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诗歌当中的情景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最讲究意境,意境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一般由情景关系构成。

这里的“情”指作者的思想情绪,欲望追求等;“景”指的作者之外的自然景物、事件、活动等。处理好二者关系成为诗歌创造意境的关键:情与景能浑然天成,则意境生成;情与景格格不入,则毫无意境。

古典诗歌情与景的关系有以下常见的处理方式。一、触景生情人在常态下,其感情比较平静,但一旦受到外界特定情境的触发,本来潜藏于胸的某种思想感情就可能会被唤起而释放,从而凝成诗篇。

触景生情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能够唤起情感活动的客观世界(景),二是创作主体要具备一定的能因客观世界激发出主观感情的心理灵敏感,三是创作主体要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因此生成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首联突出秋天寥廓凄凉的特征,景中渗情。

颔联视野开阔,写出夔州山城的地理特点,“触景”是具体的,又是宏观概括的。颈联写自身所处的境况——“万里作客”、“百年多病”。

尾联写由萧瑟的秋天和苍莽的山水及自身的境况共同唤起的感情——“艰难苦恨”、“潦倒”。就景而言,万木摇落的深秋,荒凉僻远的山城,本来有一种压抑苍凉的况味。

这种况味和杜甫自身的“老”“病”“艰难”的处境融合扩展,使悲怆情调愈见浓郁。全诗的意境,就是触景生情生成的意境。

诗中的景并非客观世界的单纯复现,而是经过作者苦心经营的,这个景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情指向性。杜甫笔下的秋景本来就有萧瑟凄凉的况味,况且古代就有“悲秋”的传统,触凄凉景生悲苦情,符合人之常情。

这种景与情的相应,使意境更为感人。二、融情入景(移情入景)所谓融情入景是指作者在创作时把先前饱藏于胸中的某种感情,外射到所描写的景物之中,使所描写的景物渗透着某种主观感情色彩,从而生成意境。

触景生情和融情入景的区别是:触景生情,情由景引起,同样的景往往唤起类似的情;融情入景,情感先行,诗人将情注入所描写的景中,不同的情会给景物著上不同的感情色彩。如欧阳修《戏答元轸》:“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间归雁生相思,病下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青年时,曾被贬到宜昌峡州夷州做官。

夷州小城,地处偏远,山重水隔,眼下虽已是二月,但春天好像还未到小城一样。不过欧阳修那时还年轻,志向远大,因此虽然有山居的寂寞愁闷、“乡思”的缠绕,但更多的是伺机而发的热情。

眼前无花无春的景况,他并不感到悲伤绝望。诗中枝上的橘,欲抽芽的笋,都隐含一种新兴的萌发的希望,他坚信将来的道路会宽起来的,“野芳虽晚不须嗟”,暂时受抑仍保持昂扬的胸襟,每句中都有体现。

正是欧阳修的这种政治家宽解和远见,他的思想感情外射到山城早春的景物中,使景物着上温暖鲜明的色彩,读之使人精神振奋。三、情景相生(情景交融)中国诗学特重情景相生,情景相生可以说是前两种情景关系的有机结合,情和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

神于诗者,妙合无垠”(王夫之《姜斋诗话》)。 抽去感情,孤立写景,诗歌就会失去灵性与感染力,从而失去生命。

单纯写情,离开了景的烘托,诗歌又会显得突兀,不自然,缺少形象性和含蓄性。惟有心物融合,才能写出意境浑成的佳作。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杜甫曾在成都担任过严武的幕僚,仅六个月就受排挤而辞职。严武死去后,他在成都孤苦无依,只得携家离开草堂,乘舟东下,再度漂泊,这首诗写于漂泊途中。

首联写“旅夜”所见的近景,月夜孤舟,微风阵阵,细草拂动,寂静与孤独笼罩一切。颔联写远景,境界阔大雄浑。

“垂”“涌”烘托平野的辽阔、大江的汹涌。这两句以磅礴开阔的气象反衬了首联孤舟夜泊的凄清情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颈联由写景转为抒情,以曲笔反语抒写无由施展胸襟抱负的愤懑不平。尾联触景生情,以景自况,用辽阔的“天地”反衬“一沙鸥”的孤独无依,沙鸥是孤舟,更是诗人。

全诗描写旅途月夜景色,抒发漂泊生活孤凄的苦闷,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成为情景相生的名作。四、显景隐情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偏重含蓄蕴藉,唐司空图主张要有“韵外之致”“象外之象”“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显景隐情表现为全篇都是景物描写,作者的情感倾向,几乎不出现在诗歌的文本中,作者的情感隐藏在景物画面中。这种意境创造的方法,与移情入景不同的是,落实到文字上的情感词极少,作品的感情指向性相当隐蔽。

至于此中的感情,要读者反复吟咏体味,才能领略其言外之意,获得回味无穷的审美感受。如韦应物《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古诗中 意象和情景的联系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情景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情景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

简单来说:

情景是意象的灵魂,所有意向构成意境.

然后举个例子……可看可不看~!

《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

转载

3.古诗中 意象和情景的联系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情景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情景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简单来说:情景是意象的灵魂,所有意向构成意境.然后举个例子……可看可不看~!《天净沙·秋思》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十个【意象】来表现凄凉萧瑟的秋天,营造出游子凄凉孤寂、悲秋思乡的【意境】.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观事物,意境是诗词的艺术境界,意象构成了意境.转载。

4.简述王夫之关于情境关系的论述

情景关系作为一对重要的诗学范畴,始自先秦,从六朝开始建立,在唐宋时期被正式提出,在明清时期得到深入的讨论和广泛的认同,王夫之在继承前代情景关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突破前人囿于情景静态单向分析的局限,摒弃情景截分二橛的浅陋观念,在主客体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中探索情景关系的内涵及统一方式,完成了对情景关系论的总结。

本文将从王夫之情景关系论的内涵及意义价值两大方面展开论述。 一、情景关系论的内涵 情景关系论作为王夫之诗歌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从诗歌创作的缘起来看,谓诗人内在情绪与外在世界的自然景貌、人寰世俗互相感发,激起诗人的表述愿望并最终以诗篇的形式呈现出来;就具体表达而言,它又指如何处理和协调将被纳入诗篇的情感思绪与自然景致、生活图景两者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①王夫之的诗歌创作理论特别注重意境的创造,他认为诗歌的意境由情、景两大元素构成,情景结合的方式有“景中情”、“情中景”、“妙合无垠”三种,前两者归为“巧于诗者”,第三种则属于“神于诗者”,即情景关系的最高境界。 (一)巧于诗者――情中景、景中情 王夫之情景关系论中的“情中景”是指诗歌在抒情过程中能让读者感到景物形象的存在。

这种情景结合的方式以抒发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为主,实际上是主体情感的客体化,即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受特定事物感发于诗作中抒发出强烈的情感,不着一字写景却能通过鲜明的主体情感形象触动读者,使之展开丰富的联想,于情中得以体味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现出“由虚到实”的审美效果,进而使主体情感得以升华。 “景中情”则指诗歌在写景中蕴涵着情,实际上是景的主体化的显现,即诗人将内在情感寓于景物之中,使景物皆着“我”之色彩,内在情感便通过客体景物的描写显现出来。

这里的“景”并非纯粹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外物,而是已被作为审美对象且呈现在主体观照之中的景。在《夕堂永日绪论》中,王夫之提出“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古人绝唱句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胡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

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正如王夫之称赞刘禹锡的诗《松滋渡望峡中》那样,“自然感慨,尽从景得,斯谓景中藏情”,“景中藏情”不仅能借景凸显出情,更能使情感的表达更为自然真切。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