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蜂字的诗句

【秋蝶】白居易 秋花紫蒙蒙,秋蝶黄茸茸。

花低蝶新小,飞戏丛西东。 日暮凉风来,纷纷花落丛。

夜深白露冷,蝶已死丛中。 朝生夕俱死,气类各相从。

不见千年鹤,多栖百丈松。 【秋蝶二首】罗邺 秦楼花发时,秦女笑相随。

及到秋风日,飞来欲问谁。 似厌栖寒菊,翩翩占晚阳。

愁人如见此,应下泪千行。 【秋蝶】李方敬 粉蝶尔何知,秋深尚戏飞。

怜渠迷节物,犹若弄春晖。 露叶今非昔,霜业畴可依。

篱边菊无几,簿命寄馀菲。 【诗四首】崔鶠 我如秋蝶未忘情,对此寒花叹此生。

常愧老来亲拄杖,看花不似蝶身轻。 【秋蝶】 飞近素霜时灭没,去衔红叶共悠扬。

花心何处无休歇,秋蝶双翎花树荒。 【秋蝶】宋庠 百卉芳心罢,空园蝶影微。

虽逢已凉节,尚作有情飞。 露菊聊堪采,风兰或可依。

履霜从此惧,君意定何归。 【秋蝶】 欲歇还休却又飞,芙蓉叶底恋秋厓。

自知翅粉浑销尽,羞近尊前舞女衣。 【秋蝶】元曲 数声孤雁哀,几点昏鸦噪。

桂花随雨落,梧叶带霜凋。园苑萧条,零落了芙蓉萼,见一个玉胡蝶体态娇。

描不成雅淡风流,画不就轻盈瘦小。 【晚晴野眺】 乍晴客愁豁,饱饭倚双扉。

空碧没孤鸟,平沙延夕晖。人烟兼树暝,山寺忽云归。

时爱新秋蝶,随风一上衣。 【山楼除夕】 一身秋蝶抱寒花,卅载时光赴壑蛇。

樽酒镫前都是客,溪山梦里暂还家。滴残午漏阑年雨,迎得春风半夜花。

寂寂拥衾无稳睡,静听窗外噪林鸦。 【九日即事】 晓檐爽气报初晴,云意徐收到树轻。

落叶裁诗秋蝶化,短篱曳杖午鸡鸣。一峰入户青光好,万里登台白发生。

眼底纷纭休再问,满天鸿雁不同程。 【旱后郴寇又作】杨万里 自怜秋蝶生不早,只与夜蛩声共悲。

眼边未觉天地宽,身后更用文章为。 去秋今夏旱相继,淮江未净郴江沸。

饿夫相语死不愁,今年官免和籴不。 【八月二十九日雨霁玩古兰】方回 积雨不可出,五日无盐醯。

纵复有雨具,出门将告谁。 兹辰复何辰,明窗漏晴曦。

我有古猗兰,瓦斛以莳之。 举世无识者,惟有秋蝶知。

紫穗密匼匝,雪茸纷葳蕤。 国香袭衣袖,坚坐神自怡。

微咏韩子操,长歌湘累词。 空庖不遑省,聊足忘调饥。

【和吴子副知海斋】 法筵应供赖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岩桂饷郑舜举戏笔代柬】 天香薰透辟寒金,拂拂鹅黄汉额深。 多谢西风唤幽梦,径随秋蝶到疏林。

【属疾】李商隐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 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 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和令狐相公九日对黄白二菊花见怀】刘禹锡 素萼迎寒秀,金英带露香。 繁华照旄钺,荣盛对银黄。

琮璧交辉映,衣裳杂彩章。 晴云遥盖覆,秋蝶近悠扬。

空想逢九日,何由陪一觞。 满丛佳色在,未肯委严霜。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司空曙 蔼蔼凤凰宫,兰台玉署通。 夜霜凝树羽,朝日照相风。

官附三台贵,儒开百氏宗。 司言陈禹命,侍讲发尧聪。

香卷青编内,铅分绿字中。 缀签从太史,锵佩揖群公。

池接天泉碧,林交御果红。 寒龟登故叶,秋蝶恋疏丛。

颜谢征文并,钟裴直事同。 离群惊海鹤,属思怨江枫。

地远姑苏外,山长越绝东。 惭当哲匠后,下曲本难工。

【蓝上茅茨期王维补阙】钱起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 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

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 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2.古代有关蜜蜂的诗句有哪些

1、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偶成》宋代: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释义:

松下柴门紧闭长满一院子青苔,只有那蝴蝶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蜜蜂两腿上的花粉团大的如蚕茧,大概是前面山上春花又盛开。

2、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偶步》清代:袁枚

偶步西廊下,幽兰一朵开。

是谁先报信,便有蜜蜂来。

释义:

偶尔来西边的走廊下散步,看到一朵兰花静静的开放着。是谁先把消息传出去的呢?不然怎么会有蜜蜂比我早来?

3、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周颂·小毖》先秦:佚名

予其惩,而毖后患。莫予荓蜂,自求辛螫。肇允彼桃虫,拼飞维鸟。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释义:

我必须深刻吸取教训,作为免除后患的信条:不再轻忽小草和细蜂,受毒被螫才知道烦恼;如今才相信小小鹪鹩,转眼便化为凶恶大鸟;国家多难已不堪重负,我又陷入苦涩的丛草!

4、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阳春曲·春景》元代:胡祗遹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释义:

几枝初开的杏花红雪般堆在土状,点点青山如画屏一样隐现在屋上。一个春季,能有几天这样明媚、晴朗?阳春三月的景致令人陶醉,只适合醉眼朦胧地而不适合清醒地去欣赏。

花虽残了,蜂儿却把它酿成了蜜,雨虽来了,燕子却借它调好了筑窝的泥。绿荫窗下,浓睡的我醒来已经很晚了。是谁把我叫起?是那窗外早晨鸣叫的黄莺。

像一帘红雨飘下,那是凋谢了的桃花,十里长的柳荫,树影儿歪斜。一时间来洛阳赏花饮酒的人纷纷都告别了。春天归去了,闲坏了旧日里忙于采花的蜂蝶。

5、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思》宋代: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释义:

春风多么会忙忙碌碌啊!它同花儿生活在一起,能使花儿开放;同柳树在一起,就使柳树早早发青。春风又同燕子一起衔泥作窝,还催开百花帮助蜜蜂晴酿蜜;刚刚吹来阴云下了一阵小雨,又将乌云送走,带来了蓝蓝的晴天。

6、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释义:

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山峰,及其美好的风景都被蜜蜂占有。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3.蜂的古诗

寒蜂采菊蕊 【唐】耿湋 游飏下晴空,寻芳到菊丛。

带声来蕊上,连影在香中。 去住沾馀雾,高低顺过风。

终惭异蝴蝶,不与梦魂通。 蜂 【唐】李商隐 小苑华池烂熳通,后门前槛思无穷。

宓妃腰细才胜露,赵后身轻欲倚风。 红壁寂寥崖蜜尽,碧帘迢递雾巢空。

青陵粉蝶休离恨,长定相逢二月中。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咏蜂 ●明●吴承恩 穿花度柳飞如箭,粘絮寻香似落星。 小小微躯能负重,器器薄翅会乘风 葛显庭(当代) 《咏蜂》: 三百天来九州跑,南疆北国采花娇; 终日酿蜜身心劳,甜蜜人间世人效 咏蜂 (王锦) 纷纷穿飞万花间,终生未得半日闲。

世人都夸蜜味好,釜底添薪有谁怜。 唐 钱起 《蜜脾咏蜂》 年年花市几曾淹,斟暖量寒日夜添。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蜂的古诗是什么

原诗 蜂 【唐】罗 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简介 罗隐(833—910),字昭谏,新登(今浙江新登)人。咸通元年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

咸通八年乃自编所作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句休”。黄巢起义后,避乱归乡。

晚年依吴越王钱镠,任钱塘令、谏议大夫等职。罗隐的讽刺散文的成就比他的诗要高。

收在《谗书》里的讽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愤懑不平之言,不遇于当世而无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谗书》跋)。罗隐自己也认为是“所以警当世而戒将来”的(《谗书》重序)。

如《英雄之言》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 。故人亦然。

夫盗,亦人也:冠履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让之心,贞廉之节,不恒其性耳。

视玉帛而取者,则曰牵于寒饥;视国家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牵于寒饥者无得而言矣。

救彼涂炭者,则宜以百姓心为心。而西刘则曰:“居宜如是。”

楚籍则曰:“可取而代。”噫!彼未必无退让之心,贞廉之节;盖以视其靡曼骄崇,然后生其谋耳。

当英雄者犹若是,况常人乎?是以峻宇逸游不为人所窥者鲜矣!通过刘邦、项羽的两句所谓“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涂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强盗本质。最后更向最高统治者提出了警告。

类似这样的光辉思想在罗隐的杂文中是不时流露的。《说天鸡》、《汉武山呼》、《三闾大夫意》、《叙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骂,涉笔成趣,显示了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精神和杰出的讽刺艺术才能。

罗隐也颇有诗名,有一些警快通俗的诗句流传人口。如“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筹笔驿》)就是一例。又如讽刺小诗《雪》: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瑞雪兆丰年,但对贫苦的人民说来,却成了灾难。

他的咏史诗《西施》一首也写得比较好: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第一句多少有一些宿命论的意味,但他反对把吴王夫差的亡国归罪于西施,的确是对传统成见的有力翻案。

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一文中对晚唐小品文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有非常精辟的见解。他说:“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

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之为隐士,而看他们在《皮子文薮》和《笠泽丛书》中的小品文,并没有忘记天下,正是一榻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作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他的《赠妓云英》。

《唐才子传》中有一段故事,原文如下:隐初贫来赴举,过钟陵,见营妓云英有才思。后一纪,下第过之。

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隐赠诗云:“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英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罗隐才高,云英色艺兼美,如何是不如人呢?只是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吧?每次读此诗都会感动,可能是我的遭遇与他们也相似吧 诗意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这首诗通过对蜜蜂形象的描写,歌颂了不辞辛苦为他人酿造幸福生活,并讽刺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词语解释 山尖:山峰的顶端。 尽:全部。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采:采摘。

为【wèi】替。还读wéi,如“敢作敢为” 赏析 蜂与蝶在诗人词客笔下,成为风韵的象征。

然而小蜜蜂毕竟与花蝴蝶不同,它是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诗人罗隐着眼于这一点,写出这样一则寄慨遥深的诗的“动物故事”。

仅其命意就令人耳目一新。此诗艺术表现上值得注意的有三点:一、欲夺故予,反跌有力。

此诗寄意集中在末二句的感喟上,慨蜜蜂一生经营,除“辛苦”而外并无所有。然而前两句却用几乎是矜夸的口吻,说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

这里作者运用极度的副词、形容词——“不论”、“无限”、“尽”等等,和无条件句式,极称蜜蜂“占尽风光”,似与题旨矛盾。其实这只是正言欲反、欲夺故予的手法,为末二句作势。

俗话说:抬得高,跌得重。所以末二句对前二句反跌一笔,说蜂采花成蜜,不知究属谁有,将“尽占”二字一扫而空,表达效果就更强。

如一开始就正面落笔,必不如此有力。 二、叙述反诘,唱叹有情。

此诗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但议论并未明确发出,而运用反诘语气道之。前二句主叙,后二句主议。

后二句中又是三句主叙,四句主议。“采得百花”已示“辛苦”之意,“成蜜”二字已具“甜”意。

但由于主叙主议不同,末二句有反复之意而无重复之感。本来反诘句的意思只是:为谁甜蜜而自甘辛苦呢?却分成两问:“为谁辛苦”?“为谁甜”?亦反复而不重复。

言下辛苦归自己、甜蜜属别人之意甚显。而反复咏叹,使人觉感慨无穷。

诗人矜惜怜悯之意可掬。 三、寓意遥深,可以两解。

此诗抓住蜜蜂特点,不做作,不雕绘,不尚词藻,虽平淡而有思致,使读者能从这则“动物故事”中若有所悟,觉得其中寄有人生感喟。有人说此诗实乃叹世人之劳心。

5.诗名里带蜂字的诗词有哪些

1、《论蝴蜂形》宋·贾似道

2、《嘲蜂》宋·杨万里

3、《阮郎归·退红衫子乱蜂儿》宋·黄庭坚

4、《蜂儿榧》宋·何坦

5、《蜂》宋·梅尧臣

6、《脱窗间蜂有感二首》宋·钱时

7、《题啄蜂雀井团雀二图》宋·张榘

8、《蜂》唐·罗隐

9、《寒蜂采菊蕊》唐·耿湋

10、《恋芳春慢·蜂蕊分香》宋·万俟咏

11、《临江仙·繁杏枝头蜂蝶乱》宋·蔡伸

12、《满庭芳·未许蜂知》宋·葛立方

13、《蝶恋花·叶底蜂衙催日晚》宋·赵长卿

14、《满庭芳·蝶粉蜂黄》宋·赵善括

15、《西江月·脉脉蜂黄蝶粉》宋·韩淲

16、《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宋·吴潜

17、《和乐天闲园独赏八韵,前以蜂鹤拙句寄呈,今》唐·刘禹锡

18、《虫豸诗·蛒蜂》唐·元稹

19、《蜂》唐·李商隐

20、《见蜂采桧花偶作》宋·陆游

21、《玉女蜂》宋·陈普

22、《义蜂行》宋·戴表元

23、《四月初十日得蜂虿茧丝之句》宋·方回

24、《以诗句咏梅·朔云为断蜂蝶信》宋·方蒙仲

25、《瓶水生数花须臾有蜂来集感而赋诗》宋·郭印

26、《蜂儿》宋·孔武仲

27、《蜂蚁》宋·李石

28、《壶蜂》宋·吕徽之

29、《蜂》宋·潘牥

30、《密蜂》宋·蒲寿宬

31、《同李签判山行午饭野店檐外群蜂翂翂因成绝句》宋·裘万顷

32、《题刁光胤画册·蜂蝶戏猫图》宋·宋孝宗

33、《邻僧以木龛养蜂一日坠地僧见密燎烟薰蜂蜂大》宋·王洋

34、《蜂》宋·卫宗武

35、《送僧自然过许蜂》宋·薛嵎

36、《咏蜂》宋·姚勉

37、《蜂儿榧歌》宋·叶适

38、《分蜂》宋·于石

39、《食蜂儿有感》宋·曾几

40、《瓜洲谢李德载寄蜂儿木瓜笔》宋·张耒

41、《余所寓僧舍蜂简忽散去仅留其半僧云分蜂时每》宋·张嵲

42、《蜂》宋·赵时韶

43、《闲中口占数绝·园丁去乌蜂》宋·郑清之

44、《蜂》明·郭登

45、《蜂》明·俞允文

6.古诗《蜂》的赏析尽量简单易懂

蜂[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作者简介] 罗隐,唐代文学家.原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杭州新城(今淅江桐庐)人.20岁应进士举,十试不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讽刺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译文] 无论平原还是高山,凡是百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属地.采撷了百花酿成了香甜的蜂蜜,它们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制造甘甜?[赏析] 这是一首寓言诗.诗人借蜜蜂酿蜜和人类食蜜这一现象,抒写了对劳动者终年辛辛苦苦,劳动果实却被他人占有这一现实的不平与愤慨;诗人带着可惜怜悯之意赞美了那些终日勤劳、不畏艰难、为他人创造幸福的人,也鞭挞了那些不劳而获的人. 本诗语言通俗浅白,但寓意深远,令人感慨万千.。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