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问题
1、作者简介:
张养浩:元代前期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庄。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主要写归隐期间的作品,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其中之一。
2、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是散曲中的小令。“中吕”是宫调名,“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3、这首曲的主旨。
作者通过站在潼关抚今追昔,反思历史,控诉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揭示了百姓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无论兴衰都处于农牧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历史规律,寄寓了对人民深厚的情义。
4、划分这首曲的内容层次。
全曲共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三句扣题,写潼关雄伟景象,景中含情。
第二层为中间四句,写怀古之意,兴亡之感。
第三层为最后两句,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深化了主旨。
5、说明这首曲头两句写景运用的拟人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拟人手法,一个“聚”字,描绘了群峰似乎有意识地聚拢在一起;“怒”字描绘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赋予山河以人的动态和感情,形象鲜明突出。
2.《山坡羊
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中所作。潼关位于东西两京(洛阳、长安)之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常常触动行经者的怀古之情。这首曲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一个历史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曲子开头描写潼关地势,写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个“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
3.有关《山坡羊·潼关怀古》的问题
1、作者简介: 张养浩:元代前期散曲作家。
字希孟,号云庄。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
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一卷,主要写归隐期间的作品,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就是其中之一。 2、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怀古抒怀之作,是散曲中的小令。
“中吕”是宫调名,“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题目。 3、这首曲的主旨。
作者通过站在潼关抚今追昔,反思历史,控诉了当时社会黑暗,百姓灾难深重的现实。揭示了百姓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无论兴衰都处于农牧压迫受奴役地位的历史规律,寄寓了对人民深厚的情义。
4、划分这首曲的内容层次。 全曲共分三层:第一层,开头三句扣题,写潼关雄伟景象,景中含情。
第二层为中间四句,写怀古之意,兴亡之感。 第三层为最后两句,道破封建王朝兴亡的本质,深化了主旨。
5、说明这首曲头两句写景运用的拟人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运用拟人手法,一个“聚”字,描绘了群峰似乎有意识地聚拢在一起;“怒”字描绘出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赋予山河以人的动态和感情,形象鲜明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