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中的”斜”字到底要怎么读

古音就是xiá,特别在格律诗中,读xie就不押韵了.语言是演变很频繁的交流工具,俗话说“三十年一变”,现代人交通便捷,读音更替的缓慢些,古人环境比较闭塞,口语读音更替很快,所谓“十里不同音”.唐诗古韵早已面目全非,如果你想知道唐朝人是怎么说话的,粤语是保存古音最多的,浙南、闽西北方言也大致是古音风貌.当时盛行洛阳方言 也就是说 洛阳方言是当时得标准国语 而按照洛阳方言许多读音就和现在的普通话不同 比如斜在洛阳方言中就读作xiá 绿读作lu 衰读作cui 绿树村边合(hia) 青山郭外斜(xiá)这是按照当时的标准读音来押运的。

2.求含有“斜”的古诗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a)。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词也算吧~

桂枝香(金陵怀古) 〔宋〕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

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自昔豪华

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红楼梦》中史湘云的判词: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辉, 湘江水逝楚云飞。

3.【斜音古诗】

武汉·蔡大金谜友的《“谐音字谜”的沿起及分类》 “谐音字谜”是指谜面以一个或两个汉字同音(或谐音、切音)扣底,或取其它非汉字材料达到谐音目的的一类字谜.有人称为“提音字谜”或“音变字谜”.我们之所以称为“谐音字谜”,一是遵从汉字“六书·谐声”传统,二是通过这一定义,揭示整个“谐音字谜”的规律和特点.前述“提音”、“音变”等提法,只是单个谜条评述时的技术性用语,若用于“谐音字谜”理论上的概括,尚存涵盖不广的缺陷.所以,在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命名前,我们暂以“谐音字谜”称呼之. 利用汉字“六书”之义(即象形、指事、会意、谐声、转注、假借)造谜,是我国灯谜由来已久的优秀传统.这一传统,在谢会心《评注灯虎辨类》中得到较为切实的体现.他在该书篇首大书“六书原理”.将灯谜中除谜格之外的所有“法门”.“体例”归于“六书”旗下.谢氏这样的归纳是否科学、合理呢?不得而知.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归纳呢?亦语焉不详.我们从他的书中实在找不出具体答案.只有读了张起南《橐园春灯话》后,才知道张“谜圣”也曾有过类似的阐述.张在《春灯话》中说:“谜有体有格.体则有会意、象形、谐声、增损、离合、假借之别.”接着张氏较为详细地列举了这类灯谜的特点.如此看来,谢公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照搬”谜圣”的“理论”而已.《评注》书中多有抄录《春灯话》处,留待以后再议吧. “六书原理”自谢会心至今,影响了现代谜坛七十多年.几乎成为谜界约定俗成、普遍接受的一个理论框架.现在若要打破这一“框架”,重新构筑新的灯谜理论,也还是一个不太现实而且比较困难的事情.谢公书中的“谐声”、“切音”、“通韵”……等等,大抵属今天“谐音”一类.如“谐声”类中一例:“彼此姻缘恰并头”射“韵”字,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谐音字谜”.此谜以“姻、缘”二字与“音、员”同音之巧成谜,成为现代谜坛一条谐音扣字的经典之作,这条字谜出现在清末民初的灯谜典籍中,作者已佚名.谜面原是这样的:“不是姻缘也并头”.是将明清以来的民间俗语“不是冤家不聚头”(参见《红楼梦》29回)略为改造的句式.“冤家”是《红楼梦》中贾母比喻贾宝玉、林黛玉两个有情人的话.谜作“姻缘”本无可厚非.然谢会心偏将“不是”两字改为“彼此”,谜虽近扣,却离“俗语”原意远了. “谐音字谜”是民间谐声谜事的衍生物,培育品.若将民间谐声谜语比作培养菌温床,那么,“谐音字谜”当是这一“温床”上长出的莓菌和香菇.我国“谐声”造谜的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远推至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其中有很多“谐音”双关的例子.如以“环”谐“还”,以“丝”谐“思”,以“芙蓉”谐“夫容”,以“莲子”谐“怜子”……等等.发展到陈朝沈炯的仿《郡》体诗《闲居有乐》:“屋室何寥廓,志士隐蓬蒿”,用“志”谐音“至”而拆“屋”.整个宋朝年间的灯谜资料应该说是很丰富的.可惜散佚严重.现在除周密《齐东野语》尚留吉光片羽外,所存无几.真正的“谐音”谜例已很难寻觅了.我们只能从稍后的明李开先《诗禅》一书中得以一观.如《诗禅》中的“尼姑庵不值半文钱”射“光阴似箭”,谐音“光阴寺贱”相扣.这里的“光阴”是别解,“寺贱”是“谐音”.又如“天师过河不用船”射常言“自有法度”,其中“度”谐音“渡”.这已相当于今天的“粉底格”了.上述以“谐音”造谜的民间谜语,为清代文人灯谜的“谐声”取法铺垫了厚实的基础.倘无宋、明几代人的努力探索,清至现代的“谐声”灯谜是无以发展的.谜格中的“梨花”、“飞白”、“玉带”、“底”……等等谐声格类,正是“谐声”灯谜逐渐成熟定格的标志.张起南之所以把“伤心细问夫君病”射“杯盘狼藉”(谐“悲盘郎疾”)称为“世俗所传”(参见《春灯话》上卷),大约也是“谐音”谜语本来自民间的缘故.其实这条谜倒不是“世俗所传”,而是清嘉庆年间江南文人的地道创作.它较早出现在爱素生《竹西春社钞》中.谜面原是“伤心细问儿夫病”.目标“朝阳格”(即“昭阳格”),射“古文”一句.“杯盘狼藉”典出《史记·滑稽列传》,后在《三梦记》、《歧路灯》等小说中中反复出现,已是大家熟悉的一条成语了. “不是姻缘也并头”是在“谐声”灯谜已经成熟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条谜作与其说是某个人的创作,不如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最初并未引起谜人们的特别注意.只是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初,因为柯国臻先生等少数几位谜坛精英的提倡,才逐渐风糜起来.柯氏模仿此谜而制下列诸作: 但闻左右尽歌声(戬),声声鼓乐起西东(胡) 音乐堪听意会难(胭),织抒半融读书声(纾) 随后,模仿之“声”风起.诸如郑百川的“塔前破寺起风声”(封)、方柱中的“潭中流水似琴声”(覃)、黄穆灿的“鸡声明月清风里”(肌)、张奕虎的“鼓乐之声播戎羌”(胡)、武骝的“村头含泪听乡音”(湘)、赵首成的“大泽起义辨狐音”(湖)……等等一大批“音扣字谜”竞相登台亮相,俨然成为整个九十年代字谜创作的主流.这些“提音”方式谜作,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展现了新一代谜人善于追求的精神风貌.其内在的“模仿”痕迹是明显的。

4.带有斜音的古诗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情)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烛-嘱,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出赛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杨柳枝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竹枝 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山歌 冯梦龙 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拿了颠倒看,

横也丝来竖也丝(思),这般心事有谁知。

岭东恋歌 李金发 味碟种菜园分(缘分)小,扁柴烧火炭(叹)不圆。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西洲曲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怜)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莲—怜)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子夜四时歌.秋歌 南朝乐府

仰头看桐树,桐花特可怜。

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梧—吾,解—结)

5.带有斜字的古诗

【瓜牛爱爬山】友情整理放送,望采纳!先提供几首常见的带有斜字的诗。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峤的《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另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再如唐代诗人韩翃(音hóng)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如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采纳后支持追问)拓展:《咏雨》李世民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初秋夜坐》李世民斜廊连绮阁,初月照宵帏。塞冷鸿飞疾,园秋蝉噪迟。

露结林疏叶,寒轻菊吐滋。愁心逢此节,长叹独含悲。

《九月九日》李治端居临玉扆,初律启金商。凤阙澄秋色,龙闱引夕凉。

野净山气敛,林疏风露长。砌兰亏半影,岩桂发全香。

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挥鞭争电烈,飞羽乱星光。

柳空穿石碎,弦虚侧月张。怯猿啼落岫,惊雁断分行。

斜轮低夕景,归旆拥通庄。《捣练子》李煜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云鬓乱,晚妆残,带恨眉儿远岫攒。

斜托香腮春笋懒,为谁和泪倚阑干。《春日登楼野望》薛稷凭轩聊一望,春色几芬菲。

野外烟初合,楼前花正飞。娇莺弄新响,斜日散馀晖。

谁忍孤游客,言念独依依。《刘二十八自汝赴左冯,涂经洛中相见联句》裴度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

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

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

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

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故态犹应在,行期未要闻。游藩荣已久,捧袂惜将分。

讵厌杯行疾,唯愁日向曛。穷阴初莽苍,离思渐氤氲。

残雪午桥岸,斜阳伊水濆。上谟尊右掖,全略静东军。

万顷徒称量,沧溟讵有垠。《病中寄白学士拾遗》张籍秋亭病客眠,庭树满枝蝉。

凉风绕砌起,斜影入床前。梨晚渐红坠,菊寒无黄鲜。

倦游寂寞日,感叹蹉跎年。尘欢久消委,华念独迎延。

自寓城阙下,识君弟事焉。君为天子识,我方沉病缠。

无因会同语,悄悄中怀煎。《霅溪西亭晚望》张籍霅水碧悠悠,西亭柳岸头。

夕阴生远岫,斜照逐回流。此地动归思,逢人方倦游。

吴兴耆旧尽,空见白苹洲。《和令狐尚书平泉东庄近居李仆射有寄十韵》张籍平地有清泉,伊南古寺边。

涨池闲绕屋,出野遍浇田。旧隐离多日,新邻得几年。

探幽皆一绝,选胜又双全。门静山光别,园深竹影连。

斜分采药径,直过钓鱼船。鸡犬还应识,云霞顿觉鲜。

追思应不远,赏爱谅难偏。此处堪长往,游人早共传。

各当恩寄重,归卧恐无缘。《贺秘书王丞南郊摄将军》张籍正初天子亲郊礼,诏摄将军领卫兵。

斜带银刀入黄道,先随玉辂到青城。坛边不在千官位,仗外唯闻再拜声。

共喜与君逢此日,病中无计得随行。《送稽亭山寺僧》张籍师住稽亭高处寺,斜廊曲阁倚云开。

山门十里松间入,泉涧三重洞里来。名岳寻游今已遍,家城礼谒便应回。

旧房到日闲吟后,林下还登说法台。《老夫采玉歌》李贺采玉采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老夫饥寒龙为愁,蓝溪水气无清白。夜雨冈头食蓁子,杜鹃口血老夫泪。

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斜山柏风雨如啸,泉脚挂绳青袅袅。

村寒白屋念娇婴,古台石磴悬肠草。《钓鱼诗》李贺秋水钓红渠,仙人待素书。

菱丝萦独茧,蒲米蛰双鱼。斜竹垂清沼,长纶贯碧虚。

饵悬春蜥蜴,钩坠小蟾蜍。詹子情无限,龙阳恨有馀。

为看烟浦上,楚女泪沾裾。《相和歌辞•相逢行二首》李白朝骑五花马,谒帝出银台。

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金鞭遥指点,玉勒近迟回。

夹毂相借问,疑从天上来。怜肠愁欲断,斜日复相催。

下车何轻盈,飘然似落梅。邀入青绮门,当歌共衔杯。

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胡为守空闺,孤眠愁锦衾。

锦衾与罗帏,缠绵会有时。春风正澹荡,暮雨来何迟。

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当年失行乐,老去徒伤悲。持此道密意,无令旷佳期。

相逢红尘内,高揖黄金鞭。万户垂杨里,君家阿那边。

《秋夜板桥浦泛月独酌怀谢脁》李白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

汉水旧如练,霜江夜清澄。长川泻落月,洲渚晓寒凝。

独酌板桥浦,古人谁可征。玄晖难再得,洒酒气填膺。

《对月作》贯休今人看此月,古人看此月。如何古人心,难向今人说。

古人求禄以及亲,及亲如之何?忠孝为朱轮。今人求禄唯庇身,庇身如之何?恶木多斜文。

斜文复斜文,颠窒何纷纷。《嘲商客》贯休苇萧萧,风摵摵,落日江头何处客。

斜倚帆樯不唤人,五湖浪向心中白。《春野作五首》贯休闲步浅青平绿,流水征车自逐。

谁家挟弹少年,拟打红衣啄木。山花雨打尽,满地如烂锦。

远寻鹧鸪雏,拾得一团蕈。大牛苦耕田,乳犊望似泣。

万事皆天意,绿草头蕺蕺。斜阳射破冢,髑髅半出地。

不知谁。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