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现父母对子女或子女对父母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讴歌之惟恐不逮,佳作自然不少。早在《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诗句,简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而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751一814,湖州武康人)的《游子吟》,更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之作。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炙人口,连不识字的妇孺都会记诵不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意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让人细味和借人传达,如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评价。接着,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末尾二句,从意义上说,是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给人以奋发和鼓舞,因此,诗句的思想意义也更深刻和积极。
此外,就诗的艺术性看,有两点值得注意。这既是“雅俗共赏”的一个原因,也可窥见诗人的艺术探索之一斑。
一是浓情淡化,引起广泛的共鸣。共鸣,是文艺作品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共同激情,和作品主人公一起体验他的痛苦、磨难和愿望等;浓情淡化,是指作者通过对艺术的理解,把浓烈感情融注在作品中而使读者觉着是淡然地传达出来的。这首小诗浓情淡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诗的审美客体仅是慈母为游子缝制征衣所生发的感情;但它唤起的却是人们对母子至性情爱的体验中的理解、同情而至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不从诗人对审美意识的理解去探求,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是最为习见的生活图景,而其中浸透的却是深入骨髓的感情。谁无父母,谁无兄弟?离亲别故在社会现实生活的人际活动中总会发生的,思亲恋故之情又谁能避免?人们读文艺作品,总是有所希冀的,解除痛苦,获得欢娱,哪怕是一瞬间的。一个作品的撞击力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回应力应该是适度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作品没有提供特定的背景、环境及其他,但蕴藏的故乡之思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淡淡的说出,引起了至今千年的共鸣。《游子吟》使浓烈深厚的感情“轻描淡写”似地传达出来,在读者心理上,引起震动,像山泉沁入心脾,给人以某种满足、慰藉和感奋。总之,这首诗的情思、哀愁、艺术氛围都是淡淡的,然而人们却从中产生共鸣,引起反思和感奋。
二是冲淡的感情得之于平和的语言,这也得益于民歌形式的运用。这首诗是抒情诗,体例为乐府诗,它俚语入诗,明白晓畅,着语不多,纯是白描,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那真挚深沉的感情就从平淡的语言中得出。从而较为适应广大读者的审美心理,使人们自觉地接受其诗歌的思想,心灵得到了陶冶和净化。
总之,这首抒情小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称得起广泛流传千古不朽之作。而恋母、思乡、念国,似在人们情感上一脉相承而呈现阶梯性或说档次,因此这首小诗,在今天更能激起海外同胞思乡念国的情感,产生特殊的反响,那么,它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上的探索也就有更值得注意的东西了。
2.关于父爱母爱的诗句或名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哀哀父母,生我劳瘁。____佚名《蓼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____黄景仁《别老母》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图·其一》
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辽水》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____杜甫《石壕吏》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____与恭《思母》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____白居易《母别子》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____李白《豫章行》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____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十五彩衣年,承欢慈母前。____孟浩然《送张参明经举兼向泾州觐省》
3.关于“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或诗句有哪些
关于“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或诗句有:
1.哀哀父母,生我劳瘁。____佚名《蓼莪》
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3.父老得书知我在,小轩临水为君开。____苏轼《送贾讷倅眉》
4.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____聂夷中《田家》
5.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6.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辽水》
7.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____杜甫《百忧集行》
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9.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____王建《短歌行》
10.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____黄景仁《别老母》
11.哀哀父母,生我劳瘁。____佚名《蓼莪》
12.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1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14.父兮生我,母兮鞠我。____佚名《蓼莪》
15.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____蒋士铨《岁暮到家》
16.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图·其一》
17.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18.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____王建《渡辽水》
19.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4.关于父母亲爱孩子的古诗
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5.表现父母的爱的诗句
关于父母之爱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冰心写的《繁星》
母亲呵,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在它的巢里;
我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躲在母亲的怀里。
《别老母》[唐 孟郊]
搴帏拜母河梁去,
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
此时有子不如无。
《十五》[宋 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
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
南北总关心。
6.表达对父母的爱的诗句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唐〗韩愈。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岁末到家》【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宋凌云《忆父》 吴树燕云断尺书,迢迢两地恨何如? 梦魂不惮长安远,几度乘风问起居。 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 。
7.体现子女对父母的爱的诗句
1,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
2,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3,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
5,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6,子路借米敬双亲,
黄香执扇弄凉荫。
古贤爱人不为利,
恐教后人尊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