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人将《诗经》和《楚辞》并称为什么

风骚。

《诗经》中有“国风”,《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国风”与《离骚》是《诗经》和《楚辞》的精华,所以古人取国风的“风”,与《离骚》的“骚”合成一个词“风骚”,用以指代文学素养或文采。 扩展资料: 《诗经》和《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楚辞》发展了诗歌的形式,吸收了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开辟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创作之路,在中国文学史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资料:“风骚”本与放荡、轻浮不沾边儿-人民网。

2.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1、《诗经》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和《诗三百》,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五百多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四十首。

2、《楚辞》

楚辞是战国屈原所创文体,另有宋玉等代表。《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包括了屈原的名篇《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

扩展资料

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多有五言和七言的句子,多用三字一顿的节奏,其中包含了后来五言诗“二、三”句式和七言诗“二、二、三”句式的重要基因。

在句中或句尾处,楚辞中多用“兮”字,帮助调节音节和节奏,舒缓语气,或起到某种结构助词的作用。“兮”字在歌唱上的长腔长调更鲜明地彰显出楚地的音乐特点。新的诗歌形式,对塑造复杂的艺术形象,抒发更加幽深、激烈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音乐上看,因为楚音有比较强的地域性,所以历史上吟唱《诗经》的乐谱各个时代都比较多,但是吟唱《楚辞》的乐谱却鲜见。

唐朝留传到今天的古琴曲《离骚》是晚唐陈康士根据屈原的同名诗篇所创作的一首古琴曲,初为9拍,以后演变成11拍和18拍两种,表现了诗人一心要在楚国实行政治改革,但理想又得不到实现的苦闷和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07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楚辞

发表评论

后才能评论