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有几种读音 在《池上》这首古诗中
“回”字的现代读音为huí。
古文“回”、“徊”、“回”通,古读音如:huái。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其韵脚字为:回、开。
诗韵《平水韵》中,它们都属于上平十灰韵部:
灰恢魁隈回徊槐梅枚玫媒煤雷颓崔催摧堆陪杯醅嵬推[支韵同]诙裴培盔偎煨瑰茴追胚徘坯桅傀儡[贿韵同]莓开哀埃台苔抬该才材财裁栽哉来莱灾猜孩徕骀胎唉垓挨皑呆腮
这个字与“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类似。斜,古读音如xiá。
2.池上的古诗是怎么写
池上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写山僧对弈,也是自己心态的一种反映。深山里的和尚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他们又在竹阴下下棋,那种不染一丝尘埃般的清净,令作者神往。“山僧对棋坐”,起码有两个和尚;“时闻下子声”,有人在旁边听,那么至少是三个人了。这首诗人物全都隐藏不露,所以虽有三人活动,也觉得清幽无比。尤其最后的那句“时闻下子声”更如天籁音乐,烘托了真正的宁静。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莲花盛开的夏日里,天真活泼的儿童,撑着一条小船,偷偷地去池中采摘白莲花玩。兴高采烈地采到莲花,早已忘记自己是瞒着大人悄悄地去的,不懂得或是没想到去隐蔽自己的踪迹,得意忘形地大摇大摆划着小船回来,小船把水面上的浮萍轻轻荡开,留下了一道清晰明显的水路痕迹。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整首诗如同大白话,富有韵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