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必背古诗句
古诗部分 离骚(节选) 长歌行 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山居秋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中览古 蜀道难 将进酒 登高 蜀相 兵车行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三) 阁夜 登岳阳楼 渔翁 琵琶行(并序) 华清宫 锦瑟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过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夜洛城闻笛 秋思 长恨歌 古词部分 菩萨蛮 虞美人 浪淘沙 雨霖铃 桂枝香 江城子 鹊桥仙 苏幕遮 一剪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满江红 御街行 清平乐 永遇乐 西江月 丑奴儿 破阵子 青玉案 醉花阴 相见欢 浣溪沙。
2.高中古诗文默写训练题
试题1.从白居易《琵琶行》,柳永《雨霖铃》, 姜夔《扬州慢》中各选一个描写月色的句子填在横线上.(88)《琵琶行》__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_________________《扬州慢》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的话,请分别默写出课文《六国论》和《过秦论》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的一句话.(89)《六国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有一个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请把它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 (91) 4.在横线上默写《沁园春·长沙》中的句子(9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5.在横线上填写原句(93)(1)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锲而舍之,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 .(《劝学》)(3)是故_________,_________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说》)(4)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_________________.(《涉江》) 6.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94)(1)他山之石, ___________.(《诗·小雅·鹤鸣》)(2)工欲善其事,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3)____________,勿施于人.(《论语·颜渊》)(4)_____________,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5)桃李不言,____________.(《史记·李将军列传》) 7.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95)(1)__________,户枢不蠹.(马总《意林》)(2)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论语.学而》)(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4)____________,不能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5)___________,满招损. (《尚书·大禹谟》) 8.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96)(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孟子·滕文公下》)(2)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_____ . (高适《别董大》)(3)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___. (韩愈《进学解》)(5)____________,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 9.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97)(1)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2)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3)_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4)寄意寒星荃不察,______________. (鲁迅《自题小像》) 10.写出下列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三句).(98)(1) ,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3) ,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3)旧时王谢堂前燕, .(刘禹锡《乌衣巷》)(4) ,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2002夏)⑴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⑵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⑶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1.在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原句.(94)(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胡取禾三百廛兮 ____________, 胡瞻尔庭有悬狟兮 2.为下列诗文名句补充上句或下句.(95)(1)_____________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2)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4)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5)一桥飞架南北,___________.(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3.在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原句.(96)(1)青,__________而青于蓝;冰,水为之,________.(荀子《劝学》)(2)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__.(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3)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4)前事之不忘,_____________.(5)差之毫厘,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语句的上句或下句.(97)(1)登东山而小鲁,______________.(《孟子·尽心上》)(2)_____________,意在沛公.(司马迁《鸿门宴》)(3)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4)忍看朋辈成新鬼,____________(鲁迅《惯于长夜过春时》)(5)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5.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语句.(98)⑴今两虎共斗,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⑵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⑶蹴尔而与之, .(孟子《鱼我所欲也》)⑷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何也 仁义不施而功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⒍在下列各句空缺处,默写出有关句子.(99)⑴卒相与欢, .⑵我劝天公重抖擞, .⑶以。
3.高考语文高中古诗文默写重点句
一.《高考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 谊 《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 《陈情表》李密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25首) 《氓》《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迢迢牵牛星》《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山居秋暝》王维 《蜀道难》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将进酒》李白 《蜀相》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姜夔 《长亭送别》 王实甫 二.默写指导:古诗文默写都在考卷的第一卷,考查等级为D级,从去年全国各地高考默写考查分析,考查形式一般都是二选一,考查内容之一为高中课本上要求背诵篇目,之二为课外常见名言名句,评分标准对书写规范要求都比较严格,都为错一字即扣该句的所有分数,但值得注意的是06年高考默写的考法出自一段话,要求默写连贯的几句,而不是上下句。
这种考查对那些层次低一点的学生难度明显较大,也要求在复习中必须落实默写每一段话、每一个字。因此,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应该注意一下几点:1.以高中课本为主,抓住重点,切忌狂轰乱炸。
近年高考默写从考生文化积累的要求出发,适当放开了一点,考了一句课外的内容,但因为默写题仍为选做题,所以默对了《大纲》规定的课内名句就可得满分。据此,2007的复习仍应把重点放在训练和巩固课内40篇古诗文的背诵默写上。
要坚持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切不可主次不分,主客颠倒。2.以书写准确为突破,抓好篇章段落的背诵,切忌蜻蜓点水,似是而非。
高考默写考查的新趋势就是注重篇目段落的考查,有些同学在复习时有投机取巧的心理,所以往往注重重点句子的背诵而忽视段落篇章的备考,丢掉了非智力因素的分数,殊为可惜。2007年的备考要强化“篇章段落”意识,做到心中有篇,目中有段。
《大纲》对40篇古诗文大多要求全篇背诵,只有少数如《离骚》、《劝学》、《屈原列传》、《滕王阁序》作片断要求。对此,要确保段段落实,篇篇过关。
检查背诵时可多做“接龙”训练,同学出上文自己接下文,或者同学之间互相检查,以加强记忆。高考考查形式是默写,这就要求除了熟练背诵外还必须准确书写,所以在背诵过程中最好采取边背边写的方法,当然了,也不一定一字不拉的书写,而是书写在背诵过程中自己不太有把握的字,这样可以确保背诵后可以得到满分。
3.以零星时间为主,做到常记常新,切忌一劳永逸。4份已经到了高考复习的最紧张的时期,各科的作业量都比较大,大多数同学恨不得把一分钟当成两分钟用,这个时候背诵似乎就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但从记忆规律来看,大多数同学都是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越到后期对背诵的陌生程度就越深,所以从四月底到高考前,有必要花一些时间重温一下背诵篇目。具体办法是可以利用课间休息或者上学路上的时间化整为零,每天熟诵一篇,高考前完成所有篇目的巩固,高考时才会成竹在胸,轻松应对。
4.适当延伸拓展,熟悉《大纲》外重要名句,切忌喧宾夺主。大纲没有规定背诵,但是高中课文内的重要名句可选背。
如陶潜《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王勃《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曹植《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杜甫《旅夜书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等等,在高中教材中,应成为首选名句。课本中没有选入的名言警句可筛选背诵。
像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可记一记,但不能多,也不能花过多时间。
4.中学生必背古诗句
七律·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这是一首感情深挚、缠绵委婉的爱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
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
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第二联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
上句以丝尽而死的春蚕,表达自己情丝(思)之缠绵不尽,到死方休;下句则以泪尽而灭的蜡烛,象征自己相会无期的悲哀之泪和爱情的终生不渝。 第三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
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下句则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
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诗人运用了”蓬山”、”青鸟”的神话传说,寄托自己对爱人的抚慰和深长情意。
尽管爱情之路困难重重,相爱的人相距遥远,诗人仍然相信他们的坚贞爱情将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一定会有人像殷勤传书的”青鸟”一样,为他们传递讯息,使他们情意绵延,永无尽期。( 唐·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可译为 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季节啊! 赏析:古人常说“别易会难”,这首诗却说“别亦难”,说法不同,意思却更进一步。
上句说“别亦难”,是写出了分别时的难分难舍的心情。下句是上句的衬托,百花凋谢,正说明催生百花的东风已经无力,也说明春天将尽。
在这种环境中遇到离别之苦,就更使人感到难堪了。这两句一波三折,层层深入,因此清人冯班云:“妙在首联”(《瀛奎律髓汇评》)。
黄叔灿还特别指出:“首句七字屈曲,唯其相见难,故别更难”(《唐诗笺注》)。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注释: 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 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 会结束。 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 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5.高中古诗名句100句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 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 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 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 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 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 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 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 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 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 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 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 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 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 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7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渔父) 7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屈原·涉江) 7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屈原·涉江) 8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屈原·涉江) 8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 8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楚辞·卜居) 8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对楚王问) 84、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8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8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8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8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8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9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91、孔子。
6.高中必背古诗句
古诗部分
离骚(节选)
长歌行
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
短歌行
归园田居
山居秋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
越中览古
蜀道难
将进酒
登高
蜀相
兵车行
客至
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其三)
阁夜
登岳阳楼
渔翁
琵琶行(并序)
华清宫
锦瑟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过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夜洛城闻笛
秋思
长恨歌
古词部分
菩萨蛮
虞美人
浪淘沙
雨霖铃
桂枝香
江城子
鹊桥仙
苏幕遮
一剪梅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满江红
御街行
清平乐
永遇乐
西江月
丑奴儿
破阵子
青玉案
醉花阴
相见欢
浣溪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