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关大雁回归的诗句
大雁归来
当大地上的冰凌撕出欣悦的响声
当皑皑的雪山舒展出鲜红嫩绿的肌肤
当和煦的阳光一天早过一天地
照进小木屋里的小木床上
我便开始等待
等待去年
11
月份南飞的鸟群
那时候——
他们径直地从我们头顶划过
一声不响,目空一切,向南方飞去
直达
200
英里外的大湖
因为他们知道威斯康辛的法规
从黎明到夜幕降临
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
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
乌鸦们坐在枝头
望着他们笔直的飞行路线
乌黑的颜色顿时变成了红色
在温暖的南方大地上
他们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
他们在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拾玉米粒
直到春天悄悄地向北飞去
3
月——休战时刻
大雁抖落了担心受怕
他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
他们穿过安静的狩猎点和小洲
向每个沙滩低语着
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
他们低低地
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
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
他们在沼泽上空试探性地盘旋
慢慢扇动黑色的翅膀
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
一触到水,他们便欢快地鸣叫起来
似乎他们溅起的水花
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
我们的大雁
又回来了!
春天里收割后的的玉米地上
大雁每天都要光顾
每次出发之前
都有一场高声而有趣的辩论
而每次返回前的争论则更为响亮
仿佛是凋零的枫叶
他们摇晃着从空中落下
他们向下面欢呼的鸟儿们
伸出欢乐的双脚
他们低低地交流着
似乎在论述食物的价值
4
月的夜间——天气暖和
我们坐在屋外倾听
大雁在沼泽中集会时的鸣叫
很长一段时间,万籁俱寂
可是突然间
刺耳的雁叫声响起来
带着一阵急促的混乱的回声
有翅膀在水上的拍打声
有蹼的划动而发出来的声音
更有观战者们激烈的辩论声
随后响起一个深沉的声音
算是最后发言
喧闹的场面渐渐低沉下去
只能听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谈论
5
月——白头翁花盛开的季节
我们的沼泽
再次弥漫着青草的气息
红翅黑鹂和黑脸田鸡
给湿润的沼泽增添生气
大雁的集会也逐渐少下来
抬头仰望时
一群大雁早已在明净的天空中
划出一道道爽利的线条
对于线条下方的大地
他们悄悄播撒金黄的玉米粒
和一首有益无损的带着野性的诗歌
2.关于大雁的古诗句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陆游《幽居》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在《夜归》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的《塞下曲》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
胡雁度日边,风雪迷河洲—— 李白《千里思》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贺朝《从军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 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李益《春夜闻笛》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梅尧臣《秋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纱》春恨词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3.王湾看着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表现出什么诗句
王湾看着北归的大雁掠过晴空,写出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全诗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4.有关于大雁的诗句
有关于大雁的诗句有:
一、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翻译: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出处:《诗经》
二、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翻译: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有寄希望于万里长空中,那一只刚刚飞来的鸿雁。
出处:李商隐《春雨》
三、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翻译:刚开始听到远行去南方的大雁的鸣叫声,蝉鸣就已经销声匿迹了。我登上百尺高楼,极目远眺,水天连成一片。
出处:李商隐《霜月》
四、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翻译: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出处: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翻译: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出处:王湾《次北固山下》
六、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翻译:羁留北海音书断绝,头顶胡天明月;荒陇牧羊回来,茫茫草原已升暮烟。
出处:温庭筠《苏武庙》
七、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翻译:还在想济汾河横中流的情景,兰菊纷纷各半。楼船远去,白雪纷飞,唯有年年飞来的大雁。
出处:苏轼《点绛唇·不用悲秋》
5.【描写鸿雁的诗句】
转的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李商隐(霜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温庭筠(瑶瑟怨)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沈如筠(闺怨)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6.关于大雁的诗句
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
——-陆游《幽居》 今年寒到江乡早,未及中秋见雁飞。 ———-陆游《夜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代高适《别董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天山漠漠长飞雪,来雁遥传沙塞寒。 ———–唐代贺朝《从军行》 十月边塞寒,四山江阴积。
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唐代崔湜《塞垣行》 芦酒烧蓬媛,霜鸿捻箭看。
黄河古城道,秋雪白漫漫。—-唐代李廓《送振武将军》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向北飞。
——唐代李益《春夜闻笛》 落叶寄秋菊,愁云低夜鸿。 —–唐代钱起《宿毕侍御宅》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唐代李颀《古从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