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题西林壁 宋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 宋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欢乐签到,赢取奖励 48 56下一条回答4年级上册语文 ,在线学习,上学而思。「学而思网校」”直播+辅导”双师教学,学习更有效,现0元领取寒假体验课!体验后选适合..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广告四年级上册语文辅导?就上「家有学霸」 名师在线1对1..四年级上册语文 , 名师1对1 , 辅导九年级下册语文 , 师资更优 , 找七年级语文家教 , ..杭州小余科技有限公司广告评论发布还没有人评论,快来抢沙发~为您推荐所有四年级的古诗有哪些?1、《题西林壁》 苏轼(宋)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陆游(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过故人庄》孟浩然(唐)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148 浏览524 2018-04-02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小学四年级】 上册:《题西林壁》苏轼,《游山西村》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①题:书写,题写。
②西林:西林寺。③缘:因为。)
译文: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
游山西村【宋】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①山西村:村庄名。②腊月酿的酒。
③豚:猪。④疑:以为,怀疑。)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遇上丰年也要留足鸡、肉等款待客人。一重重山,又一重重水,正在怀疑已无路可走,可是走到跟前,峰回路转,在垂柳掩映的地方,又是一个郁郁葱葱、山花烂熳的村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②之:去,到。
③故人:指老朋友。④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
译文:老朋友从西边辞别黄鹤楼,在百花盛开的三月去繁华的扬州。孤独的帆船远去的影子在蔚蓝的天空里消失了,只看到长江水向天边奔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①使:出使。②浥:湿润。
③更尽:再饮完。) 译文:清晨,渭城的一场春雨沾湿了路上的尘埃,旅店四周青翠的杨柳被雨水冲刷得格外清新葱绿。
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向西而行就再也没有老朋友了。 下册:《独坐敬亭山》李白,《望洞庭》刘禹锡,《忆江南》白居易,《乡村四月》翁卷,《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渔歌子》张致和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①闲:形容云彩飘来飘去悠闲自在的样子。
②厌:满足。) 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
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高的敬亭山了。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无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①洞庭:湖名。②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③潭面:指湖面。④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译文:秋夜,月光下的洞庭湖水清澈空明,与明朗的月色交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波光闪闪,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湖中翠绿的洞庭山,多像白色银盘中一只小巧玲珑的青螺呀。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①忆江南:词牌名。
②谙:熟悉。③蓝:一种植物。)
译文: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
2.小学四年级上册作文(我的理想
理想是指南针,给陷入迷雾的人们引导方向;理想是路,引导你到黎明;理想是风浪的小船,带领着你到达成功的彼岸……有了理想,生活才有方向,学习才有动力,人生才有价值. 我的理想是当一位卓越的警察.在四年级的时候,一次期末体育考试上,我考得全优,我我乐得合不拢嘴,顿时,当警察这个崇高的理想就在我心中萌发. 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能够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带来愉快的心情.唯美的文章让人们读了以后,那些犯错的人可以惊醒,那些空虚的人能够充实,那些无聊的人可以找到乐趣. 我单纯认为,锻炼身体,就能当警察.经过不断学习,我才发现自己是幼稚的.要想当一名卓越的警察,就一定要努力.要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更要学会观察生活,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好好学习,打好基础.我枯燥了,我苦恼了,我坚持不下去了,但我想到父母的鼓励,想到坚持就是胜利,我又起劲了.我应该从学习中发现乐趣,做出生活的一点一滴. 不过,我知道做一位卓越的警察并不容易,不但要有天赋、灵性,深深的文学功底,还要有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但我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一层层厚雪融化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来临了,我相信我那理想的种子会顽强拼搏,也会像我一样不会像暴风雨低头,它会开出鲜艳的花朵,到那时候我的理想也会实现.。
3.和顺第一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书
古诗词三首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句句意。四、教学方法:五、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一、阅读导语1.学生自由阅读单元导语,读后交流:这组课文我们要学习什么?)二、导入: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区游览“敬亭山”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将基础的文学常识抄写下来)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云:孤独的白云;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相互)对看;厌:满足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⑥师小结:其实,这首试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为什么呢?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①过渡: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多诵读,悟诗情②朗读③自己带着感情读④四人小组读古诗⑤汇报: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⑥全班再齐读古诗(三、学习生字1.打开写字书,先观察“亭”、“庭”两个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2.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并讲解在田字格的占位。
3.学生写字。)第二课时《望洞庭》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上节课)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二学习古诗:1.出示小黑板,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
(大屏出示古诗)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3.解诗题,知作者。
①望洞庭:望着洞庭山水。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大屏出示洞庭湖)②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的诗以律、绝为工,乐府小章尤为著名。)
与白居易、(柳宗元)并称“刘白”,(“刘柳”。白居易陈他为“诗豪”,清人王夫之称他为“小诗之圣”。)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和: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秋月:点明时间——秋天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潭面:湖面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孩子们仔细观察看看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
③指名小结: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远地看;翠:苍翠;青螺: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比喻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白银盘”把洞庭湖的君山比喻成“青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凤凰出版
第1课《观潮》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课《雅鲁藏布大峡谷》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3课《鸟的天堂》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4课《火烧云》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5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6课《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7课《蟋蟀的住宅》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8课《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9课《巨人的花园》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0课《幸福是什么》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1课《去年的树》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3课《白鹅》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4课《白公鹅》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5课《猫》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6课《母鸡》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7课《长城》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8课《颐和园》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19课《秦兵马俑》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0课《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1课《搭石》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2课《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3课《卡罗纳》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4课《给予是快乐的》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6课《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第27课《乌塔》教案设计 教学分析 知识拓展 练习题 课件下载 课文朗读。
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古诗
上册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yì)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下册《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6.四年级下册的21课怎样写成古诗
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2.课文插图.A 案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第二课时 渔歌子激情导趣,理解课题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5.全班交流: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指导朗读,想象画面1.教师导语 :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积累运用,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3.默写两首古诗.B 案第一课 时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以图导题,理解题意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对这幅图的理解.2.你还想了解这首诗的什么内容?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他的创作有什么特点?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3.怎样才能读懂这首诗?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以疑促读,理解诗意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蚕”“桑”的读音以及多音字“了”的音、义.2.指名读诗,师生正音.3.默读古诗,思考大家提出的问题,解决不了的请做记号.4.小组交流.5.全班交流,教师指导.解疑品读,感悟诗情1.自由品读,边读边想画面,同时要注意朗读的节奏,尤其读前两句时要读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要读出繁忙的劳动生活的场面.注意“少”“才”“又”的读法.2.指名朗读,师生共赏.3.感情朗读,体会诗情.背诵,积累语言引导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先用学习《乡村四月》的以疑促读、理解诗意的方法自学.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搜集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第二课时 渔歌子创设意境,理解课题1.老师范读《渔歌子》,你能感受到什么?(初步感受到景色美;它和古诗在表达上不太一样)2.你们了解词吗?试着说一说.3.简介作者背景:张志和: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夫生活来再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渲染气氛,理解词义1.配乐朗读,营造气氛.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3.指名朗读,师生正音.4.自由学习,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逐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画出来.5.小组交流学习成果.6.全班交流,教师点拨指导.白鹭:闲适的象征.它能衬托出渔夫的生活环境.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不须归:乐而忘返,不想回家.7.教师小结:这首诗有鲜明的湖光山色,有渔翁闲适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教师范读,再入意境.2.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每一个画面.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4.小组轮读,相互欣赏.5.感情朗读,感悟意境.积累语言,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2.到课外找一找有关描写景物的诗词,读一读,背一背.3.默写两首古诗.。
7.小学四年级古诗文
上册: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下册: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乡村四月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四时田园杂兴南宋?范大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添加到搜藏待解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0 天 22 小时>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添加到搜藏待解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0 天 22 小时偷偷达喜欢 – 试用期 一级 我来回答:> 教育/学业/考试 > 学习帮助添加到搜藏待解决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0 天 22 小时 二级及以上用户登录后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1 条一是要让学生不能写一个错别字 二是要让学生熟背古诗 我只是六年级的学生,Sorry!回答者:雨若静依 – 助理 二级 2-20 20:12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好几回广东 6740 qsmm 欢迎使用360安全浏览器 整合360安全卫士强大的防护功能,全方位保护您的上网安全.为什么安全 上次退出浏览器之前,您没有未关闭标签 上次退出浏览器之前,您有未关闭的标签,若想全部打开请点击右边按钮:打开全部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