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带有“明”字的古诗有哪些

带有“明”字的古诗有:

1. 绝句: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2. 送义存出家:何况故乡贫与贱,苏秦花锦事分明。

3. 闺情:总为相思愁不寐,纵然愁寐忽天明。

4. 嫁女诗:水晶帐开银烛明,风摇珠佩连云清。

5. 哭女樊: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

1. 明。

2. 拼音:míng。

3. 部首:日。

4. 笔画:8。

5. 五笔:JEG。

6. 解释:

(1)亮,与“暗”相对。

(2)清楚。

(3)懂得,了解。

(4)公开,不隐蔽。

(5)能够看清事物。

(6)睿智。

(7)视觉,眼力。

(8)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

(9)次(专指日或年)。

(10)中国朝代名。

(11)姓。

7. 组词:

(1)点明:指明。

(2)明星:有名的或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

(3)说明:解释清楚,讲明;说明的文字。

(4)明净:看起来明亮而清楚;明朗和洁净。

(5)透明:物体]光线能通过的。

2.带有明字的古诗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2、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唐 ·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

译文: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衰老的白发,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唐 · 李白《静夜思》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唐 · 杜牧《清明》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5、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译文: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上殿堂(论功行赏)。

3.最常见的古诗词明句有哪些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王勃·滕王阁序)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贺知章·咏柳)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唐·宋之问·渡汉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唐·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唐·王昌龄·出塞)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唐·王维·汉江临泛)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唐·王维·山居秋暝)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唐·王维·终南别业)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唐·王维·观猎)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使至塞上)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唐·李白·蜀道难)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唐·李白·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李白·送友人)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唐·李白·劳劳亭)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唐·李白·子夜吴歌)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庐山瀑布)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唐·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唐·李白·将进酒)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唐·李白·望天门山

4.关于明的古诗有哪些

明代诗词

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

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

舟次中秋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 风急轻帆燕一行。

此夜衔杯惭庾亮, 几年持斧笑吴刚。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秋山青

秋山青,秋水明。午梦惊秋醒未醒,乾坤一草亭。故国盟,故园情。夜阑斜月透疏棂,孤鸿三两声。

江宿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美人对月

斜髻娇娥夜卧迟。

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

说与青天明月知。

一轮明月满乾坤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身若等闲 。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5.带明,宇的诗句

年代:宋 作者: 杨万里《题罗溪李店二首》栋宇整齐窗户明,一峰对面一江横.下程长是无佳店,佳店偏当未下程.年代:宋 作者: 王安石《将母》将母邗沟上,留家白紵阴.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年代:元 作者: 冯尊师《苏武慢》日月高奔,金波满泛,七返九还延祚.真精应物,大道潜身,恍惚妙通玄路.直待阳生,造化神丹,龙虎紫霄天府.这瑶函、宝篆天机,须仗至人开悟.长生道、固蒂深根,仙家活计,烹炼汞铅为务.炉辉五彩,鼎耀三光,识取本来宗祖.明月楼前,睹个金蝉,飞舞翠峰明宇.把凌云一志,精诚精进,上仙科举.年代:宋 作者: 曹勋《水龙吟》翠帘迟晚,龙楼丽日,海宇明新霁.枢旋大电,虹流华渚,阳春天气.出震乘乾,保民立政,垂衣裳治.诞恩均九有,功兼七制,恢图抚、四荒外.威动殊邻万里.拥衣冠、称觞玉陛.虞韶缓度,龙香飞下,晴云如水.行见冰天,版图来上,诸侯盟会.奉怡颜宴罢,归移宝辇,向瑶池醉. 年代:宋 作者: 张炎《忆旧游》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住深清.幽寻.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尚记得归时,鹤衣散影都是云. 年代:宋 作者: 施岳《曲游春》画舸西泠落,占柳阴花影,芳意如织.小楫冲波,度麴尘扇底,粉香帘隙.岸转斜阳隔.又过尽、别船箫笛.傍断桥、翠绕红围,相对半篙晴色.顷刻.千山暮碧.向沽酒楼前,犹系金勒.乘月归来,正梨花夜缟,海棠烟幕.院宇明寒食.醉乍醒、一庭春寂.任满身、露湿东风,欲眠未得. 年代:唐 作者: 韩偓《联缀体》院宇秋明日日长,社前一雁到辽阳.陇头针线年年事,不喜寒砧捣断肠.年代:宋 作者: 曹勋《游玉隆宫四》宫宇璇题日月明,几经戎烬独峥嵘.庭中欲问参天柏,一饷清风相伴行.年代:宋 作者: 晁公溯《秋日》秋日淡无光,晴云闲不行.空中散白石,仰看于宇明.时闻败叶下,摵摵微风生.季月当泛菊,栽培园中英.年代:宋 作者: 寇准《奉和御制中秋翫月歌》戒井铜龙漏水平,玉轮初满物华清.光连南极星辉正,影泛中天帝宇明.风来苹末披轻雾,香湿兰丛浥零露.绛河横度灿云章,灵鹊群飞绕宫树.法久照兮庆昌时,乐芳宴兮忘疲.敷睿文兮玩澄景,当严更兮渐永.九门秘邃敞尧宸,霭霭金波瞩目频.进牍岂能抽鄙思,赓歌深愧预朝伦.年代:宋 作者: 裴煜《岘山》襄阳有佳山,名著无如岘.尝休贤达足,我独愧未践.君侯把麾符,政暇兴不浅.命车极登临,旌旆随谷转.心思关钜平,息树宜勿剪.于今戴清风,整整如冠冕.高碑本堕泪,雨渍至苔藓.庙祠委榛芜,奚劝千载善.驰章动天听,口以功烈侔.果闻帝曰俞,恢宇明祭典.哦诗序其事,笔锐犀可剸.景无一发遗,粲若丹青展.乃知览观时,非止在游衍.声气异工同,美从江汉显.年代:宋 作者: 时少章《大节堂碑引》天降疢疾殄我民,鸱鹠奋怒豺虎狞.掩道赤鸦蔽阳精,夜罗鬼火塞要津.当涂大吏腰缠金,挠腘稽颡泪满膺.嗢咿软语若稚婴,欺卖宗祏倾皇灵.有勇三子心棱棱,扳弧援甲凭孤城.城頺兵折气益振,目光如炬铄成群.或从辟雍曳长绅,欲拄八极遮帝{左车右屏}.有伟三子辞轰轰,危立高骂声吐霆.颈血溅天天为昏,断尸峙立不仆倾.神扶鬼挟赫可惊,坐朝不与燕不宾.寸武不踏黄金屏,性忠内发孰使令.英气挺挺旷古今,朅来柯山访厥孙.仿佛毅状冲杳冥,筑堂泮宇夐深明.悲风苦雨凄棘林,魂兮来归肃泠泠.寥哉旷宇畴非臣,登兹堂兮企风神.须毛磔立心胆森,勿俾三子专修名.年代:宋 作者: 喻良能《次韵赵禹平春日书怀》草色青青二月时,物华虽是我庐非.日明院宇燕相语,花发园林莺乱飞.无数小桃初掩映,几多垂柳自因依.春风十里归吟笔,未用罗帏绣幕围.。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