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的诗句 古诗
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梨花榆火催寒食。 —— 周邦彦《兰陵王·柳》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 高翥《清明日对酒》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 —— 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 张继《闾门即事》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 孟云卿《寒食》
2.关于清明的诗词有那些
●木兰花 晏殊 玉楼朱阁横金锁,寒食清明春欲破. 窗间斜月两眉愁,帘外落花双泪堕. 朝云聚散真无那,百岁相看能几个? 别来将为不牵情,万转千回思想过. ●蝶恋花·春暮 李冠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度. 谁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鹤冲天 杜安世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 台榭绿阴浓,薰风细. 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 恰是逍遥际. 单夹衣裳,半笼软玉肌体. 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 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 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谢池春 李之仪 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 花径敛余红,风沼萦新皱. 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 正佳时,仍晚昼. 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 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 不见又相思,见了还依旧. 为问频相见,何似长相守? 天不老,人未偶. 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 ●洞仙歌 李元膺 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 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一半. 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 ●清平乐 刘弇 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 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 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 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深深处. 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 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忆少年 曹组 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 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 念过眼光阴难再得. 想前欢,尽成陈迹. 登临恨无语,把阑干暗拍. ●南柯子·春景 田为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 凄凉怀抱向谁开? 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 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踏莎行 周紫芝 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雁过斜阳,草迷烟渚. 如今已是愁无数. 明朝且做莫思量,如何过得今宵去? ●念奴娇 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 被冷香销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点绛唇·春愁 赵鼎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馀香嫩. 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 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3.关于清明节的诗词有哪些 清明节经典古诗词20首精选
你好!清明节经典古诗词20首精选,可以为:1. 《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2. 《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3. 《清明日》唐代: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4.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代: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5.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代: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6. 《清明日独酌》宋代:王禹偁 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漆燕黄鹂夸舌健,柳花榆荚斗身轻。
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7. 《清明夜》唐代: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8. 《长安清明》唐代: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9. 《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10. 《喜迁莺·清明节》唐代:薛昭蕴 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11. 《清明日狸渡道中》宋代: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
墦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12. 《点绛唇·时霎清明》宋代:吴文英 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
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燕子重来,往事东流去。征衫贮。
旧寒一缕。泪湿风帘絮。
13. 《清明》宋代: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14.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代: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5. 《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清代:顾太清 万点猩红将吐萼,嫣然迥出凡尘。移来古寺种朱门。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细干柔条才数尺,千寻起自微因。
绿云蔽日树轮囷。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
16. 《朝中措·清明时节》宋代: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
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17. 《折桂令·客窗清明》元代:乔吉 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18. 《湘春夜月·近清明》宋代:黄孝迈 近清明。
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
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19.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宋代: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20. 《踏莎美人·清明》清代:纳兰性德 拾翠归迟,踏春期近,香笺小迭邻姬讯。
樱桃花谢已清明, 何事绿鬟斜亸、宝钗横。浅黛双弯,柔肠几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晓窗窥梦有流莺,也觉个侬憔悴、可怜生。21.。
4.描写清明的诗句 古诗
白居易一首《寒食野望吟》描写了当时墓祭之情形:
《寒食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清明日狸渡道中》
范成大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
石马当道立,纸鸢鸣半空。
(土番)间人散后,乌鸟正西东。
这首五律有如广角镜头,摄下了清明春野的全景。书
生们潇洒的游春,空中风筝争鸣,鸟雀啄食(土贲)间祭
品。哀欢相映,这真是一个极具特色的节日。
——————————————————————————–
不过,清明墓祭凄清悲切固然有,但至唐宋,宴乐游赏的风气也已形成。
唐诗人顾非熊的一首《长安清明言怀》诗道尽其间关系: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
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
万家车马两初晴。
至唐代,寒食清明祭扫坟茔的习俗已经合二而一了。
时值三春大好时光,清明墓祭这种户外活动业已具备冶游的条件。唐宋元明如此,清及晚近也
不例外。晚近以来,这种风习还是很盛的。求神拜佛可视作迷信,作为者心里也免忐忑,祭扫先茔
则不,行此举之人肚子鼓鼓象有许多理由,怎么做也都心安理得。于是,北方便荷担挑盒,南方便
行船载酒,热热闹闹地上坟去。
5.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关于清明节的诗词:
1、《鹊踏枝·清明》【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2、《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6.关于清明的古诗
1、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2、
《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3、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4、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5、
《清明日》左河水
年欢未尽又清明,雨燕声咽柳失魂。
寂静青山人陡涌,冥钱纸烛祭先陵。
6、
《清明》(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7、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扩展内容:
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清明节气是上古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廿四个特定节令之一,处在生气旺盛的时节,也是阴气衰退的时节。这一时节吐故纳新、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
清明节将节气与民俗融为一体,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合一。清明礼俗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先祖追求“天、地、人”的和谐合一,讲究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