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面向考点分析归纳答题思路和技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诗词的思想魅力,获得人生启迪.教学重点、难点:归纳主题、赏析语句.教学方法: 归纳法 交流指导 考题演练 一、导语:在中国文学的伊甸园里,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许多优秀的古诗词我们已经熟读成诵,请同学们自由背诵喜欢的诗词……鉴赏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而更为重要的是,它是语文中考的考点之一.所以,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古诗词的思想内涵”的专题学习.二、复习归纳:《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你是如何把握的?抒发作者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奋发乐观的精神.通过分析大海、树木、百草的特点和想象日月星辰宇宙体会寄寓作者的情感,并且结合作品背景理解主题思想.自主归纳:借助意象析情感 结合背景悟情感所谓意象,多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比如湖光山色、高山大海、田园桑麻、大漠孤烟、枯藤老树之类的,都是诗中的意象.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载体.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必须先把握意象.三、下列意象的特定含义应该掌握月亮: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 .梧桐:凄凉悲伤萧瑟冷寂 . 杨花:随风飘散,飘零之感.杜鹃:凄凉、哀伤的象征 .竹:虚心、脱俗、孤傲、刚劲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四、结合具体诗词浅析如何归纳主题思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望岳》(唐)杜甫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分组合作归纳每首诗的主题思想,师生共同赏析主题.五、学法归纳:1.看意象2.找主旨3.读作家诗词作者资料档案:在鉴赏时可先注意作者,联系其生平经历及创作来解读诗词,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早期作品多抒发豪情壮志,经历安史之乱后,诗作表现为忧国忧民的思想对民生疾苦的深厚同情;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沉忧念.如《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六、课堂演练:《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赏析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生归纳:“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抒发作者感时恨别,忧国思家之情.七、结束语让古诗词穿行语文课堂,让美好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出他们的文化向往. —-余秋雨 板书设计: 抓句子 品情感 借意象 析情感 读作者 悟情感 教学反思 古诗词阅读已成为中考语文的考点之一.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把这一点作为教学重点.训练学生整理归纳主题思想的能力.一节课下来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有不足之处:在归纳、浅析主题思想中,由于平时缺乏训练,有些地方学生分析的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九年级语文组 刘丽娟。

2.关于古诗词理解的文章有不有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最发达的朝代.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有唐一代,不仅高扬知识的旗帜,以诗取士;而且高张民主的旗帜,让诗人们自己说话,这样,不仅诗人们能够尽气使才,充分抒发心中的抱负,力争不负此生、不虚此生,而且使许多平民也加入到诗歌创作的行列.这样,就使诗歌从贵族的酒筵深院里走到广漠的民间,从许多明星的独唱发展到广大群众的共同讴歌.请想一想,这是一支多么雄壮的队伍,这该有多么宏伟的气势! 唐诗在宋代文人的心中,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于是,他们除了另辟蹊径,孜孜不倦地继续在诗的形式上狠下工夫,还努力改变诗只是抒情的特点,重视缘情言理,力争独树一帜.同时,就词这一唐人还没有真正努力开拓的文学样式上不惜花费心血,乐此不疲,让词充分发挥其能唱能诵的特点,从贵族宴会上搬到勾栏瓦肆,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为广大市民所享受. 与诗不同的是,词从一开始产生,它存在的全部目的就是用来享受的.填好以后,便让歌女讴歌,甚至有人伴舞;而诗歌虽然也可以唱,但写诗的动机是抒发心中的感情,而不是为了给别人唱的(那些应制诗除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繁荣,才能迎来词的大量出现. 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最发达的朝代,市民生活的也特别丰富,大小城市为许多文人商贾提供了许多游玩享乐的场所.勾栏瓦肆,比比皆是,依红偎翠,随处皆可.有了一点钱就可以到歌馆青楼里欣赏歌女引吭一曲.这为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无论是王公大臣,还是平民布衣;无论在殿阁楼台,还是青楼酒馆,处处征歌逐舞,这就需要大量的委婉清丽的新词.尤其是那些大臣贵族的宴会上,歌女唱着文人新制的词曲,是那样的宛转悠扬,那样的深情缠绵,那样的流丽妩媚,听者沉浸其中而喜不自胜,歌女也因此而身价百倍,连同此类的宴会也名声远播,为社会传扬.听歌的时候,那些粗知文墨略晓音律者往往心痒难熬,自己也即席填上一首,让歌女唱上几遍.久而久之,词人如林,既有达官贵人,也有落魄文士,连一些民间百姓也能填上一首.这样,佳作纷呈,蔚为大观,使词终于走出了诗的边疆,成为了我国的文学宝库中一颗特别璀璨的明珠. 古人说:诗庄词媚.其实,在词刚产生的时候,并不妩媚.诗人在创作过程中,感到诗的形式太单调、死板,在歌唱时容许变化的区域不大,故用词这一形式尝试对诗的改革.譬如王维的《送元二之安西》,四句诗反复唱,已经是改变了,但还是比较单调、刻板.于是,一些诗人偶尔试写些句子长短错落,更加注意诗歌的音律美、力求音韵和谐的小词让歌女唱.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张子和的《渔歌子》、韦应物的《调笑令》、刘禹锡的《潇湘神》等即是. 目前,较诗而言,青年人尤其喜欢词.宋词里那婉约旖旎的情调总会使做着甜美春梦的少年情怀溢满柔情蜜意.笔者在那个时代就最喜欢读晏殊父子、欧阳修、秦观,到年纪大一点后,就喜欢读苏轼、岳飞、辛弃疾、文天祥了.总之,宋词影响了我们这代热爱文学的人们,也继续会影响现在无数的读书人.。

3.草的诗句的理解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韵译: 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 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 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 春风一吹旧蓬勃生长. 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 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 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 评析: 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 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 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注释】本诗又题《草》.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作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又送”两句诗意,本自《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简析】这首诗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作品,也是当时传诵的名篇.全诗结构严紧,格调清新,通过对荒原野草的赞颂,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精神. 【点评】 此诗直观是对自然演变的描写,但含意深刻,常用以比喻进步的东西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4.理解古诗的方法

古诗的学习方法   

学习古诗可以采取“四步走”的方法: 

一、初读古诗,知其概貌。它要求从读入手,大体了解、感知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对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来解决。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要从词到句、从句到篇连起来,由部分到整体把全诗的意思弄清楚。 

三、诵读古诗,品味诗境。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要通过诵读,咀嚼诗味,想像诗的意境。 

四、体味情感,勾画诗境。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你与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时,可通过自身的丰富想像,用笔简要地勾画出诗的意境。这样,由诗到画,将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就会逐步取得学习古诗的最佳效果。

5.关于诗词的理解

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象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小弟不才,仅能借花献佛而已!

6.古诗词的理解体会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少年时曾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在初期执行着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可以说,作者一生几乎都过着一种漂泊无定的羁旅生活,他终生也因之被注定为郁郁不志,困窘潦倒的一生。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马致远就是以这样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