坞花。客愁无胜集,集胜无愁客。

醒似醉多情,情多醉似醒。6、倒句回文诗倒句回文诗是每一句中都可以倒读。

下举一首七绝供欣:处处飞花飞处处,潺潺碧水碧潺潺。树中云接云中树,山外楼遮楼外山。

李半黎写过一首《鸟醉花香》的倒句回文诗,诗云:冬伴春来春伴冬,风随雨洒雨随风。鸟醉花香花醉鸟,松恋雪洁雪恋松。

7、联珠回文诗回文诗中有一种回文联珠体,用十个字按照顺序交叉的方法,即前两句从左至右读,后两句从右至左倒读,组成一首七言绝句。有四首《春》、《夏》、《秋》、《冬》的四季回文诗是这样的:《春》:茏堤绿柳弄春晴晓月明读成:茏堤绿柳弄春晴,柳弄春晴晓月明;明月晓晴春弄柳,晴春弄柳绿堤茏。

以下三首读法相同:《夏》: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秋》: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冬》:红炉黑炭积残冬遇雪风唐寅也曾作过名曰《春》、《夏》、《秋》、《冬》。

6.关于古诗的有趣小故事

平湖秋月藏头诗 平湖秋月是西湖赏月最佳的地方。

原先,这里称为孤山望湖亭。这一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绍兴才子徐文长正在杭州。

他在天竺岣嵝山房独自一人饮酒赏月,几杯闷酒下肚,有些醉眼朦胧。忽然,想起诗友们说过西湖孤山望湖亭是赏月的好地方,就趁着月色,踱着方步,向孤山望湖亭而来。

徐文长行行走走,一面欣赏着西湖月色,一面吟着咏月诗句,不觉已来到望湖亭前。这是一座临湖建筑,据全湖之胜,东可望湖滨,西可达苏堤,南可至南屏,整个外湖景色尽收眼底。

这时,一轮皓月当空,风清清,水碧碧,远山蒙纱,近树笼烟,使人如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他不禁诗兴勃发,画意盎然。

这时,猛听得望湖楼里传出一片吟诗声。徐文长一看,亭子里面坐满了人,桌上红烛高照,摆满了西瓜、红菱、月饼等各式时鲜果品酒肴,还有笔墨纸砚,看样子,是一群文人雅士在这里饮酒赏月,赋诗作画。

徐文长信步走了进去,想看看热闹。望湖亭里,果然是西泠诗社的文人雅士在饮酒赏月,正喝得兴高采烈,见有个陌生人进来,顿时没了声息。

主持人见徐文长身穿青衫,头戴方巾,一副文士打扮,虽然衣着简朴,但雅而不俗,仪态从容,觉得不可怠慢,就起身把手一拱,招呼说:“今日中秋佳节,我们西泠诗社社友,特在此饮酒赏月,作画吟诗。兄台如有雅兴,不妨稍坐片刻,以便求教。”

说罢,将手向四壁挂着的书画一挥。徐文长慢步绕亭一周,向四壁诗画略略扫了一眼,发现尽是平庸之作。

主持人见他一言不发,又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就故意刁难他说:“兄台文质彬彬,定是行家里手,今日萍水相逢,我等三生有幸,乞望作画题诗,以开我等眼界,为中秋雅集增色。”说罢,“嘿嘿”冷笑了几声。

徐文长看罢诗画,原想稍停一会就走,见他们有的面露骄矜之色,有的发着冷笑,心想:好吧,我正愁没有纸笔抒怀、何不借此凑凑热闹,逗趣他们一下。他也不谦让,来到书案前,将雪白的宣纸—铺,手执羊毫湖笔,饱蘸浓墨,“唰喇”几笔,天上出现了一轮圆月,又“唰唰”几笔,水中也映出圆月一轮,然后“嚓嚓”几笔,远处山色朦胧,近处湖亭跃然,湖上一叶扁舟,—渔翁在月影之中独酌。

这时,曲泠诗社文士,都围上来观看。见徐文长顷刻之间,画好了一幅“平湖秋月”图,水墨写意,落笔不凡.都十分惊讶。

主持人看徐文长画得不错,想试试他的文才,就请他在画上题诗一首。徐文长也不推辞,提起笔来就写了两句: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

‘天上一轮圆圆月,水中圆圆一轮月。’哈哈,这也算诗吗?”文士们正议论间,只见徐文长又提笔写下两句:一色湖光万顷秋,天堂人间共圆月。

文士们大吃一惊。他们原以为下面写不出什么好句子来,没想到徐文长这么一转一收,四句联起来一读,真是奇句妙文,情景交融,禁不住同声叫好:“佳句,佳句,不知兄台来自何处,我等失敬!” 徐文长朝大家一笑,又提笔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文士们一看,这首诗写得别致。

每句头—个字特别大,连起来一读,竟是“平湖秋月”四字,原来是一首藏头诗。大家都拍手称绝,要徐文长留下高姓大名。

徐文长并不回答,只一笑。踏着月色而去。

扩展资料:另一小故事:苏家兄妹对诗戏谚 蜀地多才女,到宋代又出了个苏小妹。可说宋代四川的灵秀之气尽革于苏氏一门,苏小妹的父亲苏询,哥哥苏轼、苏辙个个才高八斗,所谓“一门父子三词客,千秋文章八大家”。

苏小妹长得不胖不瘦,薄薄的丹唇、圆圆的脸蛋,乌溜溜的大眼睛,再配上高高的额头,突出的双颚,一看就是一副慧黠的样子。她从小就爱与两个哥哥比才斗口,一派天真,尤其是大哥苏轼满腮胡须,肚突身肥,穿着宽袍大袖的衣服,不修边幅,不拘小节,更是她斗口的对象,于是整天在家口战不休。

一天苏东坡拿妹妹的长相开玩笑,形容妹妹的凸额凹眼是:未出堂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几回拭泪深难到,留得汪汪两道泉。苏小妹嘻嘻一笑,当即反唇相讥: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杏然; 口角儿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觉得自己没有占到便宜。

再一端详,发现哥哥额头扁平,了无峥嵘之感,又一幅马脸,长达一尺,两只眼睛距离较远,整个就是五官搭配不合比例,当即喜孜孜地再占一诗: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苏轼一听乐得拍着妹妹的头大笑不已。

7.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的作文,多点字

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我爱独自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捧着一本诗词集,在橘黄色的灯光下,独享古诗词带给我的无尽欢乐。

那一首首传颂千古的诗词,饱含了我多少向往啊!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爽,领略着李清照的婉约,陆路的悲壮,陶醉在王维的田园情怀,辛弃疾的浪漫狂想中。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如痴如醉。在阳光灿烂的春日,在荷香四溢的夏季,在月白日清的秋夜,在银装素裹的严冬,我用心品味着,用情感受着诗词带给我的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思想。

如涓涓流水,如淡淡云烟,那些清丽雅致的小诗,总会穿过我的心灵,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不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陶醉在早春的清新之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陶醉在夏日的绚丽之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陶醉在秋夜的温婉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陶醉在冬雪的烂漫之中。一唱三叹的琴声,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号角,铿锵有力,那些苍凉悲壮,富有哲理的诗词总会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读出封建大夫的苍凉与悲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又读出了前人豁达的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被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感动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被游子的思乡情感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良师益友的劝勉,鼓励着我更加勤奋地去拼搏,去创造。

一曲又一曲,一首又一首,如神奇的音符如可爱的精灵,给我超凡脱俗的享受,主我无法摆脱对它们的钟爱,啊,陶醉在诗词中无尽的情思、情趣、情理之中,感觉真的挺好!我爱古诗词我爱古诗词说起古诗词,我与他可有着很深的渊源。

记得童年时代,妈妈就开始逼着我读古诗,背古诗。那时,我就像只失去自由的小鸟,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其他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嬉戏时,我只能可怜巴巴地趴在窗台上,眼里羡慕地看着他们,嘴里却机械地背诵着一首首古诗。转眼间,我上了小学。

记得有一次,学校举行了一次古诗朗诵会,老师说,谁会背的古诗多就给谁一份“惊喜大礼包”。我看了看周围,只有少数几个同学举起了手,我思索了一会儿,心想:“小时候,妈妈不是让我背了不少古诗词吗?那就来试试吧!”于是,我怯怯地举了手。

老师点了我的名字,我站了起来,一连背了《望天门山》、《山行》等好几首古诗。果不其然,我一举夺下了“小诗王”的头衔,赢得了那份“惊喜大礼包”。

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钦佩的目光,还热烈地为我鼓掌。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背古诗还能给我带来这么多荣誉。

从那时起,我便渐渐地爱上了古诗。现在我背古诗还能进一步理解它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从中我还明白了不少道理。如《游子吟》这首诗让我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与伟大,告诉我们要做个有出息的人,将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我还“结识”了李白、杜甫、孟郊、李商隐等几位“忘年交诗人”,他们教会了我怎么做人,怎么交朋友。其中,“诗仙”李白是我最喜欢的诗人了,他诗中的豪迈充分体现了他性格上的豪爽直言,相传李白“斗酒诗千篇”更是妙不可言。

古诗给了我很多快乐,咜就像我的老师、朋友一样,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将来,我会坚持背古诗,让古诗成为我的终身伴侣。

城门中心小学四年(2)班古诗词中之最1最痴情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不愧出自柳永之手,千古绝唱啊!果然痴情,这才是真正的情颠大圣呢!为什么当时拍这不电影时,没有和柳永签约呢?!为了伊人居然不惜自己憔悴损,真是佩服啊!须发最长的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哇!李白啊李白,不仅你文章别具一格,就连须发也和常人不同呢,人们都说你是“谪仙人”既然是仙人,肯定就要有这么长的须发?!三千丈的白发,那到不算是吉尼斯记录吗?视力最差的人众里寻她千百度,陌然回首,那人却在等火阑珊处。词人本身是将军,稼轩,不会是他在征战的时候把眼睛给弄伤了吧!约会的时候都望不见梦中的她呢,人家说心有灵犀一点通,都不需要看的,可是他还要寻她千百度,肯定是中国古代以为视力最差的文人了最敢于追求爱的女人陌上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身修,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看了这首词,肯定会被震撼的,古代的女子都是三从四德,哪里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讲述了,在春天,一个姑娘看到陌上有群少年在玩,就说要把自己的一生给他,并且纵然被无情地抛弃,都不能害羞呢!果然是女中豪杰,敢于打破常规,不受束缚,敢轰轰烈烈地爱一场~最自恋的人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这句太经典了,真的很适合我这样超级自恋的人拿来作为座右铭!没有人欣赏我,那大可不必辛酸、难过,我还可以坐在镜子前面,自己簪花,自己欣赏自己呢!哇噻!太妙了。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