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出自《诗经》那篇文章
似曾相识的问题啊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成语式名句出自《邶风·击鼓》,这是写一位戍边的战士久役在外,想念回忆与妻子分别之时情景的爱情诗。
全诗如下: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田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于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歌的前半部分描写了练兵场上战鼓声声,战士手持武器踊跃冲锋的场面以及不能与妻子团圆的原因,然后自然而然地想起当时出征之时与妻子生离死别的场面,想到自己深情地拉着妻子的手而发出的“与子偕老”的坚定誓言,又想到了因战争的残酷难以生还以实现自己诺言的悲痛心情。 《诗经》中的诗歌大都产生于周朝兴盛之时,那时圣君重视教化百姓,民风淳朴,而所选之诗歌来自民间又是经过乐官反复挑选加工,后来又经过大教育家孔子的删定的,具体作者不可考。
2.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全文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
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是:击鼓声镗镗(震于耳旁), (将士们)奋勇演练着刀枪。土墙和漕城修筑正忙, 惟有我随军远征到南方。跟随孙子仲(行旅奔波), 平定(作乱的)陈、宋二国, 回家的心愿得不到允可, 心中郁郁忧愁不乐, (我却)身在何方,身处何地? 我的马儿丢失在哪里? 到哪里(才能)将它寻觅? 到那(山间的)林泉之地。生生死死离离合合, (无论如何)我与你说过。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 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可叹如今散落天涯, 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可叹如今天各一方, 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
3.诗经里有一首诗:执子之手,与子携老
年代:先秦
作者:诗经
作品:击鼓
内容: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作品注释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邶风。
孙子仲:卫国元帅
爰:音元,何处
契阔:聚散
洵:久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