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徐志摩给林薇因的诗
徐志摩写给林徽因的那首有名的诗《偶然》是这样写的: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芒。
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各的方向,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月月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2.赏析徐志摩的诗
雷雨暂时收敛了; 双龙似的双虹, 显现在雾霭中, 夭矫,鲜艳,生动,好兆!明天准是好天了。 什么!又是一阵打雷,— 在云外,在天外,又是一片暗淡, 不见了鲜虹彩,
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
1 “暂时”有何深意? 表达了作者眼中的快乐只有短暂的一瞬,马上到来的又是希望的灭亡。
2 第2节表达诗人什么感想? 美丽的彩虹象征着美好的生活和希望的展露,表达了作者对美的喜爱。但彩虹是易逝的景物,美的身后又包含着隐忧。
3 这首诗语言有什么独到之处? 简炼,华丽,浓墨重彩,干净利索
4 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 小诗中透露了作者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希望,不曾站稳,又毁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的追求和希望遭受打击时悲观的情绪。
都是自己理解的,不周之处,敬请谅解。
3.有关徐志摩的诗
徐志摩的诗《偶然》赏析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注: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 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 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 《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 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 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 义。
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 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 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 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的确,此诗在格 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 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
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 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 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 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 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 “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 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 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
一首诗歌, 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 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 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 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 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 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
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 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 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 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 “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 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
尤其是“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 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 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
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 —“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 —“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 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
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 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 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 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 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
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 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 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 “偶然”的“相逢”和“交会”。
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 忆而长伴人生。
4.有关徐志摩的诗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灵魂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自摩
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雪花的快乐
假若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我等候你
我等候你。
我望着户外的昏黄
如同望着将来,
我的心震盲了我的听。
你怎还不来? 希望
在每一秒钟上允许开花。
我守候着你的步履,
你的笑语,你的脸,
你的柔软的发丝,
守候着你的一切
………………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5.关于徐志摩的诗歌大全
徐志摩关于春天的诗歌
黄 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
有人说。翘着尾尖,
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 像是春光,
火焰,像是热情。
等候它唱,
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
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
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
残 春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谁给收殓?”
6.徐志摩的诗《最后的那一天的》
在春风不再回来的那一年,
在枯枝不再青条的那一天,
那时间天空再没有光照,
只黑蒙蒙的妖氛弥漫着
太阳,月亮,星光死去了的空间;
在一切标准推翻的那一天,
在一切价值重估的那时间:
暴露在最后审判的威灵中
一切的虚伪与虚荣与虚空:
赤裸裸的灵魂们匍匐在主的跟前;——
我爱,那时间你我再不必张皇,
更不须声诉,辨冤,再不必隐藏,——
你我的心,象一朵雪白的并蒂莲,
在爱的青梗上秀挺,欢欣,鲜妍,——
在主的跟前,爱是唯一的荣光.
7.关于徐志摩的诗歌
上半首出自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
啊,那是新来的画眉在那边调不尽的青枝上试它的新声!啊,这是第一朵小雪球花挣出了半冻的地面!啊,这不是新来的潮润沾上了寂寞的柳条?”下半首出自徐志摩的诗《月下待杜鹃不来》,“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我倚暖了石栏上的青苔 ,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 你昨宵也在此勾留, 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