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需关于“追溯诗歌源头

《诗经》艺术成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历史上由于封建“诗教”的影响,《诗经》研究走了很大的弯路,“诗三百篇,各有其旨,传注之学,多失其本意。

而流俗狃习,至不知处尚多。”(《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一)在诗的主旨被严重歪曲的情况下,艺术性的研究就更谈不上了。

真正注意并开始研究《诗经》艺术特征的自然不是那些封建经学家,而是道学气味较少的有关学者。所以,历史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的取得,都是在不同程度上突破封建“诗教”束缚的结果。

自先秦至“五四”以前,关于《诗经》艺术成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诗经》的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和的认识,突出地体现在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上。

古代最先注意到《诗经》艺术风格的是孔子。他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南宋郑樵解释说《关雎》使“乐者闻之而乐其乐,不至于淫;哀者闻之而哀其哀,不至于伤,此《关雎》所以为美也。”(《通志》卷七十五)孔子显然是从他的中庸哲学出发来评价《关雎》的艺术风格的。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他认为《关雎》符合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所以才对它大加肯定。其实,《关雎》本无哀伤的内容,孔子的话本是就乐而言(《诗》有《关雎》,《乐》亦有《关雎》),这一点郑樵《通志》、刘台拱《论语骈技》早已指出。

虽然如此,孔子之说对后来的《诗经》艺术风格研究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论述这个问题时,为了搞清来龙去脉,也就不得不“舍近求远”,从孔子关于《关雎》的论断谈起。 西汉淮南王刘安《离骚传》认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国风》云‘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瞻望弗及,伫立以泣’。其词婉,其意微,不迫不露,此其所以可贵也。”

这些关于《诗经》风格的论述,多从把握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中和”程度上着眼,因而,无论在具体内容上还是在方法模式上都没有完全摆脱孔子的窠臼。 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云:“‘穆如清风’,‘肃雍和鸣’,《雅》、《颂》之赘,两言可蔽。”

这虽无“中和”味道,但由于仅是概而言之,“得其大意”(《艺概·叙》)而没有展开具体论证,所以也只能给人一个大概的轮廓。 总之,历史上关于《诗经》艺术风格的研究,多流于模式化、简单化,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没达到应有的程度。

(二)从生活实际和真情实感出发反映现实。 这个问题当然主要是就《国风》和其他优秀作品而言。

创作的出发点与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的原则和特点密切相关。最先注意到这个问题的是司马迁,他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其次是东汉的何休,他说:“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注)但是,作出较为深刻而系统论述的则是南朝的刘勰。由先秦时代至齐梁,在文体上由诗而辞赋,由散文而骈文;在文风上由要约而淫滥,由质朴而华靡,这引起了他对创作出发点的思考,在《文心雕龙·情采》中,他将二者作了对比论述: 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

何以明其然?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子之徒,心非郁陶,苟驰夸饰,鬻声钓世,此为文而造情也。故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

而后之作者,采滥忽真,远弃风雅,近师辞赋,故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几务,而虚述人外。

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刘勰认为“三百篇”的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根据现实生活所激发“志思”情怀来吟咏“造文”,这样的诗作都是有感而发,有为而发,既有真情实感和充实内容,又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因而可以较好地发挥其社会作用。

这里,刘勰实际巳经触及到《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某些方面。 由于“三百篇”是“为情造文”,所以具有内在的艺术魅力。

即使是十分单纯的诗歌,如《周南·芣苢》这样一首采摘车前子的劳动歌,也自有其难以企及的绝妙诗意。王夫之说它“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

(《姜斋诗话》卷一)所谓“自然生其气象”,方玉润有过十分生动形象的描绘:“此诗之妙,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机,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

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即汉乐府《江南曲》一首鱼戏莲叶数语,初读之亦毫无意义,然不害其为千古绝唱,情真景真故也。”(《诗经原始》)“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从切身的生活感受出发,喜怒哀乐皆发自内心,如实写来,而不斤斤于外在形式的华美,赋予“三百篇”以淳朴自然的美质和强烈的艺术魅力。

这正是《诗经》鲜明的艺术特征之一。 (三)抒情的方式和特点。

“三百。

2.诗歌讲究节奏和韵律,主要特点诗什么性

谈到写诗就不能不谈韵、音律和韵律.因为它们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韵和音律合称韵律.可以说,没有韵律,就没有诗歌的神,没有韵律,诗歌就不可能发展到今天,恐怕早就被文取代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给诗下一个定义:诗是能唱易记的、讲究韵律的文学体裁.由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诗是应该讲究韵律的.不过,由于我国的音乐已由宫商角羽的五音发展到引进的西洋音乐的多来米发七音,音律的作用在现代诗中已不太重要了,但韵的作用依然存在,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试想,没有美感的声音能给人留下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印象吗?有人说西洋诗歌不压韵.错了,你那是误解,那是翻译惹的祸,至少在80年代以前,外国诗歌都是压韵的.即使你不懂外语,但只要懂韵,都能听出外语歌和诗歌的韵来.。

3.诗词歌赋主要韵律

诗歌的格律和作法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盛行于春秋以前。

它集中地保存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部集《诗经》之中。东汉以后,五七言诗兴起,此诗体渐趋衰落,唐以后四言诗则少见。

【骚体】即楚辞体,诗体名。起于战国时楚国,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作。

此类作品突破了四言定格,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文采绚丽,语言优美,抒情成份较浓,富于浪漫气息。后世把这种形式的诗歌称之为骚体。

【乐府】诗体名。乐府原是音乐官署,汉武帝(刘彻)时始建,掌管朝会游行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诗歌和乐曲。

后来把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称之为乐府诗,简称乐府。魏晋及其以后的诗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虽不入乐,也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宋元以后的词、曲,因为是入乐的,有时也称为乐府。 【古乐府】指汉、魏、晋、南北朝的乐府诗。

后代摹仿其体制的作品,有时也称古乐府。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

汉魏南北朝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汉代题用”行”者较多,如《陇西行》、《妇病行》等。

南北朝题用”歌”者较多,如《子夜歌》、《琅琊王歌》等。文人拟乐府的作品,诗题也常标以”歌”、”行”。

“歌”、”行”有时在诗题中连用,如汉乐府民歌有《怨歌行》,曹植有拟作的《怨歌行》。”歌”、”行”名称虽不同,但并无严格的区别,当两者连用时,则作为一种诗体名称。

歌行体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句式可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歌行体的诗,题目并不一定都标上”歌行”的字样。

【古风】诗体名,即”古体诗”、”古诗”。风,即诗歌的意思,是由《诗经》中的《国风》而引申出来的。

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作古体诗,还有以”古风”作诗题名的,如唐李白有《古风》五十九首。 【古体诗】亦称”古诗”、”古风”。

诗体名。与古体诗相对称,产生较早。

每首句数不拘,句式有三、四、五、六、七言和杂言等形式,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比较自由。

【古诗】1、古代的诗,如《文选》中收录的《古诗十九首》,因不能确定作者和写作年代,故称古诗。2、古体诗的简称。

参见”古体诗”。 【近体诗】亦称”今体诗”。

诗体名。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

它的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此名是唐人的说法,后人沿用。

【新体诗】指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又称永明体。当时的诗歌创作,特别注重声律对仗,同汉、魏、两晋的诗歌比较,在形式上有了显著的区别,因而称之为新体诗。

它是我国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参见”永明体”条。

【格律诗】诗歌的一种。形式有一定的规格,音韵有一定的规律,若有变化需按一定的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见的形式有五、七言绝句和律诗,词、曲每调的字数、句式、押韵都有一定的规格,也可称为格律诗。 【律诗】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

因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初唐。

每首八句、四韵或五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或押或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不许换韵。

中间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一般必须对仗。每一句各字的平仄都有规定。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

凡一首诗超过十句的,称之为排律。 【排律】诗体名,又名长律,近体诗的一种,是律诗定格的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多至二百句以上,句数必须偶数。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

排律一般是五言,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三韵律】律诗的一种。

每首六句,隔句押韵,共三个字押韵。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君寻腾空子,应到碧山家。

水春云母碓,风扣石榴花。若爱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 【绝句】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

每首四句,或用平韵,或用仄韵。始于南朝齐梁新体诗,如《玉台新咏》即载有”古绝句”。

唐代通行的为律绝,属于近代体诗的一种,平仄和押韵都有规定。以五言、七言为主。

亦有少量六言的,称”六绝”,但未通行。 【五言诗】诗体名。

每句五字,有五古、五律、五绝、五排之别。起于汉代,魏晋至隋唐,大为发展,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旧时以《古诗十九首》和苏武、李陵《河梁赠答》古体五言诗之始。 【六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六字。南朝梁任昉《文章缘起》称西汉谷永有六言诗,《文选左思〈咏史〉》李善注说西汉东方朔已有六言诗,其诗均不传。

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唐人也有偶然写六言诗的,如王维的《田园乐七首》、顾祝的《过山农家》。

有古体、今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有七古、七律、七绝等。旧说始于《诗》、《骚》,或说起于汉武帝《拍梁台诗》(见”柏梁体”)近人多以为起于汉魏,至六朝而趋于兴盛,到了唐代,大为发展。

它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4.古代的诗词讲究的韵律主要指那些

(言论一:不按韵律的诗谓之自由体诗,其意在诗外。

只要写出诗的那种凝练,超脱的感觉,又何必在乎韵律呢。诗毕竟从音乐分离出来很久了。)

要说凝练超脱,散文杂文同样可以做到。但韵律却是诗歌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诗歌区别于散文杂文的重要特点。

我在上面帖子里已经讲过,这个韵律不是狭义上的押韵(押韵是针对古体诗词而言的),而是富有音乐性,有节奏感。这一点无论古体诗词,现代诗歌,或是中文诗歌,外国诗歌,都是一样可以体现的。

自由体诗指的是用白话而不是文言作为工具来写作,放宽了对格律的限制,不再要求用韵部相同的字,但诗歌的根本性质是不可变的。 (言论二:即使都是古人的诗词,读起来的感觉也是有差别的,太过追求韵律规则,而害其意,不可取,但是只有意而无其韵,也比较遗憾~~有的时候读起那些意新韵美的词句,总会想起那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上大学后,才知道现代诗也可以很美的,再别康桥真美,可是这样的佳作似乎并不很多~~)所以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些都是针对偶得佳作不忍以律过分限制所言。

:)然而即使是古人的出律作品,基本格律仍然是遵守的,格律诗之大忌他们是不肯犯的。比如说,杜甫的作品中就有一些拗句,但仍然会通过拗救来使其符合基本格律规则(某些句子拗救时“一三五”其实还是要论的)。

另有一些古人不遵守格律处,也是因为表达时不得不如此,比如“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这里下句的白帝城就不能换,所以出律可以原谅。

朋友所言现代诗美的不多,我想和现代人不重韵律极之相关,前文已有所述,这里就不多作评论了。另,对于“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从另一方面看,如没有深厚功底,没有读过记过大量的作品,是无法妙手偶得的,这点无论是写古体诗词还是现代诗歌都一样。

(言论三:诗歌对于古诗来说讲求格律,其实本意乃是为了好记,而不是别的。在诗歌理论发展以后,猜出现后来所说的平仄之类的东西,也出现了很多的理论。

像诗经最初写的那么短,而且有押韵,就只是为了好记,要不然能有那么多得诗歌流传下来么?对于现代诗。 我想我们应该不必要求的那么严格,我个人认为,现代诗讲求意境。

格式没有那么严格,押韵也不是那么严格,有的时候不押韵对于现代诗来说反而是好事。但是握住么说并不是觉得古代诗歌不讲求意境。

只是相对的,现代诗对意境更加重视而已。现代诗的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有的时候流于通俗,或者说俗气。

因为是用白话写的,因此不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有意于现代诗的,应该注意啊。)

有必要重申两点:一,这里只要提到格律就是针对词和格律诗(近体诗,也就是我们讲的五言、七言绝句和律诗)。 象诗经(一般为四言诗,四言诗以及杂言诗、五言、七言等均为诗体的分类)是不谈格律的,古风(古体诗、古诗,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古诗统称不同)的押韵方法和格律诗也不同,当然也有入律古风,即按格律诗的方法写作,但押韵上仍按古风的规则。

我于古风是不大通的,这里就不多讨论,待擅长的朋友解释吧。 诗经中常有的押韵和同体反复并非是为了好记,而已经是一种写作手法,不然学诗经时如何还要注意讲究“赋、比、兴”,也就说明不仅是为了好记。

二,谈到现代诗歌的韵律,我已经一再说明,主要指现代诗歌要有音乐美,有节奏感,这是诗歌的基本特点和要求。 现代诗歌不需押韵,这点我并无质疑。

另,楼上朋友说现代诗对意境更加重视,我极不赞同。古体诗词与现代诗歌在表达的语言、写作方式上有所区别,但对意境的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古人云,不以词害意,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只要立意新,意境好,无须刻意追求辞藻。

5.诗在韵律上的特点

四言诗 诗体。

“四言”指四字组成的诗句。四言诗指通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

在上古歌谣及《周易》韵语中,已有所见,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虽杂有三、五、七、八、九言之句,而基本上是四言体。 所以四言体盛行于西周。

春秋时期,战国时期,除楚辞外,其他诗作出现不多。西汉时期四言诗不少,如《易林》一书,虽为繇辞,但富有诗意,几与《诗经》并为四言诗矩□。

明代杨慎大加称誉,叹为“古雅玄妙”。西汉一朝虽也有五言体兴起于民间歌谣,但文士之作,大体还是用四言体。

韦孟的《讽谏诗》可为代表。刘勰曾誉之为“继轨周人”之作。

但东汉之后,五言诗很快取代了四言诗的地位。钟嵘《诗品序》说,时人对于四言,“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这以后,传世的四言体确实不多,佳作更少。

比较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正体的,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短歌行》与陶渊明《停云》诸作,篇中分章,反复吟咏,是“惟能辞意融化而一出于性情六义之正者”(吴讷《文章辩体序说》)。此外,嵇康的《幽愤诗》,以至韩愈的《元和圣德诗》、柳宗元的《平淮夷雅》,也有一定成就,曾被认为“词严气伟,非后人所及”(《文章辩体序说》)。

宋代胡一桂亦工四言诗,但比起《诗经》中的珍品,诗味大不相同,而且篇幅较长,又不分章,所以有称之为四言变体的。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

《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在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里,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宋城子讴》、《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

可见,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是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 春秋时期以后,四言诗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

如三国时期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晋的陆机、陆云,东晋的陶渊明等。同时,也出现过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人们至今吟诵不绝。

五言诗 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诗体,大约起源于西汉而在东汉末年趋于成熟。

当然,《诗经》中早就有五言的句子,如《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汉魏六朝时期的诗作,以五言为主。说明五言诗形成于此一时期。

古代本有五言诗起于李陵《与苏武诗》的说法,但后人多加以否认,如苏软题(文选动便说;“李陵、苏武,五言皆伪。”又有说五言起于《古诗十九首》,也未获广泛赞同。

大抵五言诗系吸收民歌的形式而成。秦始皇时的民歌《长城谣》:“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

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就是使用五言。

汉代的乐府诗如《江南》、《白头吟》、《陌上桑》、《孔雀东南飞》等也是五言。文人作的五言诗,一般认为最早的要算班固的《咏史》。

五言的句式是在四言的基础上每句增加一个字,在句子的节奏上增加了一拍,形成了二二一或二一二的节拍群。由于不同节奏在诗中交错运用,就使句式更富于变化,更具有音乐感。

另外,由四言变为五言,使句子在语法成分上增加了容量,使一个句子可以容纳主语、谓语或宾语同时出现,从而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钟喇诗品•序》说:“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历史上的诗作总量,以五言诗为最多。唐人写有大量的五言古风及五言律绝,如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

五言诗以首句不人韵为常式,间也有首句入韵的。五言古风多是一韵到底,甚少换韵,这与五言律绝诗相似。

柳宗元的第五首<

其中的“言”,指字。比如,从形式上说,四言诗也就是四个字为一句的古诗。

四言诗是古代产生最早的一种诗体。《诗经》中的《国风》、《小雅》、大雅》等都是以四言诗为基本体裁。

在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里,如《史记》所载《麦秀歌》,《左传》所载《宋城子讴》、《子产诵》等,也都是以四言体为主。可见,在西周到春秋时期,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下层,是娱乐场合还是祭祀场合,最流行的诗体是四言诗。

春秋时期以后,四言诗逐渐衰落,但仍有不少诗人写作四言诗。如三国时期的曹操父子,魏末的嵇康,西晋的陆机、陆云,东晋的陶渊明等。

同时,也出现过若干佳作,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人们至今吟诵不绝。 五言诗起源很早,《诗经》里就有一些五言诗句。

但它的正式兴起,还是在汉代。汉初的《戚夫人歌》后四句是五言,西汉中后期的乐府民歌,如《汉书·五行志》所载的童谣“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也是一篇完整的五言作品。

相对于四言诗,五言诗虽然只是增加了一个字,但它增加的是整整一个节奏,因此,句中的容量就大不少,表现功能也强得多,并且给诗句的变化提供了更多余地。 在东汉,无论民间歌谣还是文人创作,都有了长足发展。

《饮。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