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咏柳 古诗带拼音
yǒng liǔ
《咏 柳》
táng 抄hè zhī zhāng
唐·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百 sī t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度 似 剪 刀.
2.咏柳带拼音的古诗
《咏柳》古诗的拼音是:
yǒng liǔ
táng dài :hè zhī zhāng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ī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
bú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释义: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3.咏柳带拼音的古诗解释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堂主1234
咏柳贺知章 bì yù zhuāngchéngyíshùgāo碧玉妆成一树高,wàntiáochuíxiàlǜsītāo万条垂下绿丝绦。bù zhīxìyè shuícáichū不知细叶谁裁出,èryuèchūnfēngsìjiǎndāo二月春风似剪刀。诗词注释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1333433623763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2.妆:装饰,打扮。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5.裁:裁剪。6.似:如同,好像。[3] [4] 诗句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文学鉴赏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
4.村居 咏柳 古诗所有诗句的拼音
1、村居【复cūn jū】 清代:高鼎【qīng dài :gāo dǐng】
草长莺飞二月天,【cǎo zhǎng yīng fēi èr yuè tiān】
拂堤杨柳醉春烟。【fú dī yáng liǔ zuì chūn yān】
儿童散学归来早,【é制r tóng sàn xué guī lái zǎo】
忙趁东风放纸鸢。【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 yuān】
2、咏 柳【yǒng liǔ 】 唐: 贺 知 章【táng:hè zhī zhāng 】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zhidao 绦。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e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5.带拼音的咏柳古诗
咏(yǒng)柳(liǔ)——贺(hè)知(zhī)章(zhāng) 碧玉(bìyù)妆(zhuāng)成(chéng)一(yī)树高(shùgāo), 万(wàn)条(tiáo)垂下(chuíxià)绿(lǜ)丝(sī)绦(tāo)。
不知(bùzhī)细(xì)叶(yè)谁(shuí)裁(cái)出(chū), 二月(èryuè)春风(chūnfēng)似(sì)剪刀(jiǎndāo)。 古诗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似:如同,好像。
扩展资料: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作者介绍: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
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
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
6.咏柳的诗句加注音
yǒng liǔ 《咏 柳》 táng hè zhī zhāng 唐· 贺 知 章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 e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诗句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扩展资料: 这首咏物诗,主要描绘了诗人在早春时节的所见所想。
贺知章是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巧妙地裁出了春天,她是创造美的使者。全诗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从整体写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妆饰而成。是说婀娜玉立的柳树像精美的碧玉装扮而成的妙龄少女,千丝万缕的枝条像少女盛装上垂挂下来的绿色丝带。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嫩绿碧翠,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垂下的柳枝犹如万千条丝带,突出柳枝的轻柔美,表达出诗人惊喜、赞美和热爱的情感。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纤细的形态美。这首诗句句有特点,句句有韵味。
末尾两句又构成设问,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从写柳树巧妙地过渡到写春风。赞美春风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美的创造者。
通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由总到分,条理井然,语言流畅华美,新奇而贴切地运用比拟和比喻,使之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作品。
杨柳的形象美就在于它那轻盈垂曼的枝条。在诗人的眼中,柳树是美女的化身,它高高的树干,很像美人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很像裙摆上飘动的丝带。
诗人为什么要用碧玉作比呢?原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女子的泛称。提起碧玉,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采莲赋》中,“碧玉小家女”的诗句,后来还形成了“小家碧玉”这样一个成语。
在这首七言绝句中,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在古典诗词中,诗人们经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阿娜的腰身。
贺知章却别出新意,不直接运用“杨柳细腰” 却把那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而成的美人形象,写得活灵活现。
7.咏柳古诗.这首诗的题目如何注音
yǒng liǔ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1333431336164
扩展资料:
作者:唐代贺知章
原诗:
yǒng liǔ
《咏 柳》
bì yù zhuāng chéng yí shù gāo ,wàn tiáo chuí xià lǜ sī tāo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bù zhī xì yè shuí cái chū,èr yuè chūn fēng sì jiǎn dāo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