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花,叶的诗句
1、双花双叶又双枝 宋 《九张机》2、短叶小花无力 宋 张先 《好事近·月色透横枝》3、如花似叶 宋 晏殊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4、此叶此花真可羡 宋 晏殊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5、拈花摘叶情无限 宋 晏殊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6、如花似叶长相见 宋 晏殊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7、叶有清风花有露 宋 欧阳修 《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8、叶笼花罩鸳鸯侣 宋 欧阳修 《渔家傲·叶有清风花有露》9、一花五叶亲分付 宋 黄庭坚 《渔家傲·万水千山来此土》10、稠花乱叶 宋 黄庭坚 《蓦山溪·稠花乱叶》11、粉香映叶花羞日 宋 贺铸 《菩萨蛮·粉香映叶花羞日》12、暮叶朝花种种陈 宋 陈师道 《浣溪沙》 13、叶底寻花春欲暮 宋 周邦彦 《蝶恋花·叶底寻花春欲暮》14、苹花苹叶洲 宋 苏庠 《菩萨蛮·园林寂寂春归去》15、倚花吹叶忍黄昏 宋 朱敦儒 《浣溪沙》16、琉璃剪叶金粟缀花繁 宋 向子諲 《满庭芳·月窟蟠根》17、风叶露花 宋 向子諲 《点绛唇·丹凤飞来》18、苹叶藕花中 宋 史浩 《江城子·片帆初落甬勾东》19、却放疏花翠叶中 宋 辛弃疾 《鹧鸪天·病绕梅花酒不空》20、正是风叶荻花秋 宋 石孝友 《水调歌头·高情邈云汉》21、纽叶为盘花当盏 宋 吴潜 《念奴娇·天然皓质》22、叶外花前 宋 吴文英 《木兰花慢·步层丘翠莽》23、一花六叶殿春归 宋 杨泽民 《浣溪沙》24、红花一叶 宋 张炎 《清平乐·红花一叶》25、花入金盆叶作尘 唐 李商隐 《赠荷花》26、花联叶缀 元 姬翼 《感皇恩·传火付前薪》27、更不在、拈花摘叶 元 姬翼 《柳梢青·明彻口头三昧》28、更不许、拈花摘叶 宋 无名氏 《柳梢青·悟个不生不灭》29、佛以一花示迦叶 宋 黄庭坚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30、颜色如花命如叶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十八首》31、颜色如花命如叶 宋 王安石 《明妃曲》32、花艳桃李叶柘桑 宋 李石 《扇子诗》33、一花五叶成狼藉 宋 释普度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34、花禁冷叶红 宋 释绍昙 《偈颂一百零二首》35、五叶花开檐卜林 宋 释原妙 《偈颂六十七首》36、水中芹叶土中花 唐 王建 《宫词》37、枣花未落桐叶长 唐 李颀 《送陈章甫》38、雨后全无叶底花 唐 王驾 《春晴》39、荻花芦叶满溪流 唐 曹邺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40、萍叶藕花中 唐 牛峤 《江城子·鵁鶄飞起郡城东》41、蕙花已老桃叶长 唐 李贺 《堂堂》42、蕙花已老桃叶长 唐 李贺 《堂堂》43、花紫叶青青 唐 白居易 《答《桐花》》44、颜色如花命如叶 唐 白居易 《陵园妾》45、拂叶攀花无限思 宋 刘敞 《清平乐·小山丛桂》46、柏叶椒花芬翠袖 宋 毛滂 《玉楼春 己卯岁元日》47、有花无叶真潇洒 宋 郑少微 《鹧鸪天·谁折南枝傍小丛》48、花尽叶长蚕又抱 宋 吕渭老 《谒金门·人已老》49、花前苦殢金蕉叶 宋 范成大 《秦楼月/忆秦娥》50、换花梨叶晚阴凉 宋 韩玉 《西江月·捍拨声传酒绿》51、花残叶密 宋 赵师侠 《鹊桥仙·春光已暮》52、蓼花芦叶纷江渚 宋 汪晫 《贺新郎·夜对灯花语》53、看露花风叶 宋 魏了翁 《醉蓬莱·又一番雨过》54、镂花镌叶 宋 张炎 《醉落魄/一斛珠》55、叶密花稀 宋 杏俏 《满庭芳·景傍清明》56、君看叶里花 唐 寒山 《诗三百三首》57、拈花摘叶总除蠲 元 王吉昌 《南歌子·固蒂恢机柄》58、密叶留花供浅酌 宋 陆游 《初夏闲居》59、密叶成阴花寂寂 宋 陆游 《山园杂咏》60、密叶能留雪作花 宋 陈与义 《竹》61、摘叶牵花来并笑 隋 江总 《梅花落》62、花深叶暗耀朝日 宋 欧阳修 《啼鸟》63、万叶千花一手裁 宋 黄庶 《探春》64、叶底花前 现代 顾随 《踏莎行·已撤冰壶》65、花正黄时叶正肥 清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66、愿郎摘花连叶摘 清 梁启超 《台湾竹枝词》67、谁云花与叶 宋 利登 《杂兴》68、椒花柏叶圣人清 宋 毛滂 《春词》69、摘叶牛花 宋 释道昌 《颂古五十七首》70、一花五五叶 宋 释普宁 《偈颂四十一首》71、冷叶疏花次第匀 宋 释绍嵩 《咏梅五十首呈史尚书》72、争见花开五叶红 宋 释原妙 《颂古三十一首》73、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 宋 释智遇 《偈颂十三首》74、浮花冶叶休相笑 明 刘基 《即事》75、腻叶蟠花照曲门 唐 李贺 《四月》76、艾叶绿花谁翦刻 唐 李贺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艾如张》77、叶屿花潭极望平 唐 王勃 《相和歌辞·采莲归》78、坠叶飘花难再复 唐 杨衡 《舞曲歌辞·白纻辞二首》79、重花累叶间垂杨 唐 吴少微 《古意》80、蕙叶青青花乱开 唐 钱起 《送严维尉河南》81、新花与旧叶 唐 袁傪 《东峰亭同刘太真各赋一物得垂涧藤》82、回花侧叶与人别 唐 王建 《织锦曲》83、碧梧叶落藕花残 宋 赵子发 《杨柳枝·淅淅西风生暮寒》84、吹花题叶事 宋 胡翼龙 《满庭芳·秋彻檐花》85、手中铜叶锦添花 宋 刘辰翁 《法驾导引》86、烟动花间叶 唐 邵偃 《赋得春风扇微和》87、叶残花败尚维舟 唐 许浑 《秋晚云阳驿西亭莲池》88、竹花藤叶隔溪烟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89、洗花蒸叶滤清酒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90、花开叶落时 唐 贯休 《古意九首》91、琼花玉叶 元 王哲 《川拨棹·蓬莱路》92、灵花九叶向东开 元 王哲 《得道阳》93、不在拈花摘叶 元 三于真人 《绣停针。
2.描写舌头的诗句
《水调歌头·二月一番雨》
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颂古一百则》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摇头摆尾赤梢鳞,彻底无依解转身。
截断舌头饶有术,拽回鼻孔妙通神。
夜明帘外兮风月如昼,枯木岩前兮花卉长春。
无舌人,无舌人,正令全提一句亲。
独步环中明了了,任从天下乐欣欣。
《忆王孙·心中无事气神和》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心中无事气神和。不觉忻忻言语多。剑用衠?磨更磨。害风哥。割了舌头赶退魔。
《偈六十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道宁
暗。《水调歌头·二月一番雨》
年代: 宋 作者: 葛长庚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颂古一百则》
年代: 宋 作者: 释正觉
摇头摆尾赤梢鳞,彻底无依解转身。
截断舌头饶有术,拽回鼻孔妙通神。
夜明帘外兮风月如昼,枯木岩前兮花卉长春。
无舌人,无舌人,正令全提一句亲。
独步环中明了了,任从天下乐欣欣。
《忆王孙·心中无事气神和》
年代: 宋 作者: 汪元量
心中无事气神和。不觉忻忻言语多。剑用衠?磨更磨。害风哥。割了舌头赶退魔。
《偈六十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释道宁
暗里抽横骨,明中坐舌头。
偏圆不到处,万古及千秋。
3.【描写根茎叶花果实的词句】
春华秋实 叶落归根 金枝玉叶移花接木 火树银花 柳暗花明奇花异草 树大根深 根深蒂固横生枝节 花枝招展 枝繁叶茂花红柳绿 果实累累 百花争艳百花齐放 好 词参天 巍然 高大 粗大 粗壮 茁壮 苍劲苍翠 挺立 笔直 挺秀 挺拔 繁茂 茂盛浓密 旺盛 葱绿 葱笼 葱郁 俊秀 青翠绿涛 墨绿 飘洒 飘零 婆娑 摇曳 摇摆倒垂 盘曲 合抱 舒展 蔽日 败叶 零落万木吐翠 万木峥嵘 古木参天 林木青翠 林海茫茫 林海浩瀚 漫林碧透茂林修竹 铁树开花 绿色长城 绿色长廊 竹树环合 松涛阵阵 枝叶婆娑枝叶繁茂 苍翠挺拔 青翠欲滴 根深叶茂 荫翳蔽日 遮天蔽日 枯木逢春杨柳依依 杨柳含烟 垂柳依依 轻烟柳影 果树飘香 虬枝龙爪 傲然挺立俊秀挺拔 高大挺拔 高大伟岸 高耸入云 耸入云天 盘根错节 饱经风霜千姿百态 炯娜多姿 迎风斗雪 生机勃勃 亭亭如盖 密密麻麻 郁郁葱葱。
4.关于花,月,叶的诗句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忆梅 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 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 常作去年花。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探梅 杨万里
山间幽步不胜奇,正是深夜浅暮时。
一枝梅花开一朵,恼人偏在最高枝
桃花: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李花香。 (贾至《春思》)
桃花细逐杨花落, 黄鸟时兼白鸟飞。 (杜甫《曲江对酒》)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桃花溪》)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王维《田园》)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桃花流水窅(yǎo)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凡桃俗李争芬芳,只有老梅心自常。(明·王冕《题墨梅图》)
水仙:送内弟袁德师 (唐)窦群
南渡登舟即水仙,西垣有客思悠然。 因君相问为官意,不卖毗陵负郭田。
板桥晓别 (唐)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仙操 (唐)李咸用
大波相拍流水鸣,蓬山鸟兽多奇形。
琴心不喜亦不惊,安弦缓爪何泠泠? 水仙缥缈来相迎,伯牙从此留嘉名。 峄阳散木虚且轻,重华斧下知其声。 檿丝相纠成凄清,调和引得薰风生。
指底先王长养情,曲终天下称太平。 后人好事传其曲,有时声足意不足。 始峨峨兮复洋洋,但见山青兼水绿。 成连入海移人情,岂是本来无嗜欲!
琴兮琴兮在自然,不在徽金将轸玉。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5.关于叶的诗句古诗大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怨》
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郑谷《莲叶》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6.描写叶的诗句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花花自相对,叶叶自相当。——汉·宋子侯《董娇娆》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魏晋·曹操《塘上行》
惨惨时节尽,兰叶复凋零。——魏晋·徐干《室思》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魏晋·张协《杂诗》
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南北朝·谢眺《江上曲》
秋来山雨多,落叶无人扫。——唐·裴迪《辋川集》
叶满苔阶杵满城,此中多恨恨难平。——唐·卢汝弼《秋夕寓居精舍书事》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唐·郑谷《江际》
细叶带浮毛,疏花披素艳。——唐·杜甫《丁香》
故园黄叶满青苔,梦后城头晓角哀。——唐·顾况《听角思归》
新叶鸟下来,萎花蝶飞去。——唐·白居易《步东坡》
林香出实垂将尽,叶蒂辞枝不重苏。——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
叶叶如眉翠色浓,黄莺偏恋语从容。——唐·姚合《杨柳枝词》
枫叶萧萧桂叶碧,万里远来超莫及。——宋·苏轼《竹枝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宋·范仲淹《御街行》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宋·周紫芝《鹧鸪天》
雨侵坏甃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宋·陆游《秋雨中作》
诗经 瓠叶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诗经 匏有苦叶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渳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招招舟子,人涉昂否。人涉昂否,昂须我友。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和杜录事题红叶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7.描写叶的诗句有哪些
早秋客舍 杜牧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
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
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和杜录事题红叶 白居易
寒山十月旦,霜叶一时新.
似烧非因火,如花不待春.
连行排绛帐,乱落剪红巾.
解驻篮舆看,风前唯两人.
一叶落 白居易
烦暑郁未退,凉飙潜已起.
寒温与盛衰,递相为表里.
萧萧秋林下,一叶忽先委.
勿言微摇落,摇落从此始.
醉中对红叶 白居易
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
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
槐叶冷淘 杜甫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一叶落 李存朂
一叶落,搴珠箔.
此时景物下萧索.
画楼月影寒,西风吹罗幕.
吹罗幕,往事思量着.
莲叶 李群玉
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在君塘下种,埋没任春浦.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红叶 罗隐
不奈荒城畔,那堪晚照中.
野晴霜浥绿,山冷雨催红.
游子灞陵道,美人长信宫.
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落叶 齐己
落多秋亦晚,窗外见诸邻.
世上谁惊尽,林间独扫频.
萧骚微月夜,重叠早霜晨.
昨日繁阴在,莺声树树春.
落叶 王建
陈绿向参差,初红已重叠.
中庭初扫地,绕树三两叶.
红叶 吴融
露染霜干片片轻,斜阳照处转烘明.
和烟飘落九秋色,随浪泛将千里情.
几夜月中藏鸟影,谁家庭际伴蛩声.
一时衰飒无多恨,看着清风彩剪成.
岳州看黄叶 张说
白首看黄叶,徂颜复几何.
空惭棠树下,不见政成歌.
霜叶飞 方千里
塞云垂地,堤烟重,燕鸿初度江表.露荷风柳向人疏,台榭还清悄.恨脉脉、离情怨晓.相思魂梦银屏小.奈倦客征衣,自遍拂尘埃,玉镜羞照.无限静陌幽坊,追欢寻赏,未落人后先到.少年心事转头空,况老来怀抱.尽绿叶红英过了.离声慵整当时调.问丽质,从憔悴,消减腰围,似郎多少
8.找描写叶、花、风、月、雨、秋的诗句
秋 古代写秋的诗句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
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天阶:宫中的台阶。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
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 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 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 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
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
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
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
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 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信宿:连宿两夜。
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 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 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白茅;茅草。
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 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返照:晚照,夕照。
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 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
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 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 绿芜:绿草。合:长满。
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 唐·白居易《司马宅》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
嗾:怂恿。 刘禹锡《秋词二首》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
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
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 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 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 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 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 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