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说屏课文中四句古诗词的意思和表达的内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描绘出寂静凄清的气氛,人物的动作反映出她的孤寂,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悲痛之苦.“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其中,“锦屏人”指闺中女郎;“韶光”指美丽的春光;也暗指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 ,是“太”的意思.这句话凝聚着主人公心中的无限哀怨.“闲倚画屏”意思是闲得无事,倚着画屏相思.“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冷清秋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准确解释这句,意为抱着膝盖望着屏山深思(一生).。
2.【有关屏的诗句和意思】
1、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卧)看牵牛织女星.译文+赏析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萤火虫.天街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卧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这是写失意宫女生活的孤寂幽怨.首句写秋景,用“冷”字,暗示寒秋气氛,又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凄.二句写借扑萤以打发时光,排遣愁绪.三句写夜深仍不能眠,以待临幸,以天街如水,暗喻君情如冰.末句借羡慕牵牛织女,抒发心中悲苦.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2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出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牡丹亭》的“游园”一出.:“锦屏人”在这里是指长期幽居深闺中,不能领略自然美景的女郎;屏,屏障,幽居也;“韶光”是指美丽的春光,也暗喻自己的青春;“忒”读tuī,程度副词,“太”的意思;“贱”指徒然荒废青春,人生价值贬低.这句话抒发了主人公杜丽娘为自己虚度年华而无限哀怨的情感,也表达了她反礼教、反封建,追求个性自由,憧憬幸福生活的愿景.写杜丽娘被父亲长期严密地关在家庭里,不能自由行动,也不能自由思想,绝不允许有个人的意志和感情,只能背诵枯燥乏味的儒家经典《四书》.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青春即将逝去,把自己比作没有赶上春天开放的牡丹花而十分忧伤.她却无能为力,只好把炽热的感情压制在心中.3 、浣溪沙-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译文+赏析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暮春三月,人在小楼.一早起来,阴霾不开,轻寒恻恻.”节过清明冷似秋”,对这种天气,畏寒不出的词人十分厌恶,不禁咀咒了一声”无赖”.回头看看室内,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撩人意绪,于是一丝春愁油然而生.他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4、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原文: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映红霞映朝日,乌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该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译文+赏析我本是楚狂人,唱着凤歌笑孔丘.手里拿着绿玉杖,清晨就辞别了黄鹤楼.寻访五岳找仙人,不畏路程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星旁,九叠云屏就像是锦幕张,山影在鄱阳湖上映出青黛光.石门在山前开,香炉峰和双剑峰高耸入云真雄壮.三叠泉水飞泻而下,像银河倒挂一样.香炉峰和瀑布遥遥相望,曲折回旋的山崖、层层叠起的峰峦直插穹苍.山色苍翠,红霞映朝阳,鸟迹看不见,只有吴天寥廓苍茫茫.登上高山,满怀豪情让目光驰骋在天地间,大江悠悠东去不回还.黄云涌出,万里天色变,九条支流,白波滚滚有如流动的雪山.心情真好啊,写出这首《庐山谣》,面对庐山,更使我诗兴发.悠闲中,我对着石镜洗净尘世心,谢公的行迹早就被苍苔填没.我早就服下仙丹再没有尘世情,三丹和积,可说是学道已初成.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捧着莲花去朝拜玉帝.早已约好天神会面在九天之上,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这首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遇赦回来的次年,从汉口来到江西.诗中既写了庐山的秀丽雄奇,更主要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时诗人已经历尽磨难,始终不愿向折磨他的现实低头,求仙学道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3.带秋光的古诗句
1、银烛秋光冷画屏
唐
杜牧
《七夕》
2、吟遍秋光始下来
唐
徐铉
《十日和张少监》
3、冉冉秋光留不住
唐
李煜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秋光稍欲暮
唐
陈子昂
《秋日遇荆州府崔兵曹使宴》
5、秋光正沈沈
唐
王维
《送韦大夫东京留守》
6、当檐飒飒生秋光
唐
欧阳炯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7、秋光谁共度
唐
白居易
《秋日怀杓直 时杓直出牧澧州。》
8、但与秋光俱
唐
白居易
《闲居偶吟招郑庶子皇甫郎中》
9、天涯秋光尽
唐
马戴
《夕次淮口》
10、刀好截秋光
唐
杜牧
《郡斋独酌 黄州作。》
11、江畔秋光蟾阁镜
唐
杜牧
《题桐叶》
12、秋光澹紫宫
唐
李世民
《秋日即目》
13、台殿秋光清
唐
李适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14、斜照荡秋光
唐
上官仪
《奉和秋日即目应制》
15、禁里秋光似水清
唐
徐铉
《御筵送邓王》
16、秋光清邑里
唐
卢象
《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
17、叶上秋光白露寒
唐
羊士谔
《郡中即事三首》
18、旌旗映水发秋光
唐
杨巨源
《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
19、眇视秋光里
唐
刘禹锡
《韩十八侍御见示岳阳楼别窦司直诗,因令属和》
20、秋光起天津
唐
刘禹锡
《酬留守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寄》
21、吟遍秋光始下来
唐
徐铉
《十日和张少监》
22、秋天高高秋光清
唐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凡》
23、无限秋光为解颜
唐
杨发
《秋晴独立南亭》
24、红烛秋光冷画屏
唐
杜牧
《秋夕》
25、归路有秋光
唐
李商隐
《商於》
26、秋光寂历银河转
唐
和凝
《宫词百首》
27、秋光独鸟过
唐
马戴
《摅情留别并州从事》
28、灯涩秋光静不眠
唐
薛能
《秋日将离滑台酬所知二首》
29、露清圆碧照秋光
唐
崔橹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
30、烟光浩楚秋
唐
李群玉
《我思何所在》
31、笔砚秋光洗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
32、吟近秋光思不穷
唐
李山甫
《答刘书记见赠》
33、根拔秋光暗长鞭
唐
方干
《题新竹》
34、依依相伴向秋光
唐
罗隐
《金钱花》
35、秋光如水国
唐
郑谷
《端居》
4.古诗中诗句的意思.请问1独在异乡为一客,每逢佳节倍思亲.2春草明
九月九日是中国的重阳节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1],遍插茱萸少一人[2].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作者:【王维】 年代:【唐】 体裁:【五绝】 类别:【送别】 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层写冀望别后重聚.这是超出一般送别诗的所在.开头隐去送别情景,以“送罢”落笔,继而写别后回家寂寞之情更浓更稠,为望其再来的题意作了铺垫,于是想到春草再绿自有定期,离人回归却难一定.惜别之情,自在话外.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真是匠心别运,高人一筹.浣溪沙 秦 观 漠漠清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诗文解释】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诗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词人渴望身心自由的思想感情.暮春三月,人在小楼.一早起来,阴霾不开,轻寒恻恻.”节过清明冷似秋”,对这种天气,畏寒不出的词人十分厌恶,不禁咀咒了一声”无赖”.回头看看室内,画屏上一幅《淡烟流水图》,迷蒙淡远,撩人意绪,于是一丝春愁油然而生.他定睛望了望窗外:落花随着微风,自在飘舞,宛如梦幻;纤细的小雨,无边无际,好似愁丝.”飞花”和”梦”、”丝雨”和”愁”,一具体、一抽象,原本邈不相涉,但词人却发现它们之间有”轻”与”细”的特点,便构成两个新鲜的比喻,空灵缥缈,妙不可言.无怪乎梁启超称之为”奇语”.最后一句是作收、融情入景,化动为静,意境悠闲,使人玩味不尽.。
5.有关屏的古诗句
关于屏的古诗
1.《题海图屏风》唐.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钩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屃赑牵不动,纶绝沉其钩。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2.《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唐.李白
昔别黄鹤楼,蹉跎淮海秋。俱飘零落叶,各散洞庭流。中年不相见,蹭蹬游吴越。何处我思君,天台绿萝月。会稽风月好,却绕剡溪回。云山海上出,人物镜中来。一度浙江北,十年醉楚台。荆门倒屈宋,梁苑倾邹枚。苦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大盗割鸿沟,如风扫秋叶。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中夜天中望,忆君思见君。明朝拂衣去,永与海鸥群。
3.《观元丹丘坐巫山屏风》唐.李白
昔游三峡见巫山,见画巫山宛相似。疑是天边十二峰,飞入君家彩屏里。寒松萧瑟如有声,阳台微茫如有情。锦衾瑶席何寂寂,楚王神女徒盈盈。高咫尺,如千里,翠屏丹崖灿如绮。苍苍远树围荆门,历历行舟泛巴水。水石潺湲万壑分,烟光草色俱氛氲。溪花笑日何年发,江客听猿几岁闻。使人对此心缅邈,疑入嵩丘梦彩云。
4.《屏风绝句》唐.杜牧
屏风周昉画纤腰,岁久丹青色半销。斜倚玉窗鸾发女,拂尘犹自妒娇娆。
6.有谁知道”西风悲画屏’古诗的含义
纳兰性德《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该诗被收录于《饮水词》
[编辑本段]【注释】
①人生句: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那样地(的)甜蜜,那样地温馨,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②何事句: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班婕妤为汉成帝妃,被赵飞燕谗害,退居冷宫,后有诗《怨歌行 》,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
③等闲二句: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故人,指。
④骊山二句。
骊山语罢清宵半,也不生怨:“如何四纪为天子,死无恨矣。锦衣郎。亦可通。参见《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讲解”。
何如薄幸锦衣郎,指唐明皇,退居冷宫,愿世世为夫妻,比翼连枝当日愿。” 对此作了生动的描写,不及卢家有莫愁”之句意,薄情,也还是刻骨地念念不忘旧情。”又!意思是纵死而分离。薄幸,何事秋风悲画扇,以秋扇为喻抒发被弃之怨情,那样地温馨。故人,于马嵬坡赐死杨玉环,意谓 怎比得上当年的唐明皇呢、连理枝的誓愿。
③等闲二句、铃声而悲伤:“ 在天愿作比翼鸟。白居易《长恨歌》,遂作《雨霖铃》曲以寄哀思:“妾诚负国恩。
⑤何如二句。这里是说本应当相亲相爱。班婕妤为汉成帝妃,他总还是与杨玉环有过比翼鸟:意思是说与意中人相处应当总像刚刚相识的时候,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那样地(的)甜蜜,在骊山华清宫长生殿里盟誓。又:化用唐李商隐《马嵬》。
等闲变却故人心,被赵飞燕谗害。南北朝梁刘孝绰《班婕妤怨》诗又点明“妾身似秋扇”。这里借用此典说即使是最后作决绝之别:《太真外传》载。
②何事句,指情人,明皇此后于途中闻雨声。杨死前云,却道故人心易变:此用汉班婕妤被弃典故,明皇入蜀:意思是说如今轻易地变了心。后安史乱起,后遂以秋扇见捐喻女子被弃,在地愿作连理枝,夜雨霖铃终不怨,唐明皇与杨玉环曾于七月七日夜,但却成了今日的相离相弃,后有诗《怨歌行 》,那样地深情和快乐。
该诗被收录于《饮水词》
[编辑本段]【注释】
①人生句纳兰性德《木兰辞 拟古决绝词柬友》
人生若只如初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