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程颢的诗句
程颢字伯纯,程颐字正叔,祖籍黄陂县(今属湖北)。程颢生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程颐生于明道二年。童年时,多随父辗转迁徙。其父通判南安军事时,周敦颐为南安军(今江西大庚县)司理参军,两人成为好友,二程兄弟时方十五六岁,便师从周敦颐学道。
程颢一生多从事政治活动。他在宋仁宗嘉二年(1057年)中进士,次年任京兆府户县(今属陕西)主簿。他先后担任过上元县(今属江苏)主簿、泽州晋城(今属山西)等地方官吏。宋神宗熙宁二年(1096年)二月,王安石任右谏议大夫参加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程颢为其属官。同年八月,因为御史中丞吕公着的推荐,程颢担任太子中允权监察御史里行,任京官,参与议论时政。他上疏十余章,反对王安石变法。次年改鉴书镇宁军节度判官。翌年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他亲自率兵众抢险。
熙宁五年(1072年)以后,程颢先后做过监西宁竹木务、知扶沟县事、监汝州酒税等职,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学术和教育。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宋神宗逝世,宣仁皇后临朝听政,司马光回京任门下侍郎,召程颢为宗正寺丞,程颢还未动身就患病而死。时年53岁。
程颐的时间则大多投入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中。他24岁时游太学,被太学的主持人胡瑗发现,担任学职。权臣吕公着的儿子吕希哲首先拜程颐为师,以后师从游学者与日俱增。在往后的30年中,程颐除在开封外还到汉州、许州、洛阳、关中等地讲学,与当时的著名学者张载切磋学术,又接纳游定夫、吕大临、周纯明等众多学生,成为一时之盛。
程颐50多岁时,由于司马光和吕公着的推荐,历任西京国子监教授、秘书省校书郎和崇政殿说书等职。由于与苏轼等人不和,在元二年(1087年)八月离开京城开封,回到西京洛阳,继续教书着说,收了杨时、游酢等弟子。
绍圣四年(1097年)春,朋党议论再起,程颐被黜放。同年底送涪州(今重庆涪陵)编管。宋徽宗登极后被赦免,回到洛阳。在流放的十多年中,他完成了《伊川易传》,接纳罗从彦为弟子,讲授《易》学。元符三年(1100年)十月,他任通直郎权西京国子监,张绎、孟厚等人又以师礼相见。崇宁二年(1103年)范致虚奏称“程某以邪说行,惑乱众听”,“着书非毁圣朝”,朝廷下令“追毁出自以来文字,其所着书,令监司觉察”。程颐由是心灰意冷,退居洛阳龙门以南把楼山下(今嵩县程村)。3年后,程颐复职作为宣义郎。大观元年(1107年)病逝。
程颢、程颐兄弟长期遭受排挤和贬放,直到南宋后期,二程的社会地位才开始提高。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赐谥程颢为“纯公”,程颐为“正公”。理宗淳元年(1241年),又追封程颢为河南伯,程颐为伊川伯,并”从祀孔子庙庭”。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又下诏加封程颢为豫国公,程颐为洛国公。仁宗皇怯邺年(1313年)在国子监建崇文阁,又以程颐为洛国公。仁宗皇怯邺年(1313年)在国子监建崇文阁,又以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庭”。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年),诏令两程祠春秋用猪、羊祭祀,翰林院撰祭文,有司拨门子四人常用看守,并颁祭文。又诏两程祠以颜子(即颜渊)例修建,规制比于阙里,前后殿庑斋室等房共六十余间,祭文称颂两程“阐明正学,兴起斯文。本诸先哲,淑我后人”。清康熙元年(1662年),诏令二程后裔流寓他方者,除正额外,概行豁免杂派差徭。九年,以二程嫡孙程宗昌、程延祀承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二十五年,二程进儒为贤,位列孔子及门下、汉唐诸儒之上。次年康熙皇帝又赐给两程祠“学达性天”匾额。四十一年,朝廷决定每年给祭银四十两,支给门子二名。乾隆十六年(1751年),皇帝派使臣御祭二程,祭文称“道光丰石,功着遗经”,“学本诚明,性方成大”,是百世的“真儒”和“哲人”,先后拨给祭田60顷90亩,让程颐的二十五代孙五经博士程奉箴随驾到曲阜祭祀孔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游洛阳龙门,特派礼亲王访谒两程祠,并赐予“伊洛渊源”和“希颜孟”两块匾额。二程理学倡导封建礼教,强调伦理政治,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近千年中,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对东南亚一些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二程的杰出贡献,其故乡伊洛地区程姓就将二人以前的世系称为上世系,而将二人作为下世系的始祖,伊洛地区程姓逐成河南程姓的正宗。
2.求助程颢的诗(有多少就发多少,谢谢
春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夏
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青。
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秋
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秋 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题惟南寺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秋 日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最为有名的就这些了·····
呵呵
3.程颢的诗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译文]天空飘着淡淡的白云,春风轻轻地佛着人面,时当近午,我漫步于野花之间,随着一行垂柳来到河边。
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荡的少年。《题淮南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译文]从北而来,向南而去,想休息便休息,自由自在,萧瑟秋风把江里的白苹吹尽了,眼前是一片悲凉的晚秋景象,我不是那种因悲凉的秋风而伤感的过客,任凭楚江两岸的山峦在黄昏中相对发愁去吧。
《秋月》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赞一个 [译文]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澄清的水与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画卷。这秋色把人世间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闲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闲自在的红叶。
幽静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译文]我在长满芳草花卉的原野尽情地游玩,春色已到远山,四周一片碧绿。乘着兴致追逐随风飘飞的红色花瓣,穿过柳死飘摇的小巷;感到困倦时,对着溪边流水,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休息。
休要推辞这杯酒,休要辜负十分诚挚劝酒的心意,只是怕风吹花落,一片片飞散了。况且今日是清明佳节,又遇着晴朗的好天气,极宜游乐,但不可乐而忘返。
《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译文]心情闲静安适,做什么事情都不慌不忙的。一觉醒来,红日已高照东窗了。
静观万物,都可以得到自然的乐趣,人们对一年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一样的。道理通着天地之间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思想渗透在风云变幻之中。
只要能够富贵而不骄奢淫逸,贫*而能保持快乐,这样的男子汉就是英雄豪杰了。
4.杜牧和程颢的诗和简介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中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
自将磨洗认前朝,只恐风花一片飞。 但将酩酊酬佳节。
气从缇室葭莩起,春入遥山碧四围。 以上这些是杜牧比较有名的诗。
秋 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 旅宿 旅馆无良伴,路上行人欲断魂,凝情自悄然, 明月明年何处看。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白云红叶两悠悠。 秋 洗涤炎埃宿雨晴,多少楼台烟雨中,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程门立雪就是他和他兄弟吧,铜雀春深销二乔。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赢得青楼薄幸名。
古往今来只如此,轻罗小扇扑流萤: 春日 云淡风轻近午天,包羞忍耻是男儿,唯觉尊前笑不成,傍花随柳过前川?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 蜡烛有心还惜别。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桐阴初密暑犹青。 南朝四百八十寺,睡觉东窗日已红,闲爱孤云静爱僧,隔江犹唱《后庭花》,替人垂泪到天明,卷上珠帘总不如,夜泊秦淮近酒家,我个人觉得这首也不错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断雁警愁眠。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 春风十里扬州路。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 欲把一麾江海去,空水澄鲜一色秋。
十年一觉扬州梦。 尘世难逢开口笑。
商女不知亡国恨。 兴逐乱红穿柳巷。
要不要赏析。 题惟南寺 南去北来休便休,乐游原上望昭陵。
道人不是悲秋客,四时佳兴与人同,井梧一叶报秋声。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 银汉无声转玉盘。
东风不与周郎便。 隔断红尘三十里。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楚腰纤细掌中轻,风向白苹洲渚生,白苹吹尽楚江秋,将谓偷闲学少年。 一骑红尘妃子笑。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程颢我挺喜欢的有才而且是教育家。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水村山郭酒旗风。
沧江好烟月,秋尽江南草未凋,无人知是荔枝来。接下来是程颢的。
夏 百叶盆榴照眼明。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
二十四桥明月夜,家书到隔年。 时人不识余心乐,菊花须插满头归,玉人何处教吹箫,牧童遥指杏花村。
远梦归侵晓。 富贵不淫贫贱乐。
天阶夜色凉如水,不妨游衍莫忘归,坐看牵牛织女星,豆蔻梢头二月初?要的话说一声再帮你弄,与客携壶上翠微,山顶千门次第开。 寒灯思旧事,门系钓鱼船,寂寂高堂闻燕声。
道通天地有形外。 借问酒家何处有。
中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此生此夜不长好。 还有你可以去网上查查杜牧全集应该也有结果。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男儿到此是豪雄。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用登临恨落晖。
秋 日 闲来无事不从容,牛山何必独沾衣。 深深重幕度香缕,一任晚山相对愁,思入风云变态中,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 万物静观皆自得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
日暮东风怨啼鸟,流水无情草自春。
5.杜牧和程颢的著名的诗
金谷园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赠别 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赤壁 折戟沈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销二乔。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遣怀 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赠别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旅宿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中秋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以上这些是杜牧比较有名的诗,我个人觉得这首也不错九日齐山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还有你可以去网上查查杜牧全集应该也有结果。接下来是程颢的:春日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夏 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青。
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秋 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 秋 月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题惟南寺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秋 日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要不要赏析?要的话说一声再帮你弄,程颢我挺喜欢的有才而且是教育家,程门立雪就是他和他兄弟吧。
6.程颢还写过那些诗
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郊行即事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秋月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秋日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秋洗涤炎埃宿雨晴,井梧一叶报秋声。
气从缇室葭莩起,风向白苹洲渚生。题淮南寺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夏百叶盆榴照眼明,桐阴初密暑犹青。
深深重幕度香缕,寂寂高堂闻燕声。
7.四年级下册4课文古诗两首程颢的诗和杜牧的诗
《江南春》诗意如下: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杜牧千古传诵的名篇。这首诗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交织起来进行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自然风景和烟雨蒙蒙中南朝的人文景观结合起来。在烟雨迷蒙的春色之中,渗透出诗人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江南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